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晋封

回宫的龙辇上, 太子悄悄观察坐在他对面的康熙。气色比两个月前,离宫的时候,好了些。给人感觉却很奇怪,像是有点心神不宁, 又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

在他的印象中, 皇阿玛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

“太子在看什么?”康熙从思绪里回过神, 觉察到太子在观察他。

太子拘谨地笑道:“儿臣看着, 皇阿玛的肤色比离京时黑了些。皇阿玛出去一趟辛苦了。”皇额娘说过, 要多体谅皇阿玛的辛苦。

“是么?”康熙摸摸脸颊,看向太子问:“朕黑很多吗?”担忧的样子, 好像是说到哪个地方又发生了什么动乱造反之类事。

太子没想到他皇阿玛这么在意长相,赶紧说:“现在正好。”接着问出了他心里的疑问, “皇阿玛,皇额娘什么时候回宫?”

“她在南苑住几日。”康熙含糊道。

太子没再追问。

康熙不在宫里这段时间,他往承乾宫走动的频繁。这让他有些心虚。担心问多了,康熙会认为他和佟宝珠走的太近。

如果不是康熙不许他经常去后宫,他想每日都去承乾宫向佟宝珠问安。在他心目中,佟宝珠是个很神奇的人, 能从她那里得到很多,他意想不到的东西。

就比如昨日,他去承乾宫里请安。佟宝珠告诉他,切不可在康熙面前表现出,事事都处理得很圆满的样子, 要坦诚地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把处理不甚妥当的, 或是拿不定主意的事, 一样一样的列出来,等康熙一回来,就虚心地去请教。

太子十分意外。

此前,佟宝珠一直在暗中帮他,让他表现优秀能干。怎么突然要暴露他的不足。

佟宝珠告诉他,他皇阿玛是皇帝的同时,是他阿玛也是男人。身为长辈,喜欢被需要;身为男人,会对争走他光芒的人心生嫉妒排斥。

所以要把握好这其中的度,是要表现优秀,但不可太过优秀。

太子理解被需要的感受,却不理解嫉妒排斥某人的感受。因为他从未嫉妒过某人。

虽然不是十分认同佟宝珠说的话,还是按着她的说法做了。康熙去南行宫见他时,他把最近两个月所遇难题,一一向康熙求教。并坦言,自己说过什么错话,做过什么错事。

康熙问他:“太子怎么不在书信里问?”

他说:“儿臣想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尽量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康熙又问:“怎么没想着去问朝臣们?”

他说:“儿臣是储君,不能把自己的不足轻易暴露出去。免得丢皇阿玛的脸。”

康熙非但没责备他处理的那些不妥当之事,还夸赞了他。说自己像他这般年纪,也有很多不足。就是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仍是有很多不足。

这还不算什么。

康熙竟然邀请他共乘龙辇回宫。如果说,康熙对他的夸赞,他疑心是安慰的话,共乘龙辇是对他极大的肯定了。

这是向众朝臣表示,康熙对他监国这段时间的表现,十分满意。

龙辇入东华门的时候,是傍晚了。夕阳的余晖撒落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光芒之中。

太子第一次发现,他居住的地方,竟然如此壮美。

龙辇到了景运门附近停下,康熙让太子下辇,然后吩咐人去往慈宁宫。

“你说什么?皇阿玛向太皇太后请封德额娘为贵妃?”太子惊讶道。

凌普听出了主子语气里的不可置信,低声道:“慈宁宫传过来的消息,不会错。当时说话的声音大,站在殿外伺候的奴才们都听到了。”

“太皇太后怎么说?”太子急问。德妃现在就开始在暗中对付皇额娘了,等她晋了贵妃,不得更加嚣张。难不成,她还真以为胤祚是国祚呢?

“太皇太后极力反对。”凌普低声道,“主子要当不知道此事,等明天看情况。奴才估摸着,此事应该成不了。德妃哪有资格在贵妃之位上。即使万岁爷有心封一名贵妃,也轮不到她。”

太子沉思了一会儿,问:“皇阿玛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晋封德妃呢?若是因为生了儿子,宜妃同她一样是两个儿子;若是因为性格好,后宫性格好的人多了;家世不好,长相也一般。”

凌普迟疑道:“难道是因为,她爱慕万岁爷?永和宫里的人不是说了么,德妃经常向万岁爷表达爱意。”

太子:“……”又想了一会儿,问道:“你觉得吾和皇阿玛谁更聪明?”

