第64章 担责

离开了残破的临江楼, 袁萝返回大殿。

不久,程巍进来回禀事务。

袁萝打起精神,眼前的叛乱还没有结束,需要她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

东海王被擒获之后, 苗子方立刻将人交给了锦麟司看管。如今就关押在一处偏殿里。

“娘娘可要见一见。”

“不必了。”袁萝摇摇头,落败之后的东海王没有任何价值。此时, 她更关心的是陈兵南部的金吾卫。

韦氏原本就是打着拥戴东海王的旗号兴兵的, 如今东海王没了, 相当于釜底抽薪, 这釜中的火焰还能持续燃烧吗?

接下来的消息似乎也证明了金吾卫斗志已失。当天下午, 韦曦率众撤出了行宫, 后撤到东部的贡山大营。

整座避暑行宫落入叛军手中不过短短七日,就被天武卫给收复了。

这一场叛乱, 来得突兀, 去得也迅速。

孤月高悬,照彻天地。

袁萝披着斗篷,缓步走在长廊上。

“今次有此功勋, 多亏将军用兵如神, 指挥得当。”

“不敢当娘娘夸赞。”苗子方跟在袁萝身后。两人从正殿里出来,一路商议着军务, 走到了林木葱茏的花园中。

“他怎么样了?我是说……顾弈。”袁萝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顾弈被苗子方带回去之后,安置在军营。锦麟司经过临江楼一战,人手缺乏, 也探查不到情况。

苗子方有些诧异为什么袁萝会问起这个问题,只当是闲聊,一板一眼地回道“经过一日安睡,已经恢复了不少。那天他一时失态,惊扰了娘娘。”苗子方顿了顿,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位在临江楼中不幸遇难的李婕妤娘娘,之前曾经帮助过他,颇承恩情,所以才……有些失态。”

其实不管怎么解释,对一个身亡的宫妃如此真情流露,也不合规矩。

袁萝状似不在意地点点头。

苗子方看她神情,知道她并不想追究此事,心下一松,旋即又想起另一件事来。

“今次左冰凡投靠东海王……”在袁萝清透的视线中,苗子方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其实并非真心投效叛逆,只是普通来往。在发现东海王竟然意图谋反之后,为江山社稷,故意虚与委蛇,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有之前一场大胜。”

袁萝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左冰凡并非真心投效司空彦本宫相信……”

月色之下,贵妃的音调如同撒了糖的冰沙,甜腻冰凉。

“可是本宫却听说,东海王正是受了左冰凡的怂恿,才会这么快兴兵作乱的。”

苗子方心下一紧。东海王已经被锦麟司收监,整个叛乱的细节根本瞒不过贵妃。尤其她天性聪颖,只怕已经猜到左冰凡顾弈他们想要借刀杀人的计划了。

百般无奈,他单膝跪倒在地,“臣不敢欺瞒娘娘,今次左冰凡之行为,事先曾向臣禀报过。臣未曾想过会东海王叛乱如此之急切,危害圣驾和娘娘安危,均是臣的过错。”

月色透过茂密的树枝,洒落斑驳清辉。一时间整个花园都寂静下来,只余秋风而过。

袁萝盯着跪在面前的苗子方,神情叵测。

她能够肯定,顾弈他们的行动绝对是瞒着苗子方的,但如今苗子方却愿意为他们背书,承担大部分罪责。

她低笑了一声“将军不觉此举有挟功求报之嫌疑吗?”

“娘娘……”苗子方露出窘迫的神情,“臣并无此意,护驾平叛,本是武将分内之事,何敢居功?只是……”

顿了顿,他继续由衷道“左冰凡为人刚直英武,有大将之风。娘娘素来怜惜人才,还曾叹息朝中门阀横行,无人可用。若能收归己用,无异于多一臂膀。早年三国官渡之战,曹弱而袁强,曹操麾下多有暗中投效袁绍者,大战之后……”

袁萝也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以苗子方素来沉默寡言的性格来,肯说出这么一大段话,足见真情实感了。

他是真的很看重这几个年轻人,不愿意看到他们折损在这些蝇营狗苟的阴谋变乱中。

袁萝心里头是很憋屈,想起那三天三夜的担惊受怕来。但她也知道,这件事真正的幕后主使,并不是左冰凡,而是顾弈。

连主谋她都不可能计较了,再抓住左冰凡不放也没意思。

虽然这家伙对自己的杀意似乎比顾弈这个原主还要深。

“左将军拨乱反正,擒获了叛乱魁首,也算是功过相抵吧。”沉默良久,袁萝最终说了这样一句,“希望将军严加约束,好好教导。”

“如今北戎陈兵边境,内忧外患重重,本宫也不希望天生将才折损在内耗之中。”

