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走着瞧是不可能走着瞧的,这位总统先生也只能放放狠话,实际上,什么也不敢做。

他竞选的时候放下狠话,说要带漂亮国用最快的速度赶上东夏,可结果刚出来,东夏那边就给他送上一份“大礼”。

东夏的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建成功了!

在知道东夏先ITER一步建造示范堆消息的时候,包括漂亮国在内的大部分ITER成员国都有点尴尬。

他们花了几十年、投资数百亿欧元,注意,是欧元,而不是漂亮国货币!多国合作共同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迄今为止,都还没有落地!原计划2025年建成的项目,又推迟到二零三几年才能建成。

原本大家的进度都差不多,就算有进展彼此之间也不会相差太远,当然或许每个国家都藏了一些压箱底的东西不会拿出来分享,但这些东西也在研发中,没有看到什么成果。所以,总体来说,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没有很大。

这种情况下大家还可以一起摆摆烂,浪费一下经费,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可偏偏,他们这些成员国之间硬是出了一个“另类”!

多稀奇呐!

没错,就是东夏!

可恶的东夏!

所有人都慢慢磨洋工,就你能?硬要凸显自己!可气煞人也!

先是放弃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的成就,大张旗鼓说要转向研究仿星器。

一开始,总统对此不屑一顾,毕竟如果有这么好研究,他们的研究也不会止步于此。

其他ITER成员国也认为东夏这是走了一步臭棋。

不过,可没有人这么好心去提醒东夏,东夏走错了一步,他们才能看笑话嘛。

几乎所有成员国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看东夏接下来怎么走。

但东夏的发展却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改弦易辙三年不到,自研的羲和仿星器就成功了,并且首次运行磁约束时间就超过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千秒,将以秒钟计时的记录成功换成以分钟计时!

这个时候漂亮国虽然震惊,但还勉强可以保持平静,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托卡马克,还是仿星器,都只是“实验工具”,点火也只是一种实验性质的点火,距离可控核聚变真正落地还有很长时间。

哪怕漂亮国现在依旧卡在磁约束时间上,托卡马克和仿星器都攻克不了难关,但随着NS方程的通解出来,他们也可以请教数学家,研究一下把这个通解用在实用领域。

就算暂时找不到可以合作的数学家也没关系,大可以走一步看一步,慢慢研究,只要有进展,这些经费就不算浪费。

就连总统也知道,他提出来的一些要求是为难科研人员,一些口号也只是口号。

他心里门清,这些科研项目并不是他说什么时候出成果就能出成果的。

要是没有东夏,总统对目前漂亮国的进展很满意。

但偏偏有东夏的存在,显得他们的进展不值一提。

又偏偏,东夏不会给他们“慢慢来”的时间。

羲和仿星器再次实验突破了之前的磁约束时间记录,又创新高;之后,东夏便马不停蹄通过了建造示范堆的计划。

总统原以为这么精密的示范堆不可能这么快建成,少说也要一年半载,到那时,他们的研究也会有新的进展。

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

几个月的时间,东夏竟然就把这么复杂的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建造成功了!

并且,据CIA的最新情报,东夏很有可能在近期进行初次点点火试验!

点火!!!

这意味着什么!

总统先生不敢多想,他甚至真的有一瞬间开始考虑辞职的可能性,直接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下一任总统。

他面无表情地翻了翻CIA费了特别大的劲得到的情报,越看越不爽。

这一条情报来之不易。

要知道,自从东夏羲和仿星器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之后,东夏境内就搞了一个全民反间谍行动,闹得沸沸扬扬,力度空前大。

更重要的是,还真的端掉一个漂亮国在东夏潜伏很久的情报组织,还把他们培养了很久的主持人抓了,要不是中情局的人撤退快,可能最后一点力量都要被抽掉。

想到这里,总统就很生气,这些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让他们想办法靠近和接触简昀,这群蠢货竟然蠢到把自己给暴露了!

