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见他答不出来, 便又问:“这吴县可有什么手眼通天为富不仁的地主家?”
周国正紧张到不行,吴县有五六家大地主,平日都是什么德行, 以及他们家的管家管事都是什么个德行, 周国正这个知县一清二楚。
因为太过紧张,还担心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会牵连到自己身上,周国正一张嘴就把他们几家的恶行全秃噜出来了。
康熙还是把他申饬了一番,身为一方父母怎么能如此让这么些恶虫在吴县为恶欺压百姓?
周国正吓得忙保证:“微臣一定将这些人家的不法之事审理明白。”
康熙这才摆摆手:“退下吧。”
又说:“办好了,连同你的请罪折子一同呈送上来。”
“嗻, ”周国正走到门外,整个人都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小院里, 十三不知道从哪个屋里翻出来一个破匣子,打开一看里面尽是些小玩意小纸条, 他想了想, 没有打开,而是拿出来笑道:“皇阿玛, 您看看, 这些都是十五小时候写的。”
“是吗?我看看。”因为八哥的事有些精神萎靡的十阿哥瞬间有了精神,一溜小跑过去。
十三手一扬, 十阿哥因为身高问题没抓到,嚷道:“老十三,十五的东西你藏什么。”
十三说道:“给皇阿玛看。”
胤祝看见这个匣子, 顿时被老去的记忆攻击到了,那都是他小时候不想上学写的,跟日记一样。
特别社死, 不能看。
嗖一下,大家好像感觉有一股风飘了过去。
十三低头一看, 手里空了。
胤祝抱着匣子:“这是我的日记,不能看。”
康熙疑问:“日记怎么不能看,难道写了什么不能让朕知道的东西?”
【词条一百一十五,死脑子***
补充性网络流行词,一般用发为死脑子快开动等等。形容面临千钧一发的紧张局面时,大脑当机内心又非常迫切的想要解决事态的场面。
做题要求,造句。
完成奖励,验钞机。
求助:---】
胤祝:这关键的时候你让我做题,还给我一个验钞机?
不做了做不了。
【死脑子快想啊,我爹和我哥都要知道我小时候有多不爱学习了,还有009,那时候我写了很多009的坏话。皇阿玛问我009是谁,我该怎么解释?】
康熙和其他儿子在这一刻都明白了,为什么十五自己偶尔有时候还会说一些个网络流行词,为什么他梦里的未来能那么清楚?
不是词条晚上趁他们都不知道的时候偷偷教,而是在十五小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别的师父。
不过这个师父的名字比词条奇怪,叫什么009。
哐次。
一个大箱子出现在胤祝脚边,白色的箱子上有着【验钞机】三个大字。
众人都沉默了一下。
十五挺崩溃的吧。
康熙说道:“好了,既然是十五的小秘密,皇阿玛也不看了。老十,你不许跟十五抢夺。”
早就老老实实站着的十阿哥:抢十五的东西,皇阿玛您看那东西到他手里之后,我敢动一下吗?
回去的半路上天就黑了,十三骑着马摸黑到胤祝身边,低声道:“十五弟,你那里面的纸条,哥哥一个没看,你别有为难的。”
胤祝的马屁股后面还捆着那个验钞机,走得特别慢:“十三哥,我知道,我还要谢谢你的,刚才我听到十二哥说了,本来是他拿到的,你给他抢了过去。十三哥,我知道你是护着我的。”
十三摸了摸乖巧十五的脑袋,其实你十三哥也没有那么好,当时差点没有忍住诱惑去看看十五小时候写下来的都是什么东西了。
前面,十二找到九阿哥,偷摸摸从怀里掏出来一个泛黄的本子。
九阿哥一脸嫌弃:“怎么都跟十五学的在衣服里缝口袋?”
十二低声道:“九哥,这是从十五床底下找到的,不知道记的都是什么有用的东西,您看看。”
九阿哥接过来,后面骑马跟着的佟保提着灯靠近,借着亮光一看,九阿哥甩了甩这泛黄的书本子笑道:“十二,你是看不懂才找我看的吧?”
十二笑了笑,“怎么会呢,我知道九哥你很懂这些番邦文字,本来就要给你看的。九哥,十五写的这是什么啊?”
九阿哥说道:“数算题,你去给皇阿玛吧,皇阿玛指定喜欢。”
兄弟俩嘀嘀咕咕的一阵,十二追着前面的马车去了。
九阿哥从怀里掏出来一张纸,这是一张画着很简单的线条的纸,像是什么操作机器。
佟保一整个没想到,眼睛都瞪大了:“九爷,您也偷十五爷的东西?”
