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责问

衣服头饰都是照着要去见康熙的样子装扮好的, 不用再换。佟宝珠给四阿哥说了几句话,便走着出了门。

六月本来就是炎热的季节,因为紫禁城里的树木少,再加上四处都是青砖琉璃瓦, 温度比别处更高, 。

走在南北的甬道上, 微风轻拂着脸颊掠过, 身体的舒适, 让人心情更加愉快了些。

看着两边高高的红墙, 和泛着亮光的黄色琉璃瓦,佟宝珠暗自感慨, 这里就是紫禁城啊!每天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虽然偶尔也有伤感的时候,但对这里的感情, 一日比一日深厚。

就像她对康熙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最想要的东西,会舍弃另一些东西一样。

她愿意为了这份对紫禁城里的感情,舍弃自由。再说了,自由是和规矩一样, 都是有界限的东西。在紫禁城的界限之内,她是自由的。

相对于她的自由而言,康熙还没有她的活动范围大。她每天有大半时间空闲,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康熙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早上四点多点就要起床, 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睡。兢兢业业。就是下午茶休息的一会儿时间, 旁边还有人讲书给他听。

想到这里时, 佟宝珠暗自提醒自己, 不能因为长时间没见面,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过去跟他少说一会儿话就走。省得占用他太长的时间,晚上又要多熬夜。

拐进日精门,瞬间感受到温度又上升了一些。放眼望过去,整个内廷,一丝绿意都没有,除了黄红两色,就是地面的土灰色。

据说内廷不栽树,是怕树上藏刺客。那可以种些青草啊!每年夏天,佟宝珠都会这么想一下。不过,她从未说过。

几百年了,不种草自然有不种草的道理。

“娘娘,纳兰大人在里面和万岁爷谈话。”佟宝珠走到抱厦里时,当值的梁九功说。

“进去多久了?”

“刚刚进去。”

“皇上传话让本宫过来的,本宫去随安堂里等?”随安堂在东暖阁后面,设的有塌和茶几。以前佟宝珠来求见,如果需要等的时间长,她就在随安堂等。

“里面只有一扇窗,这会儿闷热。”梁九功为难道,假装不知道有冰这种物件。方才主子吩咐了,如果贵妃求见,让她在外面等。

这午后正热的时候,站不了一会儿就是一身的汗,怎么开口说让皇贵妃等啊!可最近主子的心思有点难琢磨,他也不敢擅自作主。

佟宝珠笑道:“本宫就在抱厦里等一会儿吧。”

红云急声道:“娘娘站这里怎么成!热死了。就是没窗户,屋里也比这里强!在屋里,奴才能给您打打扇子。”

“不许多话了。”

佟宝珠估摸着站的将近有二十分钟的样子,看到纳兰明珠从勤政殿里出来。

“臣叩见娘娘,娘娘万福。”纳兰明珠半跪施礼。

“快免礼了。”佟宝珠笑道,“纳兰大人辛苦。”

“谢娘娘。”纳兰明珠起身后,道,“臣听说七阿哥种痘成功了,臣恭喜七阿哥,恭喜娘娘。有了皇子作表率,更有利于种痘术的推广,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纳兰明珠很会说话,话里既表明了她是七阿哥的嫡母,又肯定了七阿哥种痘的意义。

佟宝珠十分高兴,“天气炎热,纳兰大人多注意身体,皇上还指望着您分忧呢。可不能因为忙于国事,把身体累垮。”

佟宝珠入宫这几年来,单独碰上纳兰明珠的时候,最多不过三四回。前几次都是施了礼,各走各的路。

第一次多说了几句话,正说到了纳兰明珠的心窝里。他再次施礼:“臣多谢娘娘夸奖。皇上夜以继日的操劳国事,做臣子的自是不敢懈怠。臣不打扰娘娘了,臣告退。”

康熙坐在龙案后面,支着耳朵听外面在说什么。听到佟宝珠明着说让纳兰明珠多注意身体,实则是夸赞的话,他不悦地皱了皱眉。

会说话的人,对谁说话都好听啊!不动声色地就把人心收拢了。

太监打了帘子,还没进屋,就有一阵凉气扑面而来。佟宝珠走到殿中央拜礼:“臣妾叩见皇上,皇上万安。”