这下轮到凌普无语了。

太子道:“自然是皇阿玛更聪明。吾都觉得德妃不配为贵妃,皇阿玛肯定也会这么认为。”

又道,“真心待一个人好,会想着如何保护她,就像一直没晋封皇额娘为皇后一样。晋封一个不配为贵妃的人,为贵妃。那不是对她好,是想把她架在众人的火堆上烤她。”

凌普:“……主子爷英明!您这么一说,就解释得通了。这是让德妃认清自个儿呢。走着瞅吧,做了贵妃,她就知道德不配位的痛处了。”

凌普是太子的奶父,以前在内务府当职,迁毓庆宫时,把他调过来管理宫务。用着十分顺手,是太子最得力也是最信任的人。

次日上午,乾清宫的旨意传到了永和宫、钟粹宫和长春宫,封德妃为德贵妃;封慧嫔为慧妃;卫氏为贵人,赐“良”字。

后宫震动。

这时候众人才发现,皇贵妃没回宫。

卫氏从答应跳了两级,封贵人,若是放在从前,是大事。因为有德妃封贵妃的事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按今年初新制定的礼制,后宫设置是一名皇后;一名皇贵妃;两名贵妃;四名妃;六名嫔。

有人猜测,皇上是想把慧嫔封妃,所以晋一名妃为贵妃;也有人猜测,皇上是晋了德妃为贵妃,妃位空出来一个,让慧嫔去填补。

若是以前,众人还能聚到承乾宫里议论议论。此时,皇贵妃不在,就只好去温贵妃的储秀宫。

“本宫也是刚刚才得知此事。”温贵妃道。慧嫔晋升妃,她不关心。德妃晋贵妃,她跟吃了绿头苍蝇一样的恶心。

包衣出身的奴才,当年如果没有她姐姐提拔,现在还是个宫女呢。靠着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竟然要同她平起平坐了。

宜妃在储秀宫坐了一会儿,看探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回了翊坤宫。

她快后悔死了。真是小瞅了德妃啊!竟然真还踩着皇贵妃上了位。

这主意还是她给德妃出的。

她还以为,德妃向皇上表明爱慕之心,顺便把皇贵妃拖下水。皇上会把二人一起恼着。

这样以来,皇上的宠爱,就会分给旁人。

惠妃和荣妃很久不得恩宠,能升上贵妃之位的,就只有自己。自己已经有两个儿子了,现在还怀着一个,若是再生个皇子。整个后宫里,谁能比得上她?

万万没想到让德妃抢先占了先机。贵妃的位置只有两个,现在填满了。

“主子不去永和宫里贺喜?”她的贴身宫女檀云提醒。

是应该在第一时间过去贺喜,可她实在往永和宫的方向迈不动腿,也笑不出来。

宜妃缓了半天神后,站起了身:“让人备辇,本宫现在过去。”又道,“把皇上赏本宫的白玉簪带着当贺礼。”

“主子,喜庆的日子,送白色的贺礼是不是不大好?”

“有什么不好的?那可是上好的和田玉。本宫都舍不得戴。”

“慧妃和良贵人的贺礼呢?”

“从永和宫里回来再说。”

宜妃去永和宫的时候,暗自琢磨,大约是皇上和皇贵妃彻底闹崩了,否则不会如此。南巡那段时间,还不断的给皇贵妃送信送东西呢。

别人不明白,自己是明白的。说的是给她写了信,写的都是什么信啊。每封信只有一句话,说到了什么地方。

这大约是想让皇贵妃知道,并不是只给她一个人写了信。当时还想着,即便是这样。除了皇贵妃之外,后宫中数她得宠。“

竟然封了德妃!

宜妃在永宫口大门口,就听见里面的笑闹声。下了辇后,又有了迈不动腿的感觉。

檀云抬起手,让她扶着:“主子,进去吧。”

上书房课间休息的空档,也热闹开了,议论着德妃升贵妃的事。

“四弟,咱们什么时候过去拜礼?”三阿哥意味深长地说。

他一方面心里酸溜溜的,四妃中出身最好的可是他的亲额娘。另一方面等着看四阿哥的表现。自从颁金节过后,四阿哥便不再去永和宫里请安。

皇贵妃被皇阿玛召去南苑后,没回来,明显是犯了错,被冷落。现在亲娘晋了贵妃,还不得赶快去处好关系。

哪个皇子都明白,后宫里有得宠的额娘做后盾,才是自己最大的助力。

四阿哥当作时没听见三阿哥说的话。跑去问太子,大阿哥什么时候回来。

太子笑道:“昨日听皇阿玛说,可能要下个月。”

四阿哥问:“三四日吗?”这日是二十九,用不了三四日就到了下个月。

太子道:“腊八之前。”

四阿哥有些失落地“噢”了一声。

太子问:“四弟找大哥有事?”

四阿哥道:“皇阿玛不是说大哥打过仗嘛,等大哥回来,让大哥带我们去打猎啊!”

