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臣,还是养鹤达人?
达,通达,透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精通养鹤的人才。
若是普通的养鹤高手也就罢了,偏偏弘德帝外号鹤仙,又自称元鹤真人,这廖世言还是个“佞臣”,他们这些心眼子多的控制不住延伸脑洞,这个养鹤,养的是哪一个“鹤”?
【提问:什么样的人能当佞臣?】
“溜须拍马的!”
“逢君之恶的!”
“小人。”
“口才要好,道德要低。”
宫人:“天幕在教导辨别佞臣的方法。”
吴使:“出现奸臣了?”
宫人:……
【首先要有上进心,没有往上爬的上进心,又怎么有勇气做一个佞臣呢?】
【其次要有毅力,肯吃苦,肯时刻充实自己,脑袋瓜子也得聪明。
没有一点能力,又怎么能讨得君主喜欢呢?毕竟,哪怕是昏君,也不代表没有见识。】
“这课堂,对吗?”
确定天幕下,没有人往歪了学?
塔娜疑惑地看着慎侯,“爹你这是……”
慎侯:“嘘,我学习呢。”
赵王:……倒也不必,九弟他看脸。
【眼力见也得有,不然没法正确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可不好。】
【最后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门路,再厉害,没有人推荐,没有门路,连门都进不去,要当佞臣都没机会!】
【恰好,廖世言完美符合这些条件。】
“六哥有个鹤园,天幕之前也说先讲六哥,因为能串联起来,所以会不会和鹤园有关?”鲁王大胆推测,获得了楚王一个死亡凝视。
而天幕,也马上给出了答案:
【廖世言,原名廖四,出身楚王府鹤园,从小就在鹤园跟着亲爹养鹤,先得楚王看中,赐名廖世言,后得楚王举荐,随侍帝侧。】
“怎么又和你有关?”元泰帝看向老六,就不能消停点?这可是佞臣!
楚王也委屈啊,“关我什么事儿,我那鹤园保不准是给谁做嫁衣呢!”
老九在还是宁王的时候,都跑他鹤园里好几回了,分明就是眼馋他的宝贝仙鹤,如今当太子了,更是装都不装了,让他好好养,一副已经是他的了的模样,天幕中的弘德帝能改掉这德行?
朝臣却是实打实松了口气,原来是养的是真的鹤鸟啊,一个养鹤鸟的,就算是佞臣,在明君手底下,能佞到哪儿去?顶多晚年折腾一下臣子,那也与他们这些老臣无关,妥了!
【我们都知道楚王在吃食方面给鹤仙背了不少锅,但其实不止这方面。
鹤仙修道,修道之人大多喜好鹤,鹤仙也一样。
在鹤仙早年,还是宁王的时期的日记里,就好几次写楚王鹤园里的鹤长得美,想拐回家,可惜成本太高,手头紧,只得放弃。】
楚王:我就知道是这样。
鹤园里,负责养鹤的伙计都看向廖大河,他们这里唯一一个姓廖的。
“廖四?怕不是大河你的四儿子吧?”廖大河现在膝下立住了的两个儿子,就是廖大廖二这样简单的名字。
“这哪儿能说得准,就算是我四儿子,现在也没影儿。”廖大河看得开,也不趁机显摆张扬,其他人也就不好说什么,只能等着天幕,看天幕还能透露什么来。
【登基后又忙于国事,也为了名声,终究有所顾忌,顶多趁着关心兄弟的时候,去鹤园与鹤鸟们亲近一番,私下还为此补贴楚王不少。】
晋王发出锐评:“吃喝玩乐是你喜欢的,鹤园最开始也是你自己养的,最后九弟为了名声给你补贴只让你背锅,你确定是你背锅了?”
“头顶有个人监督进度和成绩,那能一样吗?”
“那六哥不若让弟弟来背锅?”周王准备竞争上岗。
楚王:?
“你在户部被刺激了?这也要争?”
【廖世言自出生就在鹤园长大,因为弘德帝会去鹤园看鹤,还特意给鹤园提拔为皇宫上林苑规格,于是鹤园成了鹤苑,伺候鹤的鹤监也成了热门岗位。】
“该庆幸你没给鹤也封官。”元泰帝叹气。
楚王不知想到了什么:“难说。”
姜衡:“怎么就难说了?我肯定有数的。”
又不是钱多烧得慌,六哥园子的鹤,可都是极品!一个个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些还濒危,可不得好生对待,他都是为了生态!
