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姜沅,你别误会

虞必先办事很靠谱,周六跟他说了想买单车,周末他就给推到大杂院来了。

“姜姐姐,有人找你!”王浅浅出来看了一眼,又折返回屋子喊姜沅。

因为在翻译研究所的稿件,所以房门是反锁的。

姜沅应了一声,放下笔,又把文件锁进抽屉里,这才出去。

“这是哪来的小伙子啊,看起来也挺精神的。”

“来找那个租房的小姑娘的吧,上回还来了个穿军装的男人呢,这都是什么关系啊……”

“都别说了,我听谭姐讲这小姑娘是大学生,又是军属,乱嚼舌根可是要被抓去见公安的!”

“哦哟,那可不敢乱讲话……”

王老太太本来对儿媳妇把家里空房子租出去了就不满意,还想把姜沅逼走呢,一听大院里这些人精都这么说,也哑了火。

要是因为谣言闹到公安那里去,又影响到谭秀兰的工作,谁给她来养老?

王老太太又讪讪去了大院里相好的老姐妹家里唠嗑。

“师兄。”姜沅出了门,看到院子里锃亮的新单车,也忍不住快步过去。

“试着骑一下。”虞必先笑着递给她一些钱票,“用了八张工业券和一百六十五块钱,剩下的都在这儿了。”

姜沅点点头:“我听青颖说一般没有十来张工业券买不到,多亏你了,师兄。”

“客气。”虞必先见她动作有些生疏,不像骑过单车,回想起来之前在研究所让她骑自己的去老师家里她也没动。

想了一下,他扶住单车后座,开始和姜沅说一些技巧:“脚不停蹬,眼睛看前面不要看脚下。”

姜沅按照他说的骑,一开始还有些摇摇晃晃,但因为有他在后面扶着,也慢慢稳当了下来。

虞必先悄悄松了手,见她在院子里骑了两圈,也退后几步,到了屋檐下看着。

等姜沅差不多学会了,停在他旁边时,他夸了一句:“真聪明。”

他发现小师妹动手以及动脑能力都非常强,大脑运行比一般人快。

老师说这种天才以前其实还挺多的,只不过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断层了。

姜沅也笑了笑,从单车上下来:“我托人帮忙留了一些肉,师兄待会儿要一起去张老师家吗。”

她对这辆新单车是真的爱不释手,二十六寸对她的身高来说也刚好,以后不管去哪里都很方便。

师兄帮她买单车肯定是用了人情托了关系了,自己不好用钱票敷衍他一番心意,只能看到时候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到他的,再出点力。

“行啊,正好我中午也没什么事,可以晚一点回研究所。”虞必先看了眼腕表,又状似无意问,“静敏后来还有给你写过信吗?”

“赵记者呀?”姜沅点头,“有呀,她说可能下半年会调来首都这边的报社,但还不太确定,要看组织安排。”

虞必先按耐住心里的欣喜与雀跃,矜持地颔首,又转移话题问了些别的,好似刚才的话也只是随口一说。

在张老师家吃过午饭后,姜沅回来把剩下的稿件翻译完,又从孙厂长带来的那坛子酸辣鱼里夹出来一半,放到另外一个干净的碗里。

她记得徐姨说过,有个侄女嫁到了宣城,酸辣鱼也是宣城的特产,正好带给徐姨尝尝。

除了酸辣鱼她又拎了一包红糖一包桂花糖,放进单车前面的篮子里,这才和王浅浅说了一声——

“我今晚可能要晚点才能回来,你不用等我补习,课程推到下周末,可以吗。”

“没问题呀姜姐姐,你上次给我说的重点我还没吃透呢,还有几道题目暂时也没解出来,你记得路上要注意安全。”

“好。”姜沅锁了自己住的房门,推着单车从大院出来,有婶子和她打招呼也会笑着回应。

到了巷子里,骑在单车上,姜沅能感觉到耳边的风一阵又一阵,带着春末的微凉和煦。

现在还早,才四点多钟,她可以慢慢骑着看看首都这边的建筑。

去过军属院两次,她也记得路,跟着公交线走就行了。

以往坐公交车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还没有直接到军属院,要走十几分钟。

如今半个小时就差不多到了。

谢家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姜沅只要出示自己的证件登记一下,就可以进去。

日头西斜,差不多五点钟了,等她进了谢家的院子,就见徐姨拿了条小板凳坐在门口择豆角。

“徐姨。”她轻轻柔柔喊了一声。

听到熟悉的声音,徐姨下意识抬头,又惊又喜站起来:“小阿沅?你可终于来了,昨天我还在念叨你,想

着周末了你会不会过来。”