太子:“……”这是想去南海子的吧?他惊然发现,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四弟,竟然如此有心思。想去看皇额娘不直说,知道绕个圈子。但不得不说,四阿哥这个法子很好。

长春宫里。

惠妃指挥着人收拾后殿的正殿,往里面添置物品,“轻拿轻放啊!这都是皇上特赏给良贵人的。”

每个位份,有每个位份的定例。使唤的宫女太监数量不同,吃穿住用也不同。升了位份,内务府会来人添置使用的物件,这是惯例。

此时,被惠妃说成了特赏,听起来格外不一样。好像良贵人很得宠似的。

大福晋私下里告诉过惠妃,卫氏若是得皇上青睐,对她只有好处,没有丁点儿坏处。皇上不宠长春宫里的人,也会宠旁人。既然要宠别人,不如宠长春宫里的。

皇上去长春宫哪个小主那里,不得先到主殿里坐一会儿。

惠妃一想,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

此次卫氏晋封,她由衷的开心。

卫氏又对惠妃行了一礼:“谢谢惠主子,奴才能有今日,都是惠主子栽培。”八阿哥去了承乾宫,还同皇上一起用过膳,这让卫氏看到了前途的光明,最近两个月身体好了许多。

“快别这么说。大家都是姐妹,称什么主子啊,以后叫姐姐。”惠妃拍拍她的手背笑道,“八阿哥懂事乖巧,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好好打起精神来。”

说到八阿哥,八阿哥就来了。

“儿子见过惠额娘,见过额娘。”八阿哥分别行叩拜礼。

惠妃抢先一步扶起了他,“你这孩子,不是跟你说过多次嘛,行半礼就成。”

自己能晋封,全是得了儿子光。此时卫氏看到八阿哥,目光比先前更加柔和,“八阿哥有事?”晋封的旨意刚到长春宫时,八阿哥来过一趟了。

“儿子要去南海子陪皇额娘,来跟惠额娘和额娘说一声。”八阿哥道。四岁的孩子,正需要别人照料的年龄,却一本正经的说陪别人,说不出的怪异。

惠妃连声问:“谁让你去的?你皇阿玛让你去的?还是皇贵妃传话让你去的?”

“儿子去求皇阿玛,皇阿玛准了。”八阿哥满脸笑意。

惠妃更意外了,看了一眼卫氏,又看向八阿哥:“你去乾清宫求了你皇阿玛?皇阿玛见你了?”大阿哥在时,没重要的事,还不敢去乾清宫呢。

“皇阿玛没见儿子,梁公公给儿子传的话。”

这孩子主意大啊!现在皇贵妃的情况不明,后宫里,都没人敢明着谈论皇贵妃的事。

这种时候,他竟然还往皇贵妃那里凑。

惠妃怔了片刻问:“你怎么过去呀?要不要额娘安排人送你?”

八阿哥笑道:“谢谢惠额娘,黄谙达送儿子过去。”

“黄忠啊!”黄忠原来是乾清宫的大总管,现在虽然在承乾宫里当差,谁都知道那是皇上的人。惠妃笑道,“有他送你,本宫就不操这个心了。”

卫氏原来是乾清宫里侍候茶水的宫女,是个极聪慧之人。若是不聪慧,太皇太后也不会把她安排在御前。

后来被康熙临幸,塞到后宫里,与御前伺候时相比,地位天差地别,于是钻起了牛角尖,觉得上天待她不公,整日郁郁,丧失了基本的思考。

自从知道儿子得康熙喜欢,智商渐渐开始恢复。这封了贵人,思维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听到八阿哥提到黄忠,赶紧说道:“这大冷天的,麻烦黄总管出城跑一趟,多辛苦。额娘这里有新得的茶叶,你带着给他。”先前八阿哥给梁九功送鞋垫就是卫氏给出的主意。她当宫女的时候,和他们相处过,知道送什么,能打动他们的心。

“伺候小主子爷,是奴才份内的事。良主子太客气了。”黄忠收到八阿哥送的茶叶后笑道,“小主子爷,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呀?马车都备好了。”

想到卫氏的交待,八阿哥道:“黄谙达,午膳后再走?我想带些御膳房的点心给皇额娘。”

“成。”黄忠爽快地说,“小主子爷说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这几个阿哥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八阿哥。

八阿哥到南海子的时候,佟宝珠和芳华姑姑刚支起了个箩筐,筐下撒了一把黄澄澄的小米,准备捕鸟。

“皇额娘。”八阿哥远远的就喊,“皇额娘,您冷不冷啊?儿子把您的大麾带来了。”

迈着小短腿跑得飞快,开心快乐的样子,像是一只南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