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终于来到了父辈做梦都……

清晨薄雾四起,屋外树梢上透着寒意。

沈柏聿和霍青淮一大早就起床去锻炼了,等跑完两圈回来也才六点半,外面天都还没亮。

“我去锅炉房换一下煤炭。”沈柏聿对霍青淮说。

四合院采用的是热水暖气,在院子里有个小杂物房用来放锅炉和煤炭,昨晚睡着不冷也是因为中途谢宥川半夜起床加了煤。

“行,都还没有起床,要不然晚点再做早饭吧。”霍青淮拿了个扫把开始打扫院子,昨晚风一吹,院子里到处都是枯枝残叶。

他动作很轻,怕吵醒睡觉的长辈们。

“都可以。”沈柏聿随口应了一句。

谢宥川早就醒了,只不过姜沅窝在他怀里,他才没动,只是睁着眼睛瞥了眼窗外。

然后又收回视线,重新闭上眼睛。

姜沅靠在他身上汲取热源,半睡半醒间,含糊不清道:“……以后不许随便吃那些东西了。”

“嗯。”男人随意应了声,将她的腰身揽得更紧,吻了吻她的额头,“还早,继续睡吧。”

姜沅本来不是个赖床的人,也早就习惯了六点半起床,可确实是太累了,眼皮子发沉,再加上男人的低声安抚,又不知不觉沉沉睡了过去。

过了一个小时,她才缓缓睁开眼。

原以为这次醒来谢宥川已经起床了,可抬头时还是对上一双温情的眸子。

他少有这样的时刻,所以姜沅有些愣神,呆呆地看了他许久。

谢宥川任由她打量,温热的大手轻轻地揉着她的腰,缓解酸痛感。

哪怕她这两天吃的稍微多了些,腰身依旧盈盈不堪一握,揉着揉着,他的目光就逐渐变了,愈发暗沉。

姜沅对谢宥川已经十分了解了,察觉到他的变化,瞬间清醒过来。

“该起床了。”从他怀里起来,姜沅不轻不重推了他一下,“马上要除夕了,家里到处都要打扫,还要写对联。”

闻言,谢宥川按了按眉心:“好。”

贴对联和写对联都是个大工程,里里外外这么多门,幸好人多。

写对联可以请老爷子和两位父亲帮忙,贴对联就是他们这些小辈来做了。

谢宥川靠坐在床上,看着女人起床换衣服,缓了一阵,他捞过床头柜上的腕表,不紧不慢戴上。

两人在卫生间一起洗漱完,外面天色已经亮了起来。

家里的菜都储存在院外的水缸里面,水缸里有厚厚的一层冰,这种温度也不容易融化,反而更加结实了。

邱映雪从里面翻找出来一块猪肉,还有一些扇贝和虾,早上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肉丝海鲜面。

家里总共十一个人,还有一条小狗,吃起东西来也很热闹。

就连谢老爷子食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一个人吃了两大碗面。

“上了年纪了少吃点,不容易消化。”谢奶奶在旁边劝道。

谢老爷子吃完最后一口,放下筷子,感慨道:“和小辈在一起吃东西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看着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样子,不自觉就胃口大开了。”

“不然怎么说吃饭要人多。”谢奶奶递过去一块帕子让他擦嘴,看着孙子和孙媳,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

以前还担心孙子的婚事,没想到他竟然能娶到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儿,而且两家门当户对,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谢奶奶对姜沅特别满意,知道她工作忙,也没有催她要孩子,反而和谢宥川说平时生活上的事他要多做一些,不要让孙媳太累。

谢宥川自然是一一应下。

这段时间林青颖和江敛经常来,姜沅和江敛在探索分形几何在物理系统中的普适性,而林青颖则是跟着沈柏聿和霍青淮一起锻炼。

这天谢老爷子正好在书房里写对联,得知要贴对联,林青颖当仁不让,扛着梯子就开始干活。

霍青淮在刷浆糊,沈柏聿将他递过来的对联交给楼梯上的林青颖,笑着问:“怎么想着要锻炼了。”

“备孕啊。”林青颖毫不避讳道,“还有一年我就要毕业了,要是在这一年内生完孩子,毕了业我直接去工作也没什么影响。”

她都提前规划好了,不能让孩子影响工作,到时候忙起来天南海北到处跑,哪里还顾得上孩子。

“那你得让江敛锻炼锻炼。”林白提着两块肉,从院子外面进来,语气真诚道,“男的体质好就容易受孕,而且你还在读书,他身体好你孕期不容易孕反,也不会太影响学业。”