见姜沅又带了东西,她故作不满道:“都跟你说过啦,不要带东西来,哪有女方总是往男方家里提东西的呀。”

“可不能让你花钱。”

徐姨一边说一边打量她:“气色好多了,脸上好像也没之前那么清减,多了些肉,就是这腰还是那么细。”

“你们小孩子要听劝,多吃点东西长身体,不然营养跟不上,学习也费劲。”

听着她絮絮叨叨,姜沅笑容也多了起来,连声应是。

“宥川最近怎么样?”她柔声询问,“有醒过来的迹象吗。”

听到这么亲昵的称呼,谢宥川还有些不适应,不过也在等徐姨的回应。

“没有,就跟睡着了似的,这半个月家里来了好几个老大夫,都说很蹊跷。”

徐姨带她进屋,从橱柜里拿出一个黄桃罐头拧开递给她,又拿了个勺子:“也有大夫说他是太疲惫了陷入了深度昏迷,身体没有异样,不会有什么损害。”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

拉着她到沙发上坐下,看着她小口小口吃着罐头,徐姨叹了口气:“这件事他爷爷和爸爸还不知道,你黎华阿姨压力太大了,一个人扛着,还要忙工作。”

谢宥川的父亲目前不在首都军区,谢老爷子年纪又大了,老两口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虞黎华实在不敢说,怕让他们跟着干着急。

“宥川的表哥也托关系找人过来诊治过,都说他没有异样,不应该这样……”

徐姨越说心里越难受,最后沉沉叹了口气,勉强挤出笑容:“你要不要上楼陪陪宥川?要是知道你来了,他肯定会高兴的。”

姜沅说了声好,放下没吃完的黄桃罐头,在徐姨期望的眼神中上了楼。

关于师兄和他的关系,谢宥川早就跟她讲过了,所以姜沅并不意外。

只是他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恢复原位,到底是缺乏了一个什么样的契机呢?

平时再难的题目姜沅都能找到逻辑解出来,可这种怪力乱神的事她却丝毫没有头绪。

轻叩一下门,姜沅这才推门进去。

谢宥川发现自己总是会被她这种细微的举动给触动。

床上的人依旧安静躺着,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想来是徐姨的儿子每天都有帮他换。

走进了还能闻到薄被上有一股淡淡的皂荚味,还有被阳光晒过的蓬松触感。

姜沅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床边驻足了会儿,又去书桌前坐下,拿出之前只翻译了一点的战争论,继续握笔开始写。

房间里只能听到笔尖摩挲纸页的唰唰声,以及摇曳窗外树影的微风声。

她时不时会问一些专业的战术词汇,谢宥川也答了,两人相处许久,已然算是默契。

虞黎华下班回来就听到厨房里有做饭的声响,她随手将公文包放到置物架上,问徐姨:“有人来了?”

外面停放的单车她也看到了,很新,不像是必先的。

“诶!小阿沅过来了,在楼上陪着宥川呢。”徐姨头也没回道。

虞黎华“嗯”了一声,换了双鞋,想了一下还是上楼看看儿子的状况。

上次姜沅来过他就动了一下,这次说不定也有奇迹呢。

刚到门口还没进去,她就听到姜沅在说——

“谢宥川,你很喜欢看军事类的书籍吗。”

“下次我去图书馆帮你找几本吧。”

“你要是能快点醒来该多好呀。”

随后就是一阵轻微的叹息。

虞黎华心口一震,手搭在半掩的门上,许久没有动作。

她鼻子有些发酸。

年少的感情多么纯粹美好,本来应该是天作之合的一对恋人,为什么儿子偏偏会这样。

原本还想劝姜沅几句,让她尽早去过自己的生活,不要把感情寄托在宥川身上,可现在,又说不出口了。

多么纯良重情的孩子啊。

小姑娘千里迢迢独自来首都,她有什么资格去替两个孩子做决定。

虞黎华内心挣扎不已,最后只能无声长叹,悄声下楼。

-“嗯,喜欢。”

-“谢谢。”

-“我尽量。”