“平身吧。”

康熙的目光划过佟宝珠纤盈盈的腰身,和有点花了的妆容,落在发髻插戴的粉色芙蓉花上面,疏离地笑道,“贵妃这几日辛苦了,贵妃想要什么赏,尽管开口。”

纵然佟宝珠有心理准备,大约是康熙对她哪里不满了。想给她脸色看。看到他这般作派,仍是有些意外。

谢礼后,又往前走了几步,站在距离龙案三四步远的东侧,笑着接话道:“臣妾想跟皇上悄悄说。”

康熙扬了一下手,殿里的两名太监退了出去,“贵妃说吧。”

佟宝珠又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龙案左侧,半趴在龙案上,歪头看着他,低笑道:“臣妾想要皇上。”

康熙的目光闪动了一下,接着笑呵呵道:“今晚不行。昨晚朕答应了德妃,今晚去她那里用晚膳。”

佟宝珠脸上的笑意未减,“晚上嘛,皇上宿在承乾宫。我们这么久没见了。”

“改日行吗?”康熙捏了一下她的脸蛋:“这几日,朕忙,有些累。用了晚膳就不想换地方了。”

佟宝珠退出去的时候,走到殿门口,又回头看了康熙一眼。他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看到她看他,冲她笑了笑。

佟宝珠又低了一下身,“臣妾告退。”

“这些日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了吗?皇上对本宫的态度大变样儿。本宫提到做场送圣仪式,他也没应。”回到承乾宫里,佟宝珠单独问容嬷嬷。

“万岁爷说不做吗?”容嬷嬷惊讶道。

“没说不做,说是需要问问太皇太后是否妥当。”佟宝珠喝了两口茶后,接着说,“这点小事哪里用问太皇太后,是他在有意为难本宫。”

“除了翻德妃的牌子比以前勤了些之外,没别的特别。”容嬷嬷道,“娘娘在后殿这段时间,翻了德妃四次。”

四次,单看数字不算多。可一个月只有三十天,后宫中有将近四十名嫔妃。康熙又不是每日都会翻牌子,如果平均起来,普通的小主们,两三个月还未必会轮到一次。

“本宫去一趟慈宁宫。”

佟宝珠去慈宁宫的时候,七阿哥刚走没多久。太皇太后的态度比想象中的还要亲切。

“这段时间辛苦皇贵妃了。宫里的孩子,要是都种上痘,哀家就彻底没了牵挂。”

佟宝珠接话:“皇上正值壮年,以后孩子们还多着呢,有皇祖母牵挂的。大阿哥也成了亲,有孩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皇祖母就等着抱重重孙吧。到时候,怕是这间屋子都站不下,要一拨一拨的进来叩头请安。”

太皇太后难得地哈哈大笑:“皇贵妃这么一说,哀家倒还真有些期待。外面的人私下里常议论说,哀家容不下宠妃。若是像皇贵妃这样儿的,关心长辈们,厚待嫔妃,孩子们照顾的也好。哀家有什么容不下的?哀家容不下的是,只知道顾自个儿的宠妃。”

转话道:“皇贵妃也该要个孩子了,宫里的太医要是不行。民间有好的大夫,也可以入宫诊脉嘛。”

佟宝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呵呵道:“谢皇祖母关心。”接着说了此行的目的,“此次给七阿哥种痘。孙媳当时许了愿,想做场送圣法事。”

“你没来之前,哀家还跟苏麻说这事呢。这些日,哀家也没少求菩萨保佑。皇贵妃觉得安排在哪里合适?”

“坤宁宫如何?”