这下好了,漂亮国现在获取东夏的情报非常困难,残留下来的情报人员都是边缘的人员,这件事一出,这些边缘情报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东夏的情报,他们只能忍。

不这样做压根得不到新的情报,明面上和能源、核物理工程沾边的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现在都变得滑不溜秋,不管是开国际会议,还是学术交流会,这些人都不会透露情报给他们。

这次能拿到“东夏示范堆择日点火”的情报,他们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不仅答应了剩下的情报人员的要求,还动用了最隐秘的渠道,最后结合东夏官方发出来的报告,交叉对比,拼凑出这个消息。

可即便如此,他们得到的也是“择日点火”这样模糊的消息,至于什么时候点火,东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上到底掌握了多少技术,这些他们都不清楚。

你说,这样怎么和他们走着瞧?

总统先生觉得心很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上任期间,东夏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能源方面,更是一骑绝尘。

锂硫电池的大力发展,直接把漂亮国的几家公司挤出东夏市场,不但丢掉了市场份额,还被东夏反过来侵占了漂亮国的市场,便是他们怎么提高关税都无济于事。

因为东夏找到了新的材料,据说这个材料成本非常低廉,又有新的处理方式,将廉价的材料变成可用的锂硫电池。

便是漂亮国提高关税,他们也不会亏。

而如今,东夏又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建成,可比锂硫电池更碍眼!

总统先生无法想象,如果东夏真的让可控核聚变落点,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这会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那到时候,漂亮国还能保持现在的地位吗?

这个念头在总统先生脑海中一闪即逝,他却不敢往深了想,生怕越想越憋屈。

他坐在椅子里,竟然有点喘不过气来。

但,无论如何,漂亮国都不能再放任东夏继续做大!不能眼睁睁看着东夏一跃而上,超过他们成为霸主。

既然他们追上对方需要一点时间,那……

那就想办法绊住对方的脚步!

总统先生沉思片刻,很快召集了其他官员和中情局高层开始商量对策……

……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另一边,《伟业》剧组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前述提及《伟业》不管是编剧还是拍摄团队的阵容都非常强大,实际上,参演的演员也能称得上豪华。

有数十年如一日钻研演技,提升实力的老戏骨;也有手里握着各种演技奖项的大影帝影后;还有炙手可热,流量与实力兼具,非常出名的中生代演员;再加上一些近几年在影视圈崭露头角的新生代演员,和前段时间惹了争议的OZ7男团。

很多剧组求而不得的演员就这样聚集在一个剧组里,完全算得上是梦幻剧组。

而且,因为影片的特殊性质,这些演员都特别听话,导演说什么他们就怎么做。

乍一看是不是觉得没有问题了?这么多大牌演员聚在一起,一定能达到1+1>2的效果?

不,完全不!

问题恰好出在这些大演员上了!

这些演员在影视圈浸淫许久,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自学的野路子,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范式。虽不至于演什么都像自己,但表演方式带着一种“定式”,像是习惯的小动作,习惯的小表情,和眼神。

对熟悉他们的观众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稳定发挥”,在这种集体叙事为主,凸显群像的献礼片里,这种范式反而成为一种桎梏。

并不能达成1+1>2的效果,甚至还有点1+1<2的意思。

这里面有些老戏骨的气场太强,也就只有影帝影后能接得住戏,他们也不是有意为之,所以也不能怪他们。

可这毕竟是群像戏,不是凸显谁塑造谁的大男主戏,应该要做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高光,不能随随便便利用演技把别人压下去,也不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被别人压下去。

为了这个,剧组停摆过好几次。

“cut!”