于公,左冰凡确实是个人才,她有几分怜惜。于私,因为罗城大捷,他名声正盛,自己也不好在这个时间对他下手。

苗子方大喜过望,“娘娘宽宏,臣代这几个小子谢过娘娘恩典。日后必定严格约束,绝无违逆。”

对苗子方的感激,袁萝叹道“将军平身吧,说起来,此番叛乱,本宫也有欺瞒将军的地方。”

苗子方一怔。

袁萝继续道“之前本宫收到消息,便立刻将皇上设计送走了,但是在通知将军的时候,却刻意隐瞒这一点,也算是欺瞒将军。”

苗子方微有动容。

袁萝大可以不解释这件事情,毕竟也有可能是程巍北上送信之后,李婕妤才返回行宫的,让袁萝有机会将皇帝送出去。

“将这件事情说开,是本宫不希望与将军之间有任何芥蒂。”袁萝沉声说着。

她是真的希望与苗子方君臣相得,而非有所忌惮。经历这一次宫变,她深深认识到,将兵马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性。

但是苗子方这个人,虽然表面上身段比顾良勇柔软,但内里其实一样刚直,不是轻易能打动的。对这种人才,最好的收拢方式,就是以真心换真心。

“之前本宫骤经叛乱,连将军也不敢信任,才有此举动,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她苦笑着。

苗子方心神触动,诚恳地道“武将领兵在外,朝廷有所疑惑,本是人之常情。”

“请娘娘放心,臣对皇上之心,对娘娘之心,天日可鉴,绝无反背。皇上天性纯良,难以主持大局,但娘娘天性聪颖,有娘娘之才,辅佐皇上,将来盛世可期。”

这些话他发自内心,他并非好友顾良勇那般刚直到道德洁癖的人,皇帝是个傻子,不可能变成咸宁帝般的一代明君,与其坐视寒党四分五裂,倒不如以贵妃为尊。尤其这一年多来,贵妃在朝政上日渐展露才华,之前临江楼一战,更是缜密果决,巾帼不逊须眉。

袁萝露出笑意,一番坦诚换来了想要的结果。她故意说起这个话题,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拉拢。跟刘皇叔在赵云面前摔下的阿斗没有区别。

眼看着天色已晚,两人一前一后往正殿走去。

传讯的士兵匆匆

入殿,送来了一个让袁萝皱起眉头的消息。

韦曦拒绝归降!

金吾卫撤出行宫之后,苗子方调派兵马,与左冰凡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韦曦屯兵固守,并没有冒险突围。但有眼睛的都能看出,这一场叛乱,叛军已经没有了胜算。

袁萝日前派人送去招降的书信。

韦曦交出金吾卫,而韦丞相从左相的位置上退下来,告老还乡。韦氏依然能保有荣华富贵,只是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权。

她自认为开出的条件已经足够优厚和宽容。毕竟她也不愿意将金吾卫这种精锐耗损在内战之中。

袁萝不认为韦曦是一个鱼死网破的人,实际上整个世家门阀就没有这样的风格。韦氏传承数百年,经历数个朝代兴衰而屹立不倒,从来不会在一根树枝上吊死。尤其这根树枝已经落到了敌人手里头。

如今断然拒绝,难道他认为还有绝地反击的机会?

纵然两卫的兵力相当,难分胜负。后面还有陆秉忠的兵马从十九峡撤回,一旦南北合围。韦曦必败无疑。

袁萝盯着悬在书房的贡山地图,思索究竟是什么给了韦曦顽抗到底的决心。

韦氏派系的将领,除了韦曦还有数员大将,但这一年多来都困在北方的战场上。其他的地方兵马,战力不足,远不能和两卫的精锐相比,调派过来也只是当炮灰的。

局面又僵持了一日,第二天,前去联系陆秉忠的锦麟司高手返回了,带回来一个让袁萝意外又惊怒的消息。

陆秉忠是回来了,但是皇帝却没有回来。

准确地说,陆秉忠从头到尾就没见过皇帝的影子。在锦麟司的人联络他之前,他还带兵守在十九峡附近,等待着东海王的返程呢。

司空霖是根本没有逃出去!

在半道上被人截了下来,而有这个兵马和能耐的……袁萝捏紧了手中的茶杯。是韦曦!

皇帝落在了韦曦的手上!