九阿哥:“什么叫偷,这么个东西十五随意的放在那里,我要他也会给我的。”
前面隔着一匹马的距离,四爷也拿到了一张泛黄的纸,安慰好了十五的十三走到前头看见这个,揉了揉眼睛。
“四哥,”压低声音道,“你也拿了十五的东西?”
四爷淡淡的嗯一声:“这小子走的时候也不收拾好。”
这张纸上写的都是什么,让每一个农户都分到田地,还有什么打土豪,简直是太容易让人拿到把柄了,他看见就收了起来。
十三笑道:“看来十五从小就显出来了咱们皇家人的特征。”
四爷:“若是皇阿玛晚两年想起来,十五真能带着梁山泊到京城去打土豪去。”
说着失笑了,这小子,小年年纪还想着打土豪,四爷琢磨了一下,觉得打土豪的确是大清朝应该进行的一项事业了。
否则,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朝廷便很难稳定。
康熙去了吴县一趟,县令周国正开始清理县里的那些大地主,有强卖骗卖农民土地、欺男霸女行为的,全都依法入罪。
抄没的土地一律按照原主重新划分,若是原来无主的,便分给附近没地的百姓,同时宣告吴县禁止私人土地买卖的律例。
直到这时,吴县的乡亲才知道,他们县里真的长大过一位皇子,不久前皇帝老爷还带着他儿子微服私访到了吴县。
这分土地禁止私人土地买卖,都是皇上为了替十五爷回报这一方乡情做出来的特别规定。
最高兴的莫属春光大酒楼的老板郑春和可,把当时那个诚字悬挂起来每天三炷清香,磕头带许愿的。
没多久,苏州府那边又有人下来到吴县丈量山地准备办一个棉纺织厂,从建厂到开厂都要雇佣附近百姓。
一时间吴县上下都是感念皇上和他儿子的声音。
总之康熙这次南巡,走过一地便留下一地的惠政,从苏州离开之后,两淮的盐价直接打到最低。
先前还要二三十文一斗,皇上离开之后,只要十一二文,并且有传言说以后的盐价都不能高于这个价位。
也就是说一斤盐仅仅只需三四文。
皇上的神行车御驾还没有到达闽海关,两淮的大街小巷已都是挑着担子去买盐的百姓。盐商们坐在茶楼,看着百姓把盐一篓一篓子的买走,又是心疼又是骂,但上面让他们低价出盐,还不得不听。
“这盐价还能涨回去吗?”
“恐怕悬,现在有水泥盐田,还有低价提纯的办法,一天的产量就是以前半个月的,就这我们已经堆积了很多了。”
盐商们心疼的谈论着,没想到的是他们头上的天也快变了。
从苏州再向南走,路途就渐渐不好了起来,中间经过杭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有停,人口太多了等着觐见的人也太多,耽误行程。
因为主要目的是考察开海条件以及海边渔民的生活,到宁波这个自宋以来就是大港口的时候便停了三天。
胤祝才知道,就算现在没有主动向外海发展,大清的海洋贸易也是非常发达的,只宁波港大船小船加起来就有上千艘。
且海边渔民出海者众多。
宁波港一天的吞吐量已经相当可观,听这边的海关监督奏言,光是一天的货物进出口税银就有上万两。
胤祝一开始还以为有多少船进出呢,再往下听才知道是现在的入关税特别高。
这时候的税银包括对船本身征收的税,还有一部分对船上货物所征收的税,而且要一下子交足进出口的,往往一艘中等货量的船就要交五六百两的税金。
这还真是个肥差啊,要是船多了,比他的红茶出口都赚。十四见他一副没出息的样子,说道:“五六百两只是宁波港监督告诉皇阿玛的数字,实际上他们会收更高。”
胤祝:“十四哥,没想到你也知道官场潜规则。”
十四冷哼:“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到处都是这样,苛捐杂税特别多。”
胤祝摸了摸下巴,“我也有个三兄弟红茶的海上贸易啊,我就不知道。”
十四:“你忘了你现在是谁?李卫都被你折腾到福建当官去了。”
胤祝叹口气:“站在舒服的位置久了,果然是会忘记普通人的不易的。我太失败了。”
十四懒得再搭理总是异想天开的十五,走到旁边去了。
十三拍了拍胤祝的肩膀:“以后都会变好的。”
胤祝看见是十三哥,眼睛亮了一下:“十三哥,我相信你。”
十三哥的腿现在养的一点后遗症都没有,还有八哥基本上凉凉了,日后四哥登基,不用把那些心思都用到治理八爷党方面,他们全心全意的治国便是累坏了也值当啊。