安导揉了揉眉心,盯着监视器里刚刚拍完的画面,忍不住摇头。

这是今天不知道第多少次的ng,和上一次一样,这一次停在了同样的地方。

一位老戏骨忍不住了,苦笑道:“安导,你不能只喊停,但不告诉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都定几遍了还卡在这里呢……”

另一位演员附和道:“对啊对啊,安导,我们这一段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你把问题说出来,我们等一下,调整一下再拍可能会更好一点。”

好几个演员都这么说,安导叹了一口气:“你们的心态不对,先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你们找一下感觉吧。”

一些演员们不一定有这么长的时间耗在剧组,再加上拍摄完毕之后,虽然用不着怎么审核,但是还要做后期的剪辑,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他们的拍摄任务就比较紧。

导演团队商量过后决定分组拍摄,一组拍摄中年演员他们的剧本,也就是在研究所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另一组则拍摄青年演员的剧本,按照时间顺序,从最开始拍摄。

安导负责的正是中年演员他们的拍摄。

要说轻松,那肯定是比重新调教演员要轻松很多,那些演员他们的演技都很娴熟,对剧本也有自己的理解,一些细节都能处理得很到位。哪怕编剧老师临时飞页,对台词或者场景进行调整,他们也能很快接住,不至于出现大问题。

但要说问题吧,那也还是有的,并且还是很大的问题。

他们现在拍摄的内容是在研究所里的一次争吵,正是这次争吵让他们这个小团队分成不同的道路。

为了拍摄出这一段的氛围,安导用了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这种方式的容错率比较低,很考验演员的配合和他们的演技。

按理说,在场的演员那都是实力派,这种情节对他们来说没有难度。

因为他们的个人戏都拍得很好,眼神和细节非常棒。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到群像戏,哪哪都对直接变成了哪哪都不对。

这几个演员不太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戏外的安导看了两遍,已经发现了最主要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演员的个人特质都太明显了。不管是谁都觉得自己这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坚持按自己的演法和理解去演,然后遇见冲突了,谁也不服谁,都想把对方给压下去,于是开始疯狂飙戏。

飙戏本来是好的,很多经典的场面就是演员拍摄过程中对手演员迸发出了火花,开始飙戏,把情绪和氛围推到极致,他们演得酣畅淋漓,观众也看得热血沸腾。

可问题是,《伟业》剧组里这几个祖宗飙戏不是出于“想要把角色演好、戏拍好”的目的,而是单纯的想要把对方给压下去。

这能不出问题吗?

这样别说名场面了,不崩都是好事。

见这些演员还是有点不理解,安导先去吸烟区默默抽了一根烟,缓解了一下情绪之后,他才重新回到拍摄的地方,干脆让大家来看:“来来来你们过来看一下,你们看一下自己演的什么东西,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几个演员面面相觑,最后才慢慢走到监视器面前,凑过去看他们刚刚拍摄的画面。

十几分钟后,所有演员的表情都有点难看,默默把头低下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把他们自己吓了一跳。

看他们这样,安导就知道他们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他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你们都不是第一天演戏,可你们现在拍出来的画面,比你们第一天演戏拍出来的都要差,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你们先好好想想吧,你们的角色是教授、专家,是科研人员,不是娱乐圈的红毯走秀,不需要你们互相争锋,争奇斗艳,需要的是你们合作把这一场戏演好,把角色的魅力表现出来。”

说完他们之后,导演再一个一个点评他们的表现。

“陆承海,你问题最大,你没有意识到你演的是颜教授,这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面对伙伴们的分歧,即使他难过也不应该沉溺其中,你放大了他难过的部分,选择性忽视了他的坚毅本色,完全脱离了人物设定。给你半个小时,你好好想想该怎么演。”

“还有你,你问题也大,你确实和你的朋友有分歧,但这种分歧是正常的,是学术道路上的分歧,不是人生的分歧。离开了学术,你们还是朋友啊!你怎么演的和要一刀两断和朋友绝交一样的?”

“你,你演的是科学家,我再重申一遍,你们演的是英雄,可你看看你演成什么样了,这一段里你的戏份不多,我们可以好好看着,不用时时刻刻一定要表现自己,一定要出现在镜头前啊!”

“……”

“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你们回去自己好好想想吧,你们是成熟的演员,这种话本来不应该我说,但我还是要说,你们演的时候,有考虑过角色吗?有考虑过设定吗?不要玷污自己扮演的角色啊!不要让角色背后的英雄失望啊!”