“就依你说的,待会儿哀家就让人去安排。”

佟宝珠走后,太皇太后笑道:“哀家还以为,她要说承乾宫。”

苏嬷嬷笑着接话,“皇贵妃胸襟宽广。”

“是个懂事的,能够认清自己。虽然现在是后宫之主,可到底不是皇后。严格来说,前两位皇后才是嫡母。”

佟宝珠又去了寿康宫,太后的态度也跟以前一样。也没提到皇帝如何,暗示的话。这令她更纳闷了。

康熙以前没少给她甩脸子,可这次与以往明显不一样。这次……好像是在跟她刻意保持距离。

晚膳时,四阿哥来了承乾宫,说是要去永和宫里和皇阿玛一起用晚膳。

“胤禛要注意规矩。你皇阿玛喜欢礼数周全,懂事的孩子。”

“儿子知道了。”四阿哥乖巧地说。

用了晚膳,佟宝珠本想早些休息。前两天,虽然知道已经种痘成功了,只差彻底恢复。但仍是睡的不安稳。

现在总算是可以睡个好觉。

卸了头钗,正准备去浴房。康熙和四阿哥一起来了。

康熙当着佟宝珠的面说,“以后每日最多只能来请一次安,每次不能超过半刻钟。太子像你这么大,样样儿都比你强。读书习字比你强,骑马射箭也比你强。笨鸟就要先飞。以后有时间,多学习。别整日里就知道往承乾宫里跑。”

四阿哥低着头不吭声。

这么斥责孩子,多伤自尊心。佟宝珠在康熙凌厉的目光下,硬着头皮说,“龙生九种,种种不同嘛。四阿哥也有很多其他人没有的优点。”

“他有什么优点?比别人哭的声音大吗?”康熙的声音更冷了些。

佟宝珠不慌不忙道:“捉迷藏时,四阿哥能躲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积木能搭出很多花样;还能知道多多和豆豆想要表达的意思。这说明四阿哥很聪明,而且观察细微。”

康熙冷笑了一声:“那是他跟猫狗在一起玩儿的时间长了。守着一棵狗尾巴草久了,也会知道它在想什么。”

让四阿哥知道,别人能看到他的优点就行了。

佟宝珠没再继续争辩。

“贵妃不是很会说话吗?怎么不继续跟朕狡辩了?”康熙追问。

佟宝珠和四阿哥一样,低着头不再说话。和四阿哥不同的是,她的头发披散着,头一低,整张脸隐藏在了头发里,让别人看不到她的表情。

“摆驾回乾清宫。”

康熙转身后,四阿哥偷偷看向佟宝珠。

佟宝珠冲他吐了一下舌头,然后撇了撇嘴,无声地笑。

四阿哥原本特别难过,看到他额娘丝毫没在意的样子,也跟着她偷偷地笑了。

这晚,佟宝珠又梦到自己回了现代。起初是听到了一阵悠扬的葫芦丝声,吹的是《沙漠骆驼》。

伴随着乐曲,她置身在茫茫沙漠之中。远处黛青色的山脉连绵不绝,夕阳下的沙漠,像是一幅唯美而又古朴的画卷。

一位身着粉色衬衫的男子,懒洋洋地坐在驼背上。肩膀上背了一个画板,一个烟斗和一个沙漏。

不用回头,她就知道这人是罗玮。因为在他家排行老三,她管他叫罗小三。

如果有人问她,最讨厌哪一类男生。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罗小三那种。”

罗小三几乎集齐了她对男生的所有讨厌之处。

比如念书不好,比如不务正业,比如着重穿衣打扮,比如喜欢唱歌弹琴,比如喜欢画画,比如喜欢做饭,比如有很多女朋友等等。若是一一列出来,半天都说不完。

很多人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不喜欢爱做饭的男人。如果做饭只是偶尔下厨,她也是喜欢的。

罗小三是经常做饭。

一个人的时候做饭吃;一家子人的时候,他也是一头扎进厨房里。

有这些时间,能不能干点正事?整日就想着吃了。她知道那么多菜的做法,就是来自于他的传授。

选择男朋友,罗小三这种,她宁肯一辈子单身,也不会找个跟他有着十分之一相似的。

但作为普通朋友,他只要不主动招惹她,勉强也能容忍。

佟宝珠醒来的时候,还在想着罗小三这个人。她感到十分奇怪。明明在她以前的生活中,他就是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人。

某个日子里,受她妈之托,像一阵风一样的出现,陪她吃顿饭,或是逛逛街,又像一阵风一起的离开。在她的生活中,几乎留不下什么痕迹。

现实中那么多的亲人朋友,偏偏一再的梦到他。

因为又梦到了现实中的人。次日,佟宝珠又想到了周庄梦蝶的事,又在思索自己的情况。

究竟是这里的自己,梦到了现代的人和事;还是这一趟穿越,是现代自己的一场梦。

假如这是一场梦。那么,这场梦会不会醒呢?什么时候醒呢?

