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陈局,你今天也在?”沈摇还以为今天是张科带队。

好巧不巧还遇到顶头上司在路边吃藕粉,招呼也不好,不招呼也不好。

沈摇微笑。

“嗯。”陈年轻嗯。

呼~

陈局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

要换作张科这种大I人,肯定会让她赶紧来尝尝。

“小姑娘,你的好了,10块钱,这儿扫码。”老板这个点儿生意还不错,也不多话时间招呼她了。

“老板,我的花可以放一下这里吗?”沈摇指了指一旁的空桌子,应该是稍后会摆出来的,这个地方是死角,风不大,沈摇是怕花被吹焉了。

“可以可以,放放放。”老板热忱。

沈摇放下花,想了想,又把耳套摘下来放进包里。

等折回的时候,陈年看了她一眼。

应该是留意到了,但没出声。

一勺热藕粉下肚,唔~

沈摇的满足差不多要溢出一双眼睛了。

陈年嘴角微牵。

“老板,你的藕粉好好~”沈摇忍不住赞叹。

老板很开心,“我在这儿卖了二十年了,好多回头客。”

沈摇想了想,“二十年前,那个时候应该还没地铁站吧?”

沈摇是不怕生的,逢人也能聊上两句。

但和张旻的侃大山又不同。

老板哈哈大笑,“没,那会儿还是公厕呐。”

沈摇:o((⊙﹏⊙))o

陈年终于开口,“老板逗你的。”

嗯?

沈摇看过去,老板前一秒还笑得没边,下一秒就感叹,“那会儿还是个学校,不少孩子呢!上学放学就一窝蜂涌过来,热闹得好。”

沈摇记忆中也有这样的地方,放学之后,背着书包一涌而上。

锅盔,炸串,零食铺……

这些记忆在脑海里鲜活苏醒。

“后来学校迁走了,新学校那边不让摆摊儿了,我就一直留在这里。没成想,这儿建了个地铁站,也热闹了。不少以前的学生还会回来我这儿来,还帮我发到什么书,什么团上,不少人都来这儿吃我们家的藕粉。”

老板说起这些来就很高兴。

难怪这个时间点还有这么些人。

XX书,网红店。

沈摇明白了。

等等,沈摇指尖微微顿了顿。

网红店,XX书,XX团——沈摇想起了某个L10重度用户。

为什么她会在这里遇到陈局?

他不会是专程来这里找网红店觅食的吧?

这个念头很快席卷沈摇脑海。

“风大了,篷子搭起来吧。”陈年淡声开口。

“哟,给忙忘了。”老板刚好忙完这一茬,上前放置篷子。

陈年搭了把手。

老板连声道谢。

篷子一搭,风遮了一半,沈摇忽然觉得暖和多了,也不怕呛风。

沈摇喝着藕粉,听陈局和老板聊天。

正好这会儿闲下来,老板给陈局递烟。

“不用了,谢谢 。”

但老板热忱,陈局温声,“我不抽烟。”

沈摇想起陈局车上没有烟味,而且那天和陈局出了一天外勤,陈局确实没碰过。

又有客人来,而且是拿着手机导航,应该是慕名而来的。

老板又去忙碌起来。

除了藕粉,还有其他小吃,包括热凉粉之类,冬日里,带了说不出的暖意。

“走吧,张旻来了。”陈年的声音提醒了沈摇,沈摇看见张科的车停在路边。

沈摇抱上花束,老板在身后说,“再来啊!”

等上车,沈摇发现张科一改昨天的颓废。

乱哄哄鸡窝头没了,斯文立正,还涂了发胶,就好像,完整得修改了一次边幅……

沈摇刮目相看。

再加上消防栓优先过签的事,现在张科在她这里的形象不仅伟大,还因为发胶而熠熠生辉。

“哟,花选得不错啊~”

让人做了事儿,总要提供情绪价值。

张科游刃有余。

陈年通过后视镜看了花一眼。

“从这儿过去正好十分钟,很近,能赶得上。”张科说完,打左转向灯启动。

沈摇还不知道张科口中的“赶得上”是指什么。

但今天来安城是因为消防栓的专案,沈摇怀里抱着的花束还是给它的。

张科说的安排应该是和消防栓有关。

“怎么这么急?”陈年问起。

陈局一开口,沈摇脑海里再次浮现青铜器鹅毛的模样……

沈摇竖起耳朵听。

张科一面开车,一面道,“流程那边儿我昨天堵着上面走完了,正好报国路消防局那边也回复,他们今天有新兵入营仪式,再等就得半年。我寻思着有没有机会,但人家说不让,这种事儿有流程。我昨晚一顿好说歹说,又拿上面压了人家,这事儿才松口了。今早老滕先送的人过去,我们现在过去正好入营仪式。”

沈摇差不多听明白了。

消防栓的移民是昨天下午张科去堵门口签完的,刚好又遇到报国路消防局新兵入营,张科又堵着人家特批录取,人家拿他没办法,所以,刚走完移民流程的消防栓,今天就要正式新兵入营报国路消防局了!