这话有点重了,一说出口,全场都有些安静。

他们这个咖位的演员,其实已经很少收到说他们演技不行,演的不是角色而是自己的评价,也很少再像现在这样被导演指着鼻子骂了。

“半个小时后再继续,希望到时候你们已经调整好了。”

安导深吸一口气,把空间和时间留给这些演员,转身离开了现场。

留下现场的演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都有点苦涩。

陆承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寻思着这样也不行,干脆主动道:“抱歉,这一段是我状态不好,耽误了大家的拍摄进程,这段结束之后,我做个东,咱找个机会出去搓一顿,联络联络感情。”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气氛总算没有那么尴尬。

接着,饰演和“颜绍清教授”有分歧的教授的演员也开口,他从小助理那里摸出一包烟,给大家发了一根:“我也有问题,导演说的对,我确实存了想把陆哥压下去的心思,这是我的问题。所以不应该是陆哥你做东,我来做东吧,刚好给大家赔罪。”

“不不不,我也有问题,我太急于表现……”

“有问题的是我才对……”

几个演员争先恐后的把问题揽在自己身上,但不得不说这么一来,几人之间的气氛和谐了一点。

互相揽责任的事情过去之后,几个人还是要想想怎么才能拍好这段。于是接着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对角色和这场戏的理解,互相学习,互相磨合。

交谈的声音不断从门口冒出,安导有点不放心过来看他们的反应,站在门外就听见了门里的声音,他侧耳听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才对嘛,这不是他们争夺镜头的地方。

这边没问题之后,安导抬手看了一下时间,还有一点时间让他们捋一下情绪调整一下状态,那不如,他现在去隔壁看看吧!

隔壁,也就是青年演员这一组在同步拍摄。

主要负责拍摄这一组的导演孙导的表情是越来越开心,心情也越来越好。

不为别的,就是他发现OZ7这个男团里七个成员的表现也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差劲嘛!一个个长得又帅,态度又好,性格也很认真,天赋也行,他稍微点拨一下,他们就会快速调整过来,不会犯之前的错误。

这样一来,你说孙导能不开心吗?

他拍摄的时候,要不是怕收音收到自己跑调的歌声,他可是要一边哼歌一边拍的呢!

但他拍摄的时候,表情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他们现在是在研究所的背景,所以拍摄的是青年演员归国之后的沉寂期,先是分开拍摄每个人在这个阶段做的事情,之后再收到祖国的任命,颜教授走马上任,亲自去邀请一起留学的小伙伴,从零开始组建团队。

现在刚好拍摄到颜教授把所有小伙伴都请了过来,第一次汇合场景。

孙导看着监视器里显示的画面可欣慰了。

OZ7几个刚刚接触拍摄的年轻人,除了章文钰稍微有点演技可言之外,其他人甚至都用不上“演技”两个字,他们的表现自然也没有中年演员那一组的流畅,有时候还会出现忘词、笑场、习惯性追随镜头等错误,但孙导也不会这么苛责他们。

对孙导来说,他们好教,也不好教。

说他们好教,是因为他们之前没有系统接触过演戏,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那自然是孙导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不用担心理念冲突。

再加上,这几个年轻人的天赋还不错,平时也够努力,这一段时间的拍摄下来,他们比起之前的卡壳已经进步了很多。

说不好教呢,毕竟是初学者,身上的硬伤还是有的。

就拿现在这个镜头里的画面来说,都这么久了,他们还是会忘记自己在拍戏,时不时追随镜头,和镜头对上眼。

不过孙导已经很满足了,而且比起演技,他更看重几个人的态度。

这些态度让他在拍摄他们分开的个人戏时,虽然需要调整的内容多,但他也很乐意。

而到了几个人合在一起,那都用不着他调整,他们七人一会面,不自然的表现也自然了,眼神流露出的感情也真实了,动作也变得顺畅了,气氛更是和谐得不行。

而且,可能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拍戏,每个人都把剧本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还做了很多笔记。

孙导听说他们甚至还去拜访过这些教授的后人,从亲属的角度重新了解历史课本里的人物,知道了很多细节。

他们对孙导的指导也非常感谢和用心倾听,结合了导演的教导和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演绎出来的人物虽然有点青涩,但这点青涩恰好符合人物的设定。

“停!”孙导的眼神从镜头里移到镜头外,笑着看现场“几位教授”的互动,乐呵呵喊了停,“这一段很好,简昀你们几个的表现很不错,接下来我们休息十分钟,然后继续拍摄下一段!”