醒来后,是不是再也见不到康熙那个阴晴不定的大猪蹄子;见不到爱斗嘴的嫔妃们;还有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晚膳的时候,康熙来了,指责她擅自作主准备送圣的事。

“贵妃有能耐了啊!朕没同意的事,就去找太皇太后。”

佟宝珠赶快解释:“皇上没说不同意。皇上当时说要征求皇祖母的意见。臣妾给皇祖母请安,刚好谈到求菩萨之事。顺口说了送圣。”

“你求的是菩萨吗?你连关云长都求着了。身为皇贵妃如此荒唐,朕还没来得及过问此事。你倒还惦记着做法事还愿。既是皇祖母同意,做法事也就罢了,你居然决定在哪里做法事。坤宁宫属内廷,在里面做法事,是你一个皇贵妃能决定得了的吗?”

佟宝珠意识到他是故意找岔,没再争辩,低着头说:“臣妾错了,以后改了。臣妾自愿禁足。”

“从现在就开始。”

因为当时没说禁足多少日,佟宝珠在承乾宫里了一个月没出门。在这期间,坤宁宫里做了场声势浩大的法事;郭络罗贵人生了一位阿哥,康熙起名叫胤禹,准备三个月后,抱给苏嬷嬷抚养。

先前养在慈宁宫的六阿哥胤祚又回到了德妃身边。

“六阿哥的事,娘娘莫要过问了。”容嬷嬷说,“奴才听说,”等到秋天凉快了,就迁去东五所,跟阿哥们一起住。在德妃处最多不过半年。”

佟宝珠笑道:“本宫想过问,也过问不成啊。本宫出不了门,皇上又不来。”接着又道,“我是不是比先前胖了?”

唉,别人被禁足,都是日渐消瘦;娘娘却是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好。也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

容嬷嬷迟疑了片刻道:“娘娘是比七阿哥种痘时稍胖了些。那段时间,您瘦了不少。”转话道,“要不,娘娘让四阿哥帮您去问问万岁爷,什么时候解您的禁足?”

容嬷嬷说的问,其实是求情。后宫嫔妃小主们,巴望着养孩子,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万一有个什么错处,也有人能在万岁爷跟前真心实意地求个情。

“不用了。热天里,清静些挺好。等过了夏,再说吧。”禁足的日子又不算难熬,除了不能出门,不让嫔妃小主们来请安之外,别的一切照常。没人克扣她的用度,饭食没变,瓜果冰块也供应的正常。四阿哥每日中午,还来给她请安,只是不敢呆的太久。

七月二十一,不满两个月的十一阿哥胤禹折了。

“先前不是说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出这样的事?”佟宝珠惊讶道。

自从她来到这里之后,后宫里只折过一个孩子。德妃生的小公主。怀的时候胎相不好,生下来奄奄一息。当时看到孩子,她就有保不着的心理准备。

这次太突然。

容嬷嬷道:“奴才就在生那天,看过一眼。看着是个挺结实的孩子。前几天,也没听说如何不好。”停顿了片刻道,“奴才听说,德妃向万岁爷请了罪。说是郭罗络贵人和十一阿哥在永和宫里,她有照应的责任如何。”

佟宝珠叹了口气,“都是命数。”她印象中,好像就没有十一阿哥。或许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八月初七,禁了整整两个月足的佟宝珠,终于等来了解禁的旨意。

是梁九功来传的口谕,传口谕之前,还特意说:“万岁爷让奴才问,皇贵妃您知错了吗?”

佟宝珠老老实实地说:“知错了。”

梁九功低声道:“娘娘,您去给万岁爷道个歉。万岁爷憋着气呢,气不消,娘娘的日子不好过,奴才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天天跟着挨骂。”

佟宝珠问:“梁总管,皇上在气什么?”