谢宥川在脑海里回应姜沅的话,语气冷淡又平静,仿佛那个躺在床上的人并不是他。

姜沅敏锐地察觉到,谢宥川有些不对劲。

目光扫到手里的战争论,又想起之前徐姨提的,他腿受伤的事,姜沅有些明悟了。

对一个军人来说,站不起来并不是最可怕的事,上不了战场才残酷。

姜沅想问问他腿的情况,又觉得现在不合适,还是先想办法等他醒过来再说吧。

直到徐姨在楼下喊吃饭,姜沅才合上本子,将战争论放回书架。

书页中还夹了一张纸条,谢宥川并没有太注意。

到了餐桌前,姜沅先是和虞黎华问好才坐下。

这次虞黎华的态度明显比前两次要缓和多了,看她的目光也带着怜爱。

一向只专注搞研究不喜欢打听别人事的人,头一次破天荒问了姜沅在学校怎么样,是否有什么短缺的东西。

就连徐姨也颇为意外。

她朝姜沅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后欣慰地笑了。

不知道为什么,黎华好像开始拿小阿沅当自家人了。

姜沅要离开时,虞黎华给了她一些吃的,又仔细看了眼她的身量,打算让徐姨去给她做两身衣裳。

拒绝了徐姨要送她的好意,姜沅推着车从院子里出去,往大院门口走。

“姜沅?”沈昭一开始还不太确定,但是近前一看,果然是她。

随即又想到了那天研究所那个穿军装的男人,看了眼她来时的方向:“你家人也住在这里?”

姜沅摇头:“不是,来看一个朋友。”

“哦。”沈昭本来不是话多的性子,但是看到姜沅,就下意识多说了几句,“这么晚了你还要回学校吗,没人送你?”

“你哥哥呢。”

“回部队了。”姜沅见他也骑着单车,好奇问,“你也要出去吗?”

“嗯。”其实他是刚回来,沈安澜周六周日都住校,他自己一个人时间比较自由,和朋友出去玩了一会儿就到现在了。

姜沅下意识看向他的手背,少年也主动抬手:“好了,不用再说谢谢,举手之劳。”

被他无奈的样子逗笑了,姜沅没忍住“扑哧”笑出声。

两人推着单车一起出了家属大院的门,哨兵还挺纳闷,这小子不是刚回来吗,怎么又出去。

真是消停不了一会儿。

沈昭就这么和姜沅并肩平行,他知道姜沅和姐姐在同一个班,也从吴珍珍嘴里听说了,是因为姜沅,姐姐才下定决心学外语,甚至从走读转到了寄宿。

“你外语很好?”沈昭随意找了个话题,不然太尴尬了,有些怪异。

“还好。”姜沅笑着说,“暂时够用。”

“我听珍珍说你的英语也很好。”

“还行吧,可能是因为遗传,基因里多少带点天赋。”沈昭其实也奇怪,为什么他姐学起来就这么困难。

“我妈和舅舅都留过学,所以英语和俄语我都会,我舅舅会的比较多。”他解释道。

因为时期特殊,当年邱映雪并没有刻意培养过儿女学英语,不过前几年外公的事明朗了,舅舅也去了外事部任职,从国外带回来一些外籍书。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这些书籍按规定都是可以带回来的。

他对这些很感兴趣,特别是《地质学的历史》《古生物学教程》这两本,因为是外文原版,舅舅和妈妈又没有时间帮他翻译,只能自己慢慢啃下来。

等看完了,英语也会了。

但他也没有过于张扬,现在知道他会英语的也就家里人和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

有时候他妈也会说,如果让他学外交或者物理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沈昭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就喜欢地质学。

姜沅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啊,那你确实很有天赋。”

快到学校附近了,沈昭也放心下来。

因为之前的事,这一段路晚上都会有公安时不时巡逻,学校保卫科的也会出来转转,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也没机会下手。

正准备找个理由掉头回去的时候,瞥见姜沅看似温和但却不冷不热的表情,他鬼使神差来了一句——

“姜沅,你别误会,我真是顺路。”

也是这时,他才察觉到自己的不妥。

本来是担心她的安危才送一程,但毕竟年纪不小了,又是晚上,很容易被人看到说闲话。

而且他也怕姜沅多想。

姜沅“啊”了一声,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眉眼弯弯道:“我知道,谢谢你啊。”

“沈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