【在这样的氛围下,廖四身为鹤监廖大河的儿子,也算是天大的机会摆在眼前了,从小就跟着亲爹学习养鹤,与鹤一起长大。
懂点事儿了,野心也起来了,听闻弘德帝对修道感兴趣,在保证养鹤方面功课不落下的情况下,又自学道家典籍,主打一个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到现在,也只能说明人家上进,还不至于就奸佞了吧。”
朝堂上有人暗戳戳准备学习,民间想学一学的只会更多,讨论声只会更热烈。
“笨呐,这不是还没入君王的眼吗?”
也有家长顺势教育孩子:“佞臣的前提也是要有能力的,你看人家小小年纪就懂得上进了,你倒是学一学啊!”
二代:“我真学会了当佞臣,您到时候别不高兴!”
家长:“那你学吧。”
人天幕都说了,得有门路,我们家有门路吗?还佞臣。
【弘德三十五年,广宁侯任左相,前左相曹严乞骸骨。】
“真是一个十分巧妙的时间啊~”楚王已经想开了,并且开始调侃真正的当事人。
姜衡说什么都不对,只能安静看着天幕。
【此时的朝堂没有了一板一眼的曹御史,徒弟也被带出来了,弘德帝还钓鱼执法了一阵子,打击了一波奸佞,但要阿婆主说,这些人比起廖世言,还是有些逊色了。】
宫人也没法了,反正上面也给了准话,不涉及先进技术,都不用藏着捏着:“奸臣要跳出来了。”
【双九重阳,也是帝王寿诞,这不就巧了吗?九月清气上升,重阳本就有登高纳吉的习俗,弘德帝晚年还修道,重阳肯定是要重视的。
百官跟随弘德帝一起登山祈福,到山上后,百官齐贺弘德帝万寿,而就在百官贺万岁之际,两只仙鹤嘴衔茱萸,驾云而来,落弘德帝身前,振玉羽而临霞。】
王克王子亨一改之前的轻松写意,虽然他是世家出身,但因为太子对世家的不喜,他为了家族,其实担任了一部分佞臣的工作,就如同黄河孔夫子那一次,太子就是让他干的,一旦出了差错,也是他背锅。
所以,此刻竟有些庆幸,庆幸和这个廖世言,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这个廖世言,太过狡诈了,针对一个晚年精神状态不妙,又沉迷修道的皇帝,这一招无异于是给皇帝带去“祥瑞”,还是活的祥瑞,别人复刻不来的祥瑞!
差点就被人抢了位置。
东宫,蒯谌同样倒吸一口冷气,这人,恐怖如斯。
“扶光,他看不起你,你刚当左相没多久,奸臣就跳出来了,这是打你的脸啊!”
赵阳赵扶光抱着万斐抓不到的狸猫,狠狠吸了一口,这才舒爽道:“那是祥瑞,弘德帝说是忠臣,那就是忠臣。”
蒯谌:?
“你被人夺舍了?”
赵阳一脸坦荡,“难道不是吗?”
忠臣佞臣,完全看君主怎么用而已,再多的忠臣,君主无能也是白搭,而君主有道,奸臣又能损害得了国本?
“就像你,把你放出去,你就是大大的忠臣。”
蒯谌早知赵阳脑子灵活转得快,可此刻他才是彻底明悟了,他这种搞阴谋的,和搞阳谋的,天生关注点就不一样。
但当下的重点是,“我要被外放了?高丽还是安南?”
“还不确定,看公主去哪儿。”不过扶光觉得,大概率是安南吧,高丽用不了这么折腾,扔出去两个炸弹。
鹤园:
“仙鹤能吃茱萸吗?就不担心误用?”
“但是鹤园……鹤苑的鹤都是有记录的,肯定没人敢乱来,所以他怎么训练的?”
他们都看向廖大河。
廖大河也不知道啊,他又不是当佞臣的儿子。
他要是能理解佞臣的思路,他还用在这儿?
【一般而言,盛世中,总是要出现几次祥瑞的。
而鹤仙虽然修道,却不像其他帝王一样在意这些。
可现在是晚年他沉迷修道的时候,还是双九重阳他生辰这天,由弘德帝最爱的仙鹤亲自带来的祥瑞。】
【弘德帝大喜,加封两只仙鹤为“御鹤”,又令楚王找到养鹤之人,授六品承直郎,次日面君。从无品阶鹤监,一跃为六品承直郎,虽是散官,却也算得上一步升天了!