和四哥相辅相成的十三哥特别值得期待。
在宁波府停了七八天,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也都换上了轻薄的纱衣,康熙这才说:“走吧,去下一站。”
下一站是上海。
胤祝穿越之前特别有名的魔都,怀抱着期待来,大跌眼镜。
现在的上海就是一个特别小的港口,海边的渔民穷得黑精瘦。
胤祝原来一直以为吃海鲜的人都是富人,什么澳龙啊大螃蟹啊,多香,但是真正到了才会知道,海鲜一点油水都没有,想要做好吃,那是需要丰富的油脂和调味料的。
渔民们每天吃海鲜吃到面色蜡黄才是现状。
因此胤祝去找到还在默默跟他别扭的十哥,让他为沿海百姓而养猪,最好是能在十年之内把大肥猪的养殖事业从南扩展到北,自己能致富还能让百姓吃饱吃好多有意义啊。
十阿哥不乐意,说除非让他做饲料,让他搞辐射全国的养猪场他不干。
胤祝:十哥是不是傻,现代有人想控制养猪市场还不成呢,他竟然不干。
正要说行给你饲料的生产线,十二冒出来了:“十五,十哥不干我干,饲料我不做,你找人做好给我供应就成了。”
十把十二一脚踢走了:“十二,有你什么事,哥哥们都还在呢,你消停点。”
正在官员陪同下走在海岸上的康熙没有管身后儿子们的打闹。
委委屈屈十二:总有一天你们都得看到我!
在上海没怎么留,一天就走。
三天后,看到了闽省界碑,而这附近就有人等着呢。
什么人?
福建将军赵成龙。
这次南巡的线拉长,从江苏往南的地区都提前收到了消息,第一次迎驾的这些闽地人可没有江南地区对圣驾的反感。
从官员到商户,都想着一睹皇帝老爷的风采,这皇上要是不来,他们基本上是一辈子别想见到皇上什么样的,就算皇上来了也不可能让他们看见皇上的脸,但还能看皇上的仪驾啊。
因此对皇帝那是日盼夜盼。
赵成龙也是自打到了福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皇上了,二月里就经常等,后来听江浙地区来的商人说皇上有个神行车,一天可行千里,现在正在宁波休整呢。
知晓下一个大站必是他闽地区,赵成龙便开始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早晨太阳没出就来北向的官道上等,晚上星星出来了才回去。
一直等了有小半个月。
这天,终于看见了跟巨兽一样的神行车从官道上走来,赵成龙喊了一声,两边带来的兵立即跟着上马,飞奔着去迎接康熙。
然后,康熙笑得见牙不见眼。
胤祝一眼又一眼地看老头,是不是当皇帝的都寂寞啊,自家老头竟然这么好哄,简直是一哄就上道。
还没到闽地安排的御驾暂住所,康熙对赵成龙就是一口一个的成龙叫着了。
亲的好像没他这个儿子一样。
不过胤祝发现他爹还是记着他的。
这闽地文武官员集体在福州府见驾的时候,好多人都哭了的,皇阿玛也是眼眶微红,开口数度哽咽。
这里面有好些官员都是十几年前授命上任之后,再也没有见过的,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大型认亲现场似的感觉。
而在跟随御驾而来的官员中,以李光地哭得最恸,这家伙是福建人,这两年就一直想辞职,还偏偏每次辞职都不成功,夜里做梦都是不能魂归故里的。
这一看见老家的官员都忍不住了,哭得忿儿忿儿的。
胤祝偷偷给人塞了一条手帕,擦擦吧,鼻涕都留下来一串。
李光地哭着道:“谢谢十五爷。”
康熙:李光地你还委屈了,朕这两年可一直委屈着。
第二天上午,福州知府安排了一个文人聚会。江南是人文盛地,福建这边就差远了,知名文人基本上没有,有两个吧还是当年参加反清复明活动特别激烈的,而且人都仙去了,也不好叫他们的后人来。
于是为难的把福州府上了年纪的老举人都叫来了,不管有没有那个文名,经年读书的人上了年纪穿一身长衫,一般都是非常有风华的。
聚会的时候,以为皇阿玛忘了自己的胤祝就被叫了出来,让他跟这些文人一起作画。
胤祝傻眼,若说才艺,儿臣就会吹个牛,琴棋书画的兴趣爱好回去了您叫我发展一下,我也没有怎么上心啊。
一同被要求做画的,还有十三哥十二哥。
胤祝磨磨蹭蹭不想去:“皇阿玛,我都不会画。”
康熙低声道:“苏州的文会上,没有让你写字作画,便是朕知道你不太会,到这里还不敢展示?”
