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作者:南怀瑾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欢第论》等著作中的修炼法。为纠正讹传误修,恰生养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南怀瑾
    本书详细地记述了南怀瑾先生随从袁焕仙老先生学禅、悟道的真实经历,同时也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维摩精舍袁焕仙老先生其他许多门人的修学问答的生动过程。
  • 作者:南怀瑾
    本书内容: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间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 作者:南怀瑾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物?人的心灵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炼养生能否延年益寿?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出现的神秘学也莫不是以此为主题展开的。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作者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收录有关的专论和序跋。
  • 作者:南怀瑾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们今日研究《经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这样才会得益。
  • 作者:南怀瑾
    本书内容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是人人都需要一种学问。最重要的是,本书会使你豁然开朗,智慧大增。
  • 作者:南怀瑾
    本书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 作者:南怀瑾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方面的各种资料。本书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
  • 作者:南怀瑾
    公元一九八三年寒假期间。十方丛林书院学生摒息诸缘,入禅堂精进用功,南师怀公亲为督导,并授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众等如饮醍醐。诸方闻讯,咸盼共餐法味,遂辑录以公同好。(编者)附:且说三际托空——禅宗的观心法门(节)
  • 作者:南怀瑾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的《易经》的讲记。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词,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点。
  • 作者:南怀瑾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 作者:南怀瑾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 作者:南怀瑾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自1980年问世以来,作者又根据自己的体认做了多次修订,现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老古1994年第6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三崇
    【追妻火葬场】在逃小公主x新贵执拗狂1、夜里,梁韵被他圈在怀里,想替自己问个清楚,你把我留在身边,是爱我,还是因为我乖巧懂事?他声音沉沉,就在她耳边,勾着一丝不明意味的笑打量她:乖巧?刚刚接吻时,让你张嘴,为什么咬我。梁韵:......她问的是这事儿吗!!沈澜汀之于梁韵,是她的一见钟情,也是她的见色起意,她为了得到他,可谓用了不少心思,当初以为可以先得到他的人,再徐徐图之他的心,结婚第三年,她才认输,这人确实没有心。2、京都上流圈里人尽皆知,沈澜汀其人素来阴冷狠厉,冷心冷肺,是清冷的山间白雪,也是望而却步的崖边翠松,是多少女人的求而不得。这样的人,却让来路不明的梁韵尝了甜。梁韵爱他人尽皆知,却在一个雨夜里,留下离婚协议,不告而别,继而转身变成了东城梁家离家出走多年的小公主。一向自认为能掌控一切的沈澜汀为了找她翻天覆地,用尽人脉,再次出现在她的身边时,他将她堵在走廊尽头,疯魔如厮:骗我?连身份都是假的,你口中的爱,是不是也是假的?梁韵笑了笑,不甚在意,待他似陌生人:沈先生,离婚的事情请和我的律师谈,有什么条件,尽管提。预收文《星星入怀》1.许知宜再次见到宋野,是在年度盛典的舞台。彼时他是颁奖嘉宾,她是奖项获得者,两人在摄像机下,礼貌疏离,确实不熟。但还是有眼尖的网友,看到画面音外,宋野明明和许知宜说了什么。确实说了,宋野当时问她:难得见你一次,家里电卡放哪了?2.宋野是最年轻的双料影帝,算得上是这个年龄段的顶级电影咖,按说一档小综艺是请不到这样级别的人物的,偏偏他还就答应了。一众MC初次见面,互相寒暄,轮到许知宜,她本着两人不熟的宗旨,礼貌问好:宋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宋野懒洋洋回她:之前不是见过,许老师忘了?许知宜:......就,不是说好的,一律装不熟吗?镜头背后,有当红小生敲许知宜的房门,表白的话直直扔出来。一门之隔后,宋野被许知宜压在门上,小手盖在他的唇上小声叮嘱:嘘,宋老师千万别出声啊……宋野勾唇笑,将她的手拉下来捏在掌心,俯身贴近,在她耳边轻轻问:这样呢行吗?许知宜:……??综艺过半,他连装都懒得装了。网友吃瓜:看吧,我就说,年度盛典上他绝对和她说悄悄话了!