对了,这个楚王不是楚王姜徵,而是他儿子,也就是二代楚王,廖世言也是被二代楚王给看中的。】
楚王不说话了,第二代楚王了,也就是他已经没了,笑不出来了。
所以是被自己儿子看中,被自己儿子赐名的对吧?合着他还给亲儿子背了小半天的锅?那阿婆主也不早早解释清楚,还嫌他的背不够弯吗?
左相却道:“弘德陛下眼明心亮,陛下尽可无忧矣。”
元泰帝因为天幕佞臣而升起的忧虑也瞬间没了,也笑道:“无忧无忧,朕何时忧矣!”
听听天幕说得什么,御鹤,也就一个名头,什么待遇根本没有说,又直接让新楚王找到人,次日面君,摆明了知道这鹤的行为是人为训练出来的。
而京中有鹤苑的,或者说,能清楚知道他行程,并提早训练的,除了第二代楚王,还能有谁?
至于为何之前的楚王不这样……
那自然是因为老楚王不需要这样,也懒得这样。
而弘德帝看明白了,但仍旧给养鹤者授官,这便是接受了这个礼,让年轻的楚王勿忧。廖世言这个养鹤的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廖世言自己的本事了。
【不出所料,廖世言不止养鹤的专业素质过硬,还能说会道,又懂得道家经典,弘德帝这下是真的惊喜了,当即授官从七品中书舍人,别看从七品比六品承直郎低,却不是散官,还是天子近臣,且不是绣衣卫这种酷吏的让人惧怕的官职。】
元泰帝笑容又凝固了,虽然知道弘德晚年朝廷有些乱,但没大问题,但是,当初是谁阻止他给安南使臣封官的?双标是吧?
弘德帝:安南是外臣,不一样!
【且廖世言现在对比其他官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能时刻面君。
故而,纵使流程有那么点不对,廖世言也并没有举人,进士等功名,但是百官们,明面上还是给足了面子,并不会与之交恶。】
“我们这些商人都知道不轻易得罪人,那些官员怎么可能不知道。”
“你说,现在养鹤,有搞头吗?”
“难。”
“怎么说?”
“人家亲爹还在呢。”
能看你带坏人家孩子?
【廖世言吸取了之前那些奸臣的经验,并不去试探弘德帝的底线,甚至连朝堂上的事都尽量不去干涉,主打一个全力让老板高兴就好。】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啊。”
【越是如此,弘德帝对廖世言越是满意,不到一年,廖世言身上的散官就生成了四品中议大夫,还在京城有了四进的院子,往廖世言身边凑的人,也越来越多,廖世言也终于开始收钱了。】
来了。
天幕下,众人都知道,重点来了。
【廖世言和之前一样,并不去直接干预朝堂上的官职升迁,甚至少有在弘德帝面前说起官员。
但是有商人因为他,成为了皇家供应商之一,有世家子因为他,献上的礼物得了圣心,有官员因为他的一句提示,斗到了政敌……】
“这还不算干政?”
但大梁君臣,包括被中译中一一翻译的使团,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弘德帝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那世家子送对礼的圣心怎么来的?
皇帝,也是要有钱的嘛!不在局中,都是精英,谁还看不懂了?
不过,就算在局中,能看清,又能如何?错都是奸臣的错,与陛下有何干系?陛下都是被蒙蔽的!
【当然,这其实都算自古以来佞臣的基操了,没什么可说的,廖世言之所以能够出名,一个是弘德朝的佞臣少,尤其是高质量的,更少,所以才把廖世言给凸显了出来。
另一个就是,廖世言最出名的一件事了。】
【弘德帝在廖世言的蛊惑之下,扩建鹤苑,鹤苑在之后一度成为诸多野生鹤鸟的临时栖息地。弘德帝在这上面所用的费用,甚至超过了给自己修的陵寝。
说起这个,若非百官和数位丞相在位时期一致坚持,鹤仙甚至不打算修陵寝,想直接薄葬,把朝臣给吓坏了。
所以,这个鹤苑的钱,大多其实是挪用的给鹤仙修陵寝的钱,谁挪用的呢?鹤仙自己:)
以至于鹤仙虽然功绩无双,但陵寝是大梁历代皇帝中,最为朴素的。】
天幕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薄……薄葬?皇帝薄葬?”