行吧行吧。
【词条一百一十六,炫娃狂魔。】
赵成龙像是突然看见什么妖怪似的向后趔趄一步就要拿刀,昨天傍晚才赶来的闽浙总督范时崇一下子搀扶住他的手臂。
范时崇于今年八月到任闽浙,之前是去过京城陛见的,他对十五爷的神异知道的很清楚,轻轻的提醒道:“赵将军,御驾当前,不可失仪啊。”
赵成龙:这是失仪的事情吗?要命了啊。
十五爷的脑袋上竟然会有字出现。
【网络流行词,指的是一些经常炫耀自家孩子并特别喜欢让自家孩子表演才艺的家长。
做题要求,造句。
完成奖励,山地车一辆。(请提前选择奖品投放场所:A,小朋友的暂住卧室;B,你父亲的暂住卧室。】
胤祝:还在外面旅游的,你能不能别奖励大件儿啊。
胤祝选择了B,礼物就当送给皇阿玛的。因为他要蛐蛐他皇阿玛,毕竟好久都没有选择学徒求助了。
“十三哥,皇阿玛是不是特别喜欢炫娃?我一点都不会画画,也不担心我丢他面子。”走到春光明媚繁花簇簇的知府家小花园,胤祝就开始了小声蛐蛐。
十三抬头看了眼皇阿玛的方向,说道:“皇阿玛这是对你有信心。”
十二听见他们俩说话,挤过来道:“十三弟有经验,以前南巡的时候,十三弟比你还小呢,都在文人聚会上展示了书法。”
胤祝啧了声:“皇阿玛真的是炫娃走火入魔,就是炫娃狂魔吧。”
十三抽了抽嘴角,这个奖励我到底是拿,还是不拿?
对十五弟来说是偷偷的蛐蛐,他却知道他们说的每一句有关【炫娃狂魔】的话都会被皇阿玛看见。
十三在拿与不拿之间选择了坑弟弟,“十五啊,你非要说皇阿玛是炫娃狂魔我也没办法,但是你相信我,皇阿玛真的是觉得你好才让人看你的画。”
胤祝震惊:“十三哥,你为什么这么说?”
十二一语道出真相:“十三弟这是在坑你啊十五。”
其他人都等着看这三位皇子的佳作呢,没想到他们只顾聊天,一会儿四爷走过来了,那十二十三十五爷才老实地拿起画笔。
十三画了一会儿,察觉到胤祝没有动静,心说看看他画得怎么样,走过去一看,吓一跳。
十五正拿着一朵从花园里随手摘下来的花和叶子,调好颜色,将花摁扁沾沾颜色,甩掉多余的颜料,哐一下摁在微微反射着日光的宣纸上。
叶子也是如法炮制,他只需在花朵与叶子中间连接一下茎杆就可以了。
十三两眼的震惊来得天崩地裂。
果然是孩子静悄悄必然在作妖。
康熙看见十五的这幅春花图也是两眼一张说不出话来,孩子怎么能---聪明成这个样子呢。
李光地:---
其他闽浙官员:“十五爷果真画技了得。”
胤祝的画就这么出名了。
晚上,李卫风尘仆仆的从海边赶过来,兄弟二人久别重逢分外眼红,抱着相互拍了拍,李卫就问:“你画了一幅什么好画,叫我看看。”
胤祝拿出来了,还是有点小得意的:“怎么样,皇阿玛让我珍藏着。”
李卫第一眼的确被惊讶了一下,自家兄弟长进了啊,第二眼,“诶,祝儿,你这不是印出来的吗?这还叫好?”
胤祝:“算了算了,你不懂绘画事业。吃饭没,见见我皇阿玛去,正好蹭点御膳吃吃。”
李卫这一觐见就聊到了很晚,福建官场上的事他打听得透透彻彻,港口那些渔民家里的八卦他都知道。
康熙听完,对李卫非常满意,当即决定任命他为福建通判,兼理福州港监督,同时还负责福建地区蒸汽船的督造。
李卫冲胤祝挑了挑眉,朝廷有兄弟好当官。
之后的半个月行程,都是在李卫和福建巡抚等人带领下进行的,李卫的人脉一下子冲到最高。
确定好了福州港扩展的基址,御驾再次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