因为林家夫妇帮邱家修缮祖宅,他和林青颖也挺熟的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医生,说话也没有藏着掖着。

“回来了?”沈柏聿接过他手里的肉,“我表妹今年不来首都吗。”

“草安堂过年也不休假,她忙着呢。”林白无奈耸肩,“我是回来陪爸妈过个年,过完年我就要去海城了。”

林白已经在海城工作快一年了,现在两家订了亲,但是婚事还没办,邱望舒的意思是不着急。

他自然是依着她。

听完,沈柏聿点头:“中午留在这里吃饭吧,晚点再回去。”

“行啊,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两人是好兄弟,感情也比旁人深厚些,不然以前沈柏聿也不会托付他照顾家里了。

现在马上又要成一家了,自然是有多随意就多随意。

算起来沈临夫妻俩还是他正儿八经的长辈,要跟着喊一声姑姑姑父。

等两人说完话,林青颖才问:“要怎么锻炼,我让江敛每天跑步?”

“都行,他抽烟喝酒吗,备孕期间这些都要戒了。”林白见沈柏聿提着肉去了厨房,随手扶着梯子,接过霍青淮刷好浆糊的对联伸手拿给她。

“不抽烟也不喝酒。”林青颖都不用别人帮忙看贴的怎么样,她自己在这方面的敏锐度十分高,随手一贴都很对称。

“那没问题。”林白笑呵呵道,“像你们这种优质基因可以多生点孩子,好好培养,以后为数学界和建筑界添点栋梁之材。”

“行啊。”林青颖爽快道,“那以后要是我的孩子想学医……”

“我和望舒亲自教。”林白知道她在开玩笑,还是笑着接茬。

“你要是生得多,一个送去学建筑,一个送去学数学,一个送去学医,一个送去学物理,

一个送去当兵。“林白都替她安排好了,“正好五福临门。”

林青颖摆摆手:“我倒是都行,这得和江敛说。”

他恐怕得天天吃生蚝吧。

虽然每个房间的隔音都不错,但是窗户开了条缝,姜沅和江敛都能听到外面的闲聊。

她笑着问:“你和青颖打算备孕了?”

“嗯。”江敛颔首,“上个月我们去看了一套房子,已经买下来了,过完年打算重新装修一下。”

“她明年要分配工作,等孩子生下来奶奶会过来帮忙带。”

江敛是个孤儿,他说的是林青颖的奶奶。

林穹和凌萱夫妇都很忙,没有空帮女儿女婿带孩子,为了不影响以后的工作,林青颖也想早点生完孩子。

她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奶奶说可以帮忙过来带,老人家也才六十来岁,身体也很好,想为孙辈分担一些。

江敛的想法是到时候再请个保姆,平时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再帮着看一下孩子。

他是在福利院长大的,所以清楚孩子小时候有多难带,老人家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家里装修的设计也不用找别人,林青颖自己就能解决,而且施工队都是熟人。

姜沅的婚房能这么快入住也是因为林青颖帮忙设计的图纸以及她父母找来的施工队。

“挺好的。”姜沅颔首道,“青颖的工作不太轻松,目前在学校里还算稍微空闲一些,以后开始工作就比较难腾出时间了。”

江敛点头,两人继续说课题研究的事。

等吃过午饭,林青颖把自己备孕的想法和姜沅说了,顺便问道:“你和你家军官哥哥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看了眼不远处的男人,林青颖压低了声音:“按照林白的说法,他的质量应该很好吧。”

谢宥川不仅不抽烟,除非过年敬长辈这种必要场合,不然也不会喝酒,而且他是陆军出身,常年锻炼。

每一条都很符合。

“……”姜沅想到男人昨晚并不克制的行为,瞬间觉得腰侧有些隐隐作痛。

“暂时不考虑这个,明年开始我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空闲了。”

她将剥好的瓜子仁倒在林青颖掌心,无奈道:“你先生吧,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按理来说最好的时机是在刚入职研究所的那段时间,不算特别忙,怀孕了也不影响,生完孩子徐姨也会过来帮忙。

可当时她没有这个想法,现在就更加不会想了。

研究所给她晋升职称的事也让她意识到了什么,接下来肯定是另外有任务安排给她的。

“那行。”林青颖吃着东西,含糊不清道,“那我就不等你啦。”

“等孩子出生了必须认你当干妈。”

“好呀。”姜沅笑眯眯颔首,“我会提前给宝宝准备礼物的。”