“把自己修陵寝的钱给修鹤苑,这……”
“弘德帝怕真是仙鹤转世哦,不然解释不通。”
民间的方向,又一次彻底歪了。
而朝犊角授堂:
元泰帝与一众大臣哪里还有什么镇定自若,“你你你……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陵寝啊!那是帝陵啊!
古人视死如生,弘德帝这一举动,和为了一群鹤不要命了有什么区别?
“奸臣!奸臣!”
哪怕明知是弘德帝自己抽风,一个养鹤的鹤监做不到如此地步,但是除了骂奸臣,他们难道还能和陛下一样骂太子吗?
还不如与君王传绯闻呢!
楚王等一众兄弟姐妹人都傻了,早知道太子有时候不顾世俗,可你这也太癫了……
姜衡努力维持着镇定,强行泰然自若道:“我是要飞升的,陵寝花那么多民力物力作甚?”
太医一个个握紧了药箱,时刻准备冲上去。
对于元泰君臣而言,天幕再没有什么能令他们震惊的了……吧?
【不止如此,明旨下发,封丹顶鹤为国鸟,并勒令所有对外的外藩语言体系中,均采用丹顶鹤的直接音译,不容有异。】
“国鸟……”
晋王一个跨步娴熟地扶住元泰帝,“国鸟……你咋不封你自己为国师呢……”
真把自己当仙鹤转世了啊?要不然,为何下这种奇奇怪怪的圣旨?那可是圣旨,不是草稿纸。
姜衡哪里能说得清,只能说:“我能让外藩都听话。”
说丹顶鹤不能乱音译,那就不能,丹顶鹤就是本土鸟,与其他国家没有一点干系。
元泰君臣顿时不说话了,一个名头而已,小事,小事。除了陵寝还值得讨论,其他都是小事!
抛开所有不正常的来说,汉人自古以来,本就是崇鹤的,国鸟嘛,太正常了!
只要不挪用帝陵费用扩建那什么鹤苑……
“太医,给父皇看看!”
同时,廖大河这个做父亲的,已经快晕过去了,偏偏身体素质好,根本晕不过去,坑爹呢!
【以为这样就完了?关键是人家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后,还能让弘德帝替他考虑后路,弘德帝驾崩那年,廖世言也才四十多,官场上大好的年龄呢。】
什么意思?意思是这样的佞臣,还寿终正寝了不成?
【在预感到自己寿命无多的时候,弘德帝便先一步将廖世言撸成了白身,又转头把他放到了魏王府做一个从九品的养老的教授。
魏王得弘德帝喜爱单独封王,又是鲁王长孙。鲁王看似一辈子富贵闲人,可许多零碎却关键的东西都在鲁王手里。
弘德帝此举,摆明了是让鲁王和魏王一老一少两个亲王关照廖世言,廖世言这要是都还不能寿终正寝,鲁王和魏王也干脆脑门撞豆腐撞死得了。】
“所以以后宪宗染上了养兽鸟之类的爱好,锅还真在太子身上?”
楚王还记得当初太子把锅扔给老十,老十又扔给他呢,总算是把锅给甩回去了!
姜衡:……天幕不爱他了,不用说得这么详细的:)
【在此业绩之上,廖世言一跃成为大梁最强佞臣,大梁上下四百年,无人能望其项背,后世佞臣,更是尊其为祖师爷,这是何等的幸佞之能啊!膜拜,必须膜拜!】
仅仅是大梁的最强佞臣吗?大梁士绅权贵,都还没回神呢。
【不单单是佞臣界的祖师爷,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家养鹤,能把鹤养成国鸟,在养鹤界,人家也是出了名的祖师爷!就问你们服不服?】
服了啊,谁敢不服啊!阿婆主你快闭嘴吧,能不能快点结束这一期?他们心脏受不了了!陛下都还捂着脑袋头疼呢!
【跟廖祖师比起来,其他名人榜上的名人,不得不说,都太常规了一些,感觉谁放在廖祖师之后,都会显得单薄。】
是啊,谁有他独树一帜啊,所以快翻篇吧求求了!
百姓能吃瓜,朝臣是真的在心里跪下了。
或许是他们想法太过强烈,阿婆主终于放过了他们,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