难怪如此果断地拒绝了自己的条件……

夏末秋初的季节,贡山脚下的风已经带着丝丝凉意了。

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山石树木被洗刷地越发明净。葱茏碧翠的一处山坡上,赤柱红瓦的凉亭中。

一个容貌俊美,气度雍容的年轻人正端坐其中,娴熟地摆弄着茶盏,四周寂静无声。

袁萝掀开马车帘子,就看到了已经等候在凉亭中的那人。她从容踩着脚踏下了马车,进了亭中。

韦曦步出凉亭相迎,躬身行礼,笑道“娘娘果然是守信之人。”

“韦统领赤诚邀约,本宫岂能不赏脸。”袁萝扯动嘴角,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韦曦没有在乎她话语中的讽刺,落后一步,随着袁萝进了凉亭。

待袁萝落座,他立在一边,没有入座,态度堪称恭敬有礼。

“韦统领再次见到活着的本宫,很失望吧。”袁萝笑问。

“娘娘说笑了,娘娘天人之姿,天下人谁不期盼着多看两眼,怎么会有失望这种事儿呢。”他态度平和开朗,甚至语气中带着调笑。

看了看守在凉亭外不远处的苗子方。韦曦继续道“还以为娘娘会先派人前来试试劫营,才会答应臣约谈的请求呢。”

“本宫向来不喜欢做无用功。”

“娘娘是爽快人,如今两军对峙贡山,也非长久之计。”韦曦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果说之前还对眼前女子有些轻视的话,经历了临江楼一战后,他在精神领域,已经将袁萝放到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哦,对于眼下的僵局,不知韦统领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是感觉,两卫今年的比拼,未免有些真刀实枪,太过火热。”韦曦云淡风轻地笑着,就如同他说出的话语。

“按照往年的惯例,如今也该到了两卫收兵叙功的时候,不如就各自罢兵,返回京城。”

见袁萝不说话,他继续补充一句“皇上日前关心兵马调度,还亲莅临金吾卫查看,也劳累了数日,需要尽快返回京城,安定人心。”

袁萝嘴角微抽,韦曦的意思竟然是双方罢兵言和,就当这一场叛乱没有发生过。那些火拼的战事,对峙的过程,都当做行军演练的内容,只是比往年激烈了些。

呵呵……当别人是傻子呢?

“难道一场叛乱,就从此消失无痕。那宫中死去的宫人,还有折损的数位妃嫔,该怎么向天下人解释?难不成是行宫发生了瘟疫?”

“咳……叛乱还是发生过的,也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韦曦义正言辞说着,“东海王密谋叛乱已久,早就调派封地精锐,暗中潜入避暑行宫附近。趁着两卫比拼,行宫防备空虚的时机。兴兵作乱,试图弑君。”

“两卫的兵马被这些奸细挑拨,险些陷入内乱。而宫中也多有遭其毒手的宫人,更有数位妃嫔不幸遇难。幸而皇上及时出逃,被我金吾卫接应入军中,才得平安。之后两卫联手,平定了叛乱。”韦曦顺着袁萝的说法调整了剧本,更加完美。

袁萝神色不动“那就将军认为该如何处置后续?”

韦曦轻咳了一声,继续道“东海王密谋作乱,自然是死罪难逃,废其王号,收回封地。其余党羽也一并论罪。”

袁萝简直想要拍手叫好了,对这个剧本。

“如此说来,将军不仅无过,还有大大的功劳呢。”袁萝含笑调侃了一句,“将军人长得美,想得更美。”

她面色一寒“乱臣贼子,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功勋之臣,本宫阅遍史册,未曾听闻有如此厚颜无耻之辈。你哪里来的胆量跟本宫坐地起价!”

面对这样直白的辱骂,韦曦面不改色,温声劝道“娘娘冷静,功劳一说,我韦氏也并不稀罕。娘娘不满意这个剧本,也可以再加调整。只是如今皇上听闻行宫有变乱,牵挂娘娘安全,睡不安寝,食难下咽……”

“住口,少拿皇上来要挟我!”袁萝拍案而起,怒视韦曦。

“皇上爱重娘娘,难道娘娘不肯为皇上多考虑?”韦曦蹙眉。

“你们敢弑君?”袁萝眼神阴森森的,“那本宫正可以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扫荡干净,然后另立新君。到时候朝野上下肃清一片,才是正本清源。”

“娘娘三思,如今外敌当前,朝政和睦,也是皇上和百姓所乐见的。”韦曦沉声道,“至于肃清朝野,哈,就算在这里除掉臣,除掉韦氏,天下间多少门阀勋贵,娘娘杀得完吗?”

“再者,若另立新君,娘娘还会有如今权倾朝野的权利吗?试问,天下间哪一位皇帝,会对娘娘有如此爱重之心,将朝野权柄尽数托付。”韦曦音调和缓,带着一种让人心动的体贴。

对谈以来,无论袁萝怎么冷嘲热讽或者愤怒责骂,他都一派和风细雨。

袁萝却完全不为之所动,冷笑道“扫清奸佞之辈,朝野清明,才是皇上和百姓所期盼的,至于皇上的信赖……”袁萝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不巧,本宫刚刚发现自己怀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