“哎哟,奴才哪能知道啊!反正是给娘娘有关的。”

佟宝珠先去了慈宁宫请安,太皇太后没说什么,也没提折了的孩子。接着她又去了太后那里。直接问太后,康熙究竟是怎么了,拿她作筏子。

太后道:“本宫正想问你!怎么无缘无故的禁你的足?本宫问了皇帝,皇帝说什么原因,你自己心里有数。”

佟宝珠:“儿媳没数。”又解释道,“儿媳若是知道原因,自己解决不了,就会来向您求助了。怎么也不会干挺着。”

“这就对了,别给皇帝置气。”太后撵人,“别在这里了,去给皇帝服个软,诚心诚意地认错,再说些好听的。本宫听说,下个月要下江南,你这样置气,当心皇帝不带你去。”

最后的一句话,说到了佟宝珠心里。回承乾宫的路上,她催着轿夫,快点走。回去后,吩咐人备水备衣服,冲了个澡,头发也洗了,重新上了妆。折腾了一个小时,才又再次出门。

“本宫今日如何?好看吗?”

“好看。”彩云骄傲地说,“娘娘什么时候都好看,整个紫禁城,娘娘最好看。”

虽然后宫有各色美人,但综合起来,比她更好看的不多。二十多岁,注意养生保养,又有雨露滋润,骄傲的清纯中又带着妩媚,在后宫里是独一份。

目前妃位以上的人,除了温贵妃之外,都比她大。像宜妃和德妃,多次生过孩子又将近三十岁,明显老态。那些新进的小主们,个个青涩,没有少妇的风韵。

佟宝珠坚定了一遍自己个绝色美人,又坚定了一遍,只要她使出浑身解数,一定能迷倒康熙。抱着这样的信念,到乾清宫求见。

“万岁爷在练箭,娘娘是在这里等呢?还是去骑射场?”娘娘终于解禁了,赶快哄哄主子。这种天天挨骂,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一天短一岁。魏珠没等佟宝珠应声,又急忙说道,“娘娘去骑射场里找万岁爷吧,看看万岁爷的箭术如何的百步穿杨。”

佟宝珠犹豫了片刻,又坐辇去骑射场。远远地看到了康熙挽着弓对着箭靶,对了半天,然后随着“嘭”的一声,箭扎在靶外的木桩上。

“......”她已经想好夸赞的词了,诸如百发百中,皇上文武双全之类的。这......偏的也太远了吧?连边都不沾怎么夸。

康熙朝旁边伸手,“再拿一枝。”

就在这时,骑射场上的人跪迎,唱呼道:“奴才叩见皇贵妃娘娘。”

康熙:“......”朕这辈子,只射偏过这一次!!

“都免礼了。”佟宝珠笑着走过来,“皇上正准备开始的吗?臣妾也想学射箭,能教教臣妾吗?臣妾听说皇上能百步穿杨。”

康熙绷着脸回头:“......朕已经箭过了,木桩上那枝就是。”

佟宝珠由衷地称赞道:“皇上箭术太厉害了,想往哪里射,就能射哪里。”

康熙:“......”

沉默了片刻后,冷淡地说:“朕今日练习过了。”为了显示自己不想教她的决心。毫不怜惜地把手里价值千金的好弓丢在地上,“摆驾回乾清宫。”

“皇上一脑门子汗。”佟宝珠紧跟在他身后,温声软语道,“皇上路过承乾宫歇歇脚吧,臣妾备的有凉饮、有红豆冰沙、还有水果拌和蔬菜拌。”

她说的水果拌和蔬菜拌,其实是沙拉。不能用沙拉这个叫法,就随便起了个名字。

最近两个月禁足,除了看看书之外,没事就想着怎么吃了。四阿哥特别喜欢吃她做的蔬菜拌。

每次去请安,都要吃上一盘子。

因为四阿哥不太爱说话,问他读书和练箭的情况,都是含糊地答一句,这让她觉得,他每日去请安,就是为了吃她做的蔬菜拌。她做的更起劲了,琢磨出了好几种花样。

康熙迟迟没答话,眼看着,就要到御花园。御花园向南拐,过了钟粹宫,就是承乾宫。

再不应话,表现的机会就没了。

佟宝珠快走了两步,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襟:“皇上是不是没听见臣妾说话?到承乾宫里歇歇脚吧,臣妾做的有好茶。您要是想看,臣妾在脸上画王八。”