两个人的话谢宥川和江敛都听见了,后者没什么反应,前者也只是眉梢微挑。

这是三家人在一起过的第二个年,加上姜沅夫妻俩的小家庭都能算是四家人了。

霍青淮和韩巧云的事目前还没有进展,霍惜弱问了两句也没有继续了,孩子大了,可以问,但是不能一直问。

他有自己的主见。

不过霍惜弱还是不由得想起丈夫,她觉得有些事可能要和儿子说清楚,以免他一直活在父母婚姻的阴影之下。

这天晚上,霍惜弱和儿子聊了很多。

“我这么多年不嫁人,并不是惧怕外面的流言蜚语。”

见儿子沉默不语,霍惜弱语气缓和道:“你父亲是一位很好的丈夫,他温柔体贴,也很尊重我,甚至在那种困难处境……还在替我们安排后路。”

“我并不愿意和他离婚,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也因为我一直深爱他。”

“你的父亲,也无时无刻不在爱着我们。我和他的婚姻并不是一场失败的婚姻,只是迫于当时的境况,无可奈何而为之。”

霍惜弱想摸摸儿子的头发,才发现他已经长大了。

无声轻叹后,她收回手:“我知道,你是害怕自己给不了那个姑娘幸福,也怕当时的场景,会再次重现在她身上。”

“可青淮,一切都过去了,你现在这样拖着人家,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要是真的举棋不定,就和姑娘说清楚,不要耽误她。”

霍惜弱微笑地看着儿子:“我相信你能将这件事处理好,但青淮,妈妈更希望你可以拥有把握住幸福的能力。”

霍青淮许久没有说话,身子坐的笔直,偏过头看着窗外的夜色出神。

韩巧云对他的心思,从阿沅登岛探亲那个时候起就很明显,去年他调任到沽海,她也随着调动了。

要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手指无意识紧握成拳,在霍惜弱准备起身回房时,他嗓音低沉道:“明年我带她回来看您。”

霍惜弱愣了一下,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过了一阵,她才回神,眼眶泛着水意。

“好。”她点头,欣慰道,“我也想见见那个孩子。”

而另一边,姜沅也和谢宥川进行了一场谈话。

“青颖在备孕了。”姜沅时刻观察男人的神色,但始终没有什么变动。

“嗯,江敛说了。”谢宥川颔首,“我是那个军官干爸。”

姜沅莫名被他逗笑,这是她第一次见江敛那时,青颖说的。

“你不想要孩子吗。”她眉眼弯弯,笑眯眯问。

“你想要?”谢宥川不答反问道。

“暂时不想。”姜沅看着他起身走到窗边,拉上窗帘,将夜色隔绝在外。

男人的背脊挺拔,很宽阔,看起来也很让人安心。

室内有差不多十八度,他只穿了一件白衬衫,下摆扎进黑西裤内,腰身线条劲瘦。

“那就不要。”他语气平静道。

他从衣柜拿出睡衣扔在床边,不紧不慢摘下腕表,开始解衬衣纽扣。

姜沅不由得失了神。

被她直勾勾看着,谢宥川动作微顿,也不躲避,大大方方任由她看。

反倒是姜沅有些不好意思了,无意间想起好友说的那句他“质量肯定很好”,别过头,看着另外一边。

过了一会儿,她语气温和却笃定道:“可你现在是在勾引我。”

谢宥川挑眉。

“如果这样算,你也天天都在引诱我。”

姜沅没话了。

男人换好睡衣,拉开床头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未拆的安全套。

看到他的动作,姜沅不由得瞳孔一缩。

直到男人又放了回去,她才轻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后腰侧现在还有些疼,可能是有点淤青了。

谢宥川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日日这样,她有些承受不来。

瞥见他意味深长的眼神,姜沅察觉到他又是故意在逗自己,面色微窘,翻过身去懒得再搭理他了。

她的情绪向来不怎么明显,大概是从养成的习惯。

在她有些生闷气的时候,忽然觉得后衣摆被人撩开,男人指腹温热,带着薄茧。

冰凉的膏体轻轻在她后腰痛的地方揉开。

“下次痛不要忍着,说出来,”谢宥川嗓音平缓道,“这样我才知道以后要克制。”

看到她娇嫩的白皙肌肤上,自己留下的淤青,男人漆黑的眸底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以及懊恼。

有时候手劲太大,总是不自觉弄伤她。

以后会多加注意。

“……嗯。”姜沅应了一声,“我知道了,老公。”