这边刚说完停,孙导就看见晃悠过来的安导,他挑了挑眉:“老安,你怎么有空过来我们这边看啊?”

安导来了有一会儿了,不过看见他们在拍摄,他也没有走过去打扰他们,而是站在外面看,一看就看入神了。

听到孙导喊停,又喊他的名字后,他才回过神来,走到孙导面前,和他一起看监视器里的画面。

看完后,更加出神了。

安导脑海里不可避免地拿这组和他那组演员的表现做对比,从演技上来看,毫无疑问,中年演员完胜青年演员组,但其他的呢……他不敢说。

摆在他面前的两组画面,一组是技巧纯熟的“演”,一组是稚嫩真诚的“活”。

安导有些沉默。

他不知道哪一组会更好,但是他知道,如果他是观众,他更喜欢看“活”的这组。

孙导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嗯?老安,你来我这是干嘛来了?怎么这么沉默,难道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没有看出来?”

那不能吧,他觉得这一段互动挺有意思,挺鲜活的啊。

安导默默摇头,开口竟有些苦涩:“……没有不好的,他们表现得很好,老孙你教的很不错,比我会教演员。”

听见安导这么说,孙导心里就有底了,多多少少猜出来他为什么郁闷,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拍了拍安导的肩膀:“哈哈哈,我应该懂了你要说什么!那几个影帝影后难伺候吧?”

“……”安导不说话。

但是他不说话就已经是回答了,孙导冲他挤眉弄眼:“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他们几个没打起来吧?”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打起来?”安导问。

“这还用说吗?”孙导笑道,“他们都是影帝影后,骄傲着呢,哪怕在剧组里给陆承海作配,估计也想着怎么压下去,怎么抢戏呢。而且,这种演员很难教,他们的表演方式都固定了,最多只能微调,真要呈现出我们导演心里想象的画面,很难的。”

孙导的话一点也没错!

还真是现在遇见的困境,之前还好一点,但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之后,无言的战争就开始了。

安导越想越苦,他也太难了。

孙导见状,连忙安慰:“不过,他们的演技是有的,都是实力派,还是分得清楚轻重缓急,老安你多说他们两句,别管他们在外面是这个影帝那个影后,在剧组里那就是普通的演员,你想说就说。说几句之后,他们自然知道什么反应才是正常的,也才是你想看到的。”

安导点点头,他确实是这么做的,而且也初步看到了成果,至于最后表现出来是什么样的,还要后续再看看。

不过,他现在不想说这些事,转而看向休息过程中也没有闲着的简昀他们,对孙导说:“你教他们也很辛苦吧,教导初学者难度还是挺大的,也不容易。”

其实不怎么辛苦,但是孙导当然不会这么说,反而顺着接话:“是啊,挺辛苦的,他们身上有很多‘职业病’都要掰过来……”

聊着聊着,知道孙导也不容易之后,安导的心情平复了很多,也能好好说话了。

他问:“我们拍了这么久了,是不是该做一些宣传了?”

当时有很多争议,他们是提前官宣,开机仪式之后就开始正式拍摄,也没有发布几个主要演员的定妆照。

现在网上的热度已经有点降下去了,他们这个剧组是不会出现“路透”的,所以得想个其他的办法宣传一下,定妆照就是一个办法。

孙导想了想,点头:“嗯,确实,我看最近除了粉丝没有什么人在讨论,也确实要维持一下热度了……”

两人一拍即合,在和在另一个地方拍摄的吴导电话商量过后,就决定发布《伟业》的定妆照。

重新点燃了有点下降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