虽然声音压低了些,但身后前排的几名太监,都听到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脚步放慢了些。

以前看到的皇贵妃是何等高贵沉稳,被禁足了一段时间,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清朗悦耳的声音,变成了软绵绵的祈求。看来,就是皇贵妃犯了大错,惹怒了万岁爷。

这种场面还是不带眼睛耳朵的好。

佟宝珠不知道后面那些奴才们的想法,她全部的心思都在康熙这里,眼巴巴地等着康熙回应她。

到了转弯处,康熙才回头,垂着眼皮说:“放手。”佟宝珠拉着不丢,他盯着那只倔强的小手,又说,“再不放手,把你手砍下来。”小手又抓了一会儿他的衣服,才放下。

“嫔妾见过皇上。”德妃从御花园里走出来,施了一个半蹲礼,“嫔妾听到开路的鞭哨声,知道皇上在这边,特意来拜见。”

“平身。”

“谢皇上。”

德妃站直身子,这才发现康熙身后的佟宝珠似的,又低身一礼:“嫔妾见过皇贵妃娘娘。”

佟宝珠就是看到她才松的手。

嫔妃们私下里闲聊,经常会提到康熙,说些他的小癖好,以及自己和他相处时的情形。

佟宝珠从来没说过。

自己位份最高,待寝的次数最多,再去说他的一些事,不是让别人心里难受么。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也从不表现出和康熙的亲密。

还特意交待过康熙,尽量不要在一个女人面前,提到另一个女人。免得让嫔妃们心里不快。

佟宝珠想到禁足前,康熙拒了她的请求,特意提到去德妃那里用饭。这时候,出不寻常来了。

审视了一会儿对方,才说话:“起身吧。在皇上面前,我们的身份都一样,无需多礼。”声调像以往那里,不高不低,清澈里带了浅浅的笑意。

“谢娘娘。”

以前怎么没发现,她的情绪变化快。

现在看来,是或悲或喜,收放自如啊。真会演戏!

康熙又回头看了一眼佟宝珠,声音比方才更冷了些:“你们在这里玩儿,朕回乾清宫了。”说着话,抬脚往前走。

“恭送皇上。”德妃低身唱呼道。

这次错过,下次再找他就更难了。佟宝珠又追了上去,敞开了说,“皇上是不是讨厌臣妾?如果是,臣妾就不碍您的眼了。”转话又道,“可臣妾是统管后宫的皇贵妃,两个月没见您,您连个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臣妾吗?”

康熙停着脚步,好像才想到的样子,笑道:“你不提这事,朕差点忘了。朕正想找你说,后宫管理权的事。朕觉得还是让四妃分管的好,免得皇贵妃太过劳累。”

佟宝珠:“……”

“摆驾承乾宫,朕跟皇贵妃商量一下,权利怎么分配。”康熙话里带着笑意。好像方才和皇贵妃的僵持,自己胜了一筹似的。

站在御花园门口的德妃,望着离去的一队人,走到承乾宫旁边时,转了弯。

咬了咬嘴唇,低声道:“回宫。”

她身后的荣喜嬷嬷小声说:“看这样子是万岁爷没消气,皇贵妃追着讨好。”接着又说,“到底是皇贵妃,与其他人不同。明知万岁爷在生气,还敢追。”

德妃感到异常闷热,她提起手里的帕子,轻拭了一下额头上的细汗,“不知她会不会提到六阿哥。”

“提到又怎么?万岁爷决定的事,谁敢置喙。况且六阿哥已经在永和宫了,总不可能因为没了十一阿哥,就把他抱回慈宁宫。”

“本宫倒是不担心她在皇上面前说什么,是担心她在太皇太后跟前提到六阿哥。”德妃低声道,“你也知道,皇上提出让六阿哥抱回永和宫时,太皇太后不大乐意,说皇子在何处养,需要和皇贵妃商量,等皇贵妃解足了再决定。万一……”

荣喜嬷嬷小声道:“娘娘是担心,万一皇贵妃和太皇太后一同向万岁爷提出,让六阿哥抱回去的事?”转话道,“娘娘放心,现在她自身难保呢,没心思说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