谢宥川无声勾唇,手上的动作更加缓和。

等他擦完药,姜沅也睡着了。

去卫生间洗了一下手,谢宥川关了灯,他刚上床,姜沅就下意识朝他怀里挤。

温香软玉在怀,谢宥川却无半点旖旎心思,只是用下巴轻轻蹭了一下她的眉心。

将她背后的被角掖好,谢宥川这才闭上眼睛。

今年又过了一个很热闹的年,姜沅收了不少红包,也没有忘记要提前给青颖的孩子准备礼物。

谢宥川带她去金铺,给她打了一条双层的金项链,说是海城那边的时兴款,可以叠戴。

同时也给林青颖尚未出生的孩子准备了两条纯金的长命锁,这也是怕到时候她如果生了双胎,顾此失彼。

虽然这种几率很小。

林白在回海城前,给姜沅提来了几包温养的草药,还为她把了脉,这是邱望舒的嘱托。

她性子虽冷,但是对这个表妹却极为上心,哪怕是同在海城的堂妹们都没有这个殊荣。

林白把之归结为眼缘。

“参汤的效果不错,还可以继续喝。”林白收回搭在她脉搏上的手。

听到她提前给林青颖的孩子准备了双份出生礼,摇头说:“这种概率应该挺小的,她家没有双胎基因,不过也是有可能,但是不大。”

“反而是你。”林白看着她貌美的脸庞,肉疼道,“要是你怀孕了,很大的几率是双胎,到时候我还得准备双份礼物,以后逢年过节都得给两个红包。”

说着说着,他想到了什么,不由自主瞪大了眼睛:“妹子,你不是在这等着哥吧,故意用这种方式提前提醒我?”

旁边的谢宥川有些意外。

如果不是林白提到这个,他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远在国外的小舅子。

沈昭会时不时给姜沅寄东西,但是和他基本上没什么联系,除了两

人结婚的时候寄了块金刚石原石回来,谢宥川对他就没什么印象了。

如今那块金刚石还在书房里的架子上放着,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弄到的。

姜沅眨了眨眼:“那倒不是,我暂时不会打算要孩子。”

林白也只是逗逗她:“双胎也挺好,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晚点生也可以,你们夫妻俩还年轻,又有自己的工作要忙。”

“不过青颖那姑娘想多生的愿望估计也实现不了,现在提倡计划生育嘛,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

他上次说五福临门也是和林青颖开玩笑而已。

“不过她家这情况生一个也行,反正是跟着她姓,她老公也没意见。”

江敛那个人林白也算是有点浅显的了解了,除了数学和林青颖,别的他都不怎么在意。

姜沅倒是忘了计划生育这件事,估计青颖自己都没注意,看来到时候得和她说一下。

过了年,休完了假,该回部队的又回了部队,姜沅也从闲适的生活中转换到忙碌状态。

过年时间她还借用过虞必先所在的研究所,后续又在自己所在的七九二研究所重新验证过。

在一九八三年二月底,她和江敛共同署名的论文《论分形几何在常见物理系统中的普适规律与量化验证》在物理数学交叉研究期刊上发表。

这一次江敛的署名在她前面,因为他在前期付出了很多精力,姜沅只是后期才开始和他一起研究这个课题。

本来姜沅并不想署名的,她认为自己贡献并不大,可江敛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占便宜的人。

这篇论文也引起了物理界和数学界同行的广泛兴趣,不仅带动了两个学科的交叉发展,还为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有数学家开始注意到物理系统中的分形问题,开发了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近似理论,大大推动了两个学科之间协同发展。

这天,有物理学家正在吃早餐,听到助理说又新出了一篇促进物理和数学共同发展的期刊论文时,忍不住打趣道:“不会这次又有那位小姜同志的名字吧。”

他放下豆浆,拿起桌上的期刊,看到熟悉的论文风格,哑然失笑。

“还真是她啊!”

姜沅的风格其实很好认,用两个词形容就是扎实、严谨。

她的每篇论文这位物理学家都看过,从研究设计到结论推导,逻辑严谨,层层递进。

对实验数据的反复核验还有参考的文献也是精准详实,且在论证过程中,每个观点都有足够的论据支撑,充分证实了她拥有深厚扎实的学术底蕴。

所以在看完了这篇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后,物理学家毫不意外看到了后面她的署名。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前面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物理学家放下期刊,慢悠悠端起豆浆,喝完后又吃了一碗小米粥。

随后他才说:“七九二这个小同志的学术能力很强啊,也难怪她们研究所力荐她短时间内晋升评职称。”

“看来那个国际科研团队的国内领头人非她莫属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五月,期间姜沅一直在实验室。

关于国际科研团队的具体名额还没有确定下来,等真正组建并且开展研究也要下半年了。

与此同时,一架来自洛杉矶的国际航班途径巴黎,落地首都。

梁慧琳和于洋以及周诚终于来到了父辈做梦都想回来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