  • 作者:龙耳东
    沉稳、仁慈、顾全大局、文治武功卓著的大唐太子李建成,被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一箭射死……李世民踩着同胞兄弟的尸体,胁逼父皇退位,登上了皇帝宝座。李世民自知以弟杀兄是不义,以子逼父是不孝,以臣谋君是不忠,血洗两宫是不仁的行为无论从儒家道德还是从法家观念来看,都是很难自圆其说的。为了不被后人唾骂,他便责令当朝史官们编纂歪曲、掩盖历史真相的大唐史书,把自己打扮成圣明之君。然而,墨写的谎言,难以掩盖那血腥的事实。真相就在史卷那前后矛盾欲盖弥彰的字里行间……龙耳东编著的历史小说《大唐太子李建成》根据宋朝范祖禹、明末清初王夫之,近代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以及当今世界知名史学家牛致功、胡戟、胡如雷等人的历史研究成果,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通过李建成短暂而悲剧的人生,告诉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生的一些惊心动魄的事件,无不令您感慨万千,气荡回肠!掩卷深思!受益良多……
  • 作者:默默脸滚键盘
    洛澜:我从娘胎里出来就有病,活不长。 五皇子:我被毒侵入五脏六腑,活不长。 洛澜:我打小就没人疼没人爱也没人管。 五皇子:我娘死的早没人爱我也没人管。 洛澜:我在原剧情中就活了一句话。 五皇子:我在原剧情中就活了几章。 洛澜and五皇子:我太难了。 被骗被整过的众人:呸!两夫妻都不要脸! .......... 默默自己的预收,大家动一下发财的小手手收藏一哈子的嘛 重生后我拐了死对头: 祁月穿书之后,为了回去兢兢业业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可是最后她却发现自己回不去了! 是否选择回到十年前:是/yes。 你倒是给老子一个选择的空间啊! 强制回到十年前的祁月,决定不再扮演小弟,她要揭竿起义做自己! 看着她上辈子的死对头现如今还是一派纯良的样子,祁月顿时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 洛笙:我将天下拱手送给你,你怎么能想着离开我 推荐非常可爱的基友的文文: 《男神在我梦里总沙雕》by杏仁有点苦-男女主本无缘,全靠男主盛世美颜。 《七零再婚女知青》by弦语-养娃高考致富忙 《综艺界的锦鲤女神》by一只小凉凉-穿越在综艺界蹦跶的小日子 《我的AI执政官》by丰盛幻觉-最美人机恋 《装病娇真的太难了》by大尖椒-伪病娇真气弱受X真病娇主角攻 《网游之暴力奶了解一下?》by鹿热热-穿书后我沉迷游戏
  • 作者:晨曦水
    云轩重生灵界成为一名五行灵根的底层炼体修士,没天赋没资质的他,突破筑基都是一种奢望,然而天意难测,一个能够穿梭灵界和下界的罗盘彻底改变了他的未来。下界灵气稀薄,传承断代,珍贵符箓,丹药,法器成为了稀缺品,不要紧,我这里有来自灵界的精品法器,符箓,法器大甩卖,只要你付的起灵石,要什么应有尽有。天娇弟子快到碗里来,你想要什么修炼资源,应有尽有。看云轩凭借灵界的修仙体系优势,在下界组建势力,收拢天骄,扩大自己的商业市场,在灵界凭借下界赚来的灵石,获得更多的珍贵秘笈,不知不觉间已经形成了横跨多个位面的强大商行,云轩也在往返位面的过程中,逐步登顶大道巅峰。凡人流,不圣母,杀伐果断,位面穿梭。
  • 作者:林达
    《林达系列:扫起落叶好过冬》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觉到思想的力量。
  • 作者:蓝眼怪鱼
    要是只拼食欲的话,我可不会输给任何人!华夏顶级老饕游乐因为贪食一口顶级金枪鱼的脳肉而葬身在大西洋上。本以为就这样下地狱的他却意外穿越到美食的俘虏中的世界。就这样,一个老饕进化成为一个不断寻找美食的贪吃厨师,发誓要从人间界一路吃到美食界!
  • 作者:陈忠实
    梆子井村的梆子老太死了。头天祭灵,二天入殓盖棺,三天下土埋葬,这是目下乡村里贫富皆宜的丧葬仪程。这样照例一来,梆子老太刚一倒头,活人们趁着尸骨未冷,臂腿未僵,紧张地给死者洗脸洗手剃额剪指甲,穿戴起早已置备停当的老衣。在儿女们一阵高过一阵的悲恸的哭声中,安置起灵堂。用半生的小米做成的倒头饭献上了,意在死者吃饱之后,有劲走向阴世漫长的道路;彩纸扎成的童男童女已经侍立在灵堂两侧,准备给刚刚踏入冥国地界的梆子老太引路;招之即至的阴阳先生掐毕时辰,写过亡期纸牌(相当于讣告),又把一幅白纸对联贴到街门门框上……屋院里外,紫香缭绕,蜡烛明灭,焚燃阴纸的黑色纸灰在院里飘落,弥漫起悲怆的丧葬气氛来了。
  • 作者:你的雕鸽
    【本文将于2.6入v,v后日九起步,期待支持~】刚接手了店面时,孟商原以为以后要走的是勤奋致富路。直到第一位顾客走进店里——一个浑身透着书卷气的古装中年男人。从此以后,孟商的店里除了扶墙到来又扶墙离开的食客以外,又多了许多奇怪的人。【元启三年】【童话来客】【猎杀时代】【神秘疾病】【世上无仙】【呼救的原住民】(以上内容先后顺序随机)【小剧场】开业第一天,餐馆早早的就迎来了第一位食客。穿着古装的男人选了个顺眼的空位,理理衣襟、端正坐下,然后将手里的折扇放到一边,非常自然地招了招手。小二!先上壶好茶!孟商一边在心里吐槽这位客人的称呼,一边带着勉强称不上简陋的菜单和一壶免费的红枣茶,走到他身边。客人您好,这是本店特色枣茶,这是菜单。将手里的两样东西放到了桌面上,孟商挂起营业微笑。没想到那中年人却睁大了眼:世上竟有如此剔透的琉璃壶?!此物从何而来?!孟商看了看批发价一百块九个的玻璃壶:……这菜单又是为何这般栩栩如生?!孟商又看了看菜单上确实十分写实的菜品照片:……小二!你们这菜价几何?孟商:……那么大的数字标价你没看到吗?不对劲,这十分不对劲孟商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人。衣服,看上去质量挺好,不是常见的布料。发型,一丝不苟板板正正,似乎还是真发而不是假发套凹出来的。就连合起来的扇子,扇骨看上去也隐隐透着紫色,看起来很是不凡。反正看起来半点都不像是学校汉服社或者cosplay社团的风格。她心中隐约升起了一丝不太妙的预感。这位先生,冒昧问一下,今年是哪一年?元启三年啊!孟商和中年人面面相觑,互相打量着,心里不由得升起了同一个想法——现在这情况,他们俩,到底是谁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