所以陈局才会说这么急。

沈摇想起上次在医疗科见到消防栓时,它激动得表达想留下,不想遣返,它想留下来继续做消防栓时的场景。

它自己肯定也没想到,虽然不是消防栓,却是报国路一名正式的消防员。

这在它心里肯定是特别的意义。

昨天收到张科的微信,陪苏好好吃完粉后,她又回了局里一趟。

她还没有正式工作证,不能在外面调出和查阅系统内的资料。

今天要来安城,她昨晚想看看消防栓的资料。

虽然张科和丁主任的对话,她能猜到大致的来龙去脉。

但在档案记录里,看到瞿决明出现的那一段时起,她心里说不出的震撼。

也终于明白“留下来”和“继续做消防栓”的意义。

——如果重新冶炼,我还能是消防栓吗?

——是不是我不重要,是跟消防栓就行。

——求你了,丁主任,只要我还是消防栓就行,我只能做消防栓!

当时看完档案记录,沈摇的眼睛还不争气得红了很久。

特移局的工作其实最开始想象的天差地别,大不同。

但她好像渐渐习惯,也喜欢起了这份工作。

从这里开始……

这根消防栓能留下,丁主任和张科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但真正听到移民后的消防栓是做一名报国路消防局的消防官兵时,沈摇都能想象它的激动和憧憬。

其实特移局从上到下,都透着那么一股,与庄严和流程化不相冲突的人情味。

*

报国路消防局门口,张旻依旧是“同志你好,特移局有任务,辛苦了辛苦了~”

沈摇也知道了,工作证没有下来之前,出外勤一定要带好工牌。

简单寒暄之后,消防局有领导出来应接。

张科迎上,“黄局,这是我们特移局陈局,这是小沈。”

双方礼尚往来,沈摇从善如流,“黄局好。”

“里面马上开始了,陈局,这边。”黄局邀请。

消防局的工作人员在前面指引,陈年同黄局走在一处。

张科和沈摇跟在后面。

这还是沈摇第一次到消防局里面来。

万家灯火,是这里的细心守护,全力以赴,才有了城市灯火的祥和与平安。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护身符”。

血肉之躯铸成的护身符。

“报国路消防局下属消防支队,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营仪式现在开始……”

张科同陈局和黄局一起,老滕指了指那谁的位置。

沈摇刚才在车上就留意到张科已经换了称呼——“今早老滕先送的人过去”

沈摇也顺着老滕告诉的位置,在第二排,第三列看到了它。

当时在医疗科沈摇就在想,如果过签,这根消防栓会是什么样子?

而映入眼帘的,是在队伍中站得笔直**,回答的声音铿锵有力,虽然只有十八九岁,目光中却透着坚毅,果敢,又有些稚气和羞涩的男孩子。

和沈摇想象中的有些不同,但又让人觉得,这才是他真正应该的模样。

“瞿木全!”

“到!”

瞿木全……

是用了瞿决明的姓,因为瞿决明是他的家人。

这一条,应当一直在它心底。

木全,就是栓字。

代表的它自己。

他会承载瞿决明和战友的信仰一起走下去。

但他同时又开启了一段属于他自己的旅程。

在这里,他会重新拥有战友和家人,去守护他的信仰和使命。

沈摇忽然觉得,这一切应该就是最好的安排。

这应该是她见证完结的第一个专案。

她应该永远都不会忘记。

“立正!”

“欢迎各位加入报国路消防局下属消防支队,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消防支队正式一员。希望大家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随着仪式结束,现场的老兵和莅临的家属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也有老兵上前拥抱新兵,也有新兵和新兵之间的相互拥抱。

“花……”张旻小声提醒。

哦,对,沈摇反应过来。

现场也有家属在给新兵献花。

沈摇代表特移局的几个人上前并不突兀。

几个老兵围着瞿木全说话,瞿木全有些拘谨,但更多的是天真与开心。

“木全。”沈摇唤了声。

人群中,瞿木全回头,眼中惊喜,“是你!”

沈摇上前,将花束给他,“恭喜你。”

刚才人多,没有看到他们,现在才看到沈摇身后的陈局,张科,还有老滕。

陈局颔首致意。

张科指尖放在眉梢,做一个向前的鼓励动作。

老滕也再次露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瞿木全眼眶忽然红了。

身边的战友有拍拍他肩膀,宽慰的;也有揽着他肩头,说哭鼻子怎么做消防员的;还有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叫他小鬼头的。

瞿木全又哭又笑,像极了终于回家的少年。

“走了沈摇。”是张科的声音。

沈摇回头,见陈局和黄局一面聊着天,一面往外去。

“这家伙竟然哭鼻子了!”张科感叹。

老滕戳穿,“你不也眼红了吗?”

张科恼火,“你哪只眼睛看到的?”

又开始了,沈摇忍不住低头笑笑。

吵吵闹闹,鸡飞狗跳,有时候也像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等到上车,张旻系好安全带,“收工~吃什么去!”

老滕压根儿就没想过搭理他。

沈摇再次听到青铜器鹅毛的声音,平静温和说道,“中山脆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