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与小说家

论小说与小说家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最新更新后记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听这个站在文学前沿的女人讲笛福、谈奥斯汀一个从未进过学校、博览全书的文学天才一个从小就跟文学泰斗共处一室的文学传承者一个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用文字和才情支撑生命的坚强灵魂她——用作家的眼睛看名家杰作用女人的心灵识人间百态《伍尔夫读书笔记》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故称为读书笔记。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简·奥斯丁、《简·爱》与《呼啸山庄》、现代文学随笔等文学评论性文章。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一部作者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幅中央落下一笔,终于画出了多年萦回心头的幻象,从而超越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全书并无起伏跌宕的情节,内容分三个部分,依次为:窗;时光流逝;灯塔。最主要的人物拉姆齐夫人后来死去,其实际活动仅限于小说的前半部分。关于她的一系列描述,是以作者本人的母亲为生活原型的,而拉姆齐先生则有作者父亲的影子。此外,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莉丽・布里斯科。表面上看,莉丽语言寥寥,其主要行为主要是为拉姆齐夫人作画,但该人物的思想活动相当活跃,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并为小说结构安排了潜在的双重线索和复合层次。……莉丽这个人物既在这部小说世界之中,又在它之外;拉姆齐一家的经历是第一层次的故事,莉丽所体现的‘艺术―生命’主要是第二层次的故事,是包裹在小说外面的又一部小说。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卫夫人》描写了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全书以主人公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为枢纽,突出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及习惯势力的大医师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时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让读者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特色,并以其一天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的艺术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同时还告诉人们,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是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们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本书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顾名思义,小说的主角是一条叫弗勒希的狗。但这是一条很有来头的狗,他的主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传奇女子,《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作者布朗宁夫人。弗勒希出身后不久,就由米特福德小姐送给了当时的巴雷特小姐即后来的布朗宁夫人,从相互抵触到形影不离,从遭歹徒绑架到跟随夫人与布朗宁先生私奔意大利,最后寿终正寝。作者以简洁幽默的笔法,借着给狗立传,从侧面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她的性格,她与诗人布朗宁不平凡的爱情,他俩秘密结婚后私奔,在阳光国度意大利度过的愉快的婚姻生活。同时,作者还以狗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等,给这部小品似的作品,增添了令人回味的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天泽时若
    3155年,名为百年静默的异常现象席卷了整个世界,伴随出现的,还有各种奇怪的副本,以及拥有不同能力的玩家。一百年后,异常现象逐渐消退,那些副本跟能力却被保留了下来。*3796年,荒芜区。程亭羽在镜子前睁开了右眼。一行行类似于文字说明的信息在她的镜中倒影边飞速闪过。【姓名:程亭羽】【能力:[*不稳定*][*解析错误*][*无法显示*]】【状态:[*不稳定*]】【冷却期:0】*副本大概率会在人类聚集之地出现;副本出现概率与当前区域混乱程度正相关;副本出现概率与特定区域内滞留时间正相关;玩家被副本捕获概率高于非玩家;进入过副本并成功攻破副本的人,除非主动进入副本,一段时间内可不遭遇副本捕获;——by《人类日常生存守则第8749版》;*阅读指南#冒险向无限流##背景纯架空##有金手指##一切设定为剧情服务,作者拥有最终解释权##文明阅读么么哒#
  • 作者:王戈多
    楚风穿越大楚王朝,沦为当朝人皇第六子。贵为皇子。本以为此生逍遥快活,锦衣玉食。但,没想到,当个皇子,也是地狱级难度。九子夺嫡,贵胄打压,父皇猜忌,后妃离心,敌国入侵,妖魔横行………………朕,举世皆敌。朕,虽远必诛!…………
  • 作者:鲤戏猫
    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到寂静优美的小山村,做个优哉游哉的小农民。开山路,种好菜,建新村,城里务工往家奔。山间野趣多,萌宠还不少。修修仙,种种田,赚赚钱,夕阳醉美晚霞间。
  • 作者:九灯和善
    我是一个作者,我为自己代言!我寥寥几笔便是一个春秋。再牛逼的人物,也不过一个龙套。
  • 作者:千山踏歌
    身为十八岁花季少年的苏夜穿越了,但每次穿越后的身体都会附赠一个小崽子可惜苏夜是一个最讨厌熊孩子的中二! 于是他非常冷酷无情地甩手奔向了星辰大海! 然后他留下的小崽子们,最后都成了大BOSS。 苏夜(冷笑):看什么看,难道这还是我的锅?
  • 作者:嘻哈宝贝
    她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心期待少女童话般的美梦,一次无心之过,得到惩罚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吻!而后又被卷入了一个阴谋旋涡之中,从被绑架到跟踪。一次次命运的交汇,是恶魔的召唤还是天使的诱惑……
  • 作者:百变小妖怪
    大魔神罗睺勾结天魔邪天入侵盘古宇宙,三界浩劫,生灵涂炭。洪钧,女娲震怒,率领神宫众神大战天魔邪天终将其斩首。天魔邪天麾下一百零八位大魔神死伤过半,并逃回天魔祖地,一场大劫才终于平息,史称天魔浩劫。其后八百万年后,在一方小世界诞生了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叫戚刑天,他在经历一番奇遇后终成为了天魔祖地的新主人。戚刑天成为新魔
  • 作者:苏童
    在这本书里,以死作为结局的人物太多了。他们的青春还来不及打开,就匆匆地走向生命的终点。也许,苏童认为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过去时代阳光的寒冷。与注重少年内心感爱的描摹的余华相比,一向以意象优美见长的苏童,更愿意借助一个个独立的形象,来实现自己已经实现或来不及实现的理想。据了解:苏童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很难有过激的行动。但我知道,在一个类似城乡结合部的地方,苏童一定同我一样,经常为贫困、寒酸、愚昧的气息所困扰,脱身乏术,久而久之,竟迷恋起这股古怪而独特的味道来,以至于成年之后,在相对封闭、相对纯洁以至于相对单调的环境中,人竟会怀念起那些贫寒颓败的岁月。城北地带的气候暂时是凉爽的,但谁都知道雨季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下那么多的雨又有什么用?雨季一过炎热的夏天又将来临,年复一年,炎热的令人烦躁的夏天总是会来临的。70年代那么多颓败而迷人的风景又有什么用?南方老街的坏小子们是不屑一顾的。他们需要的是高超的武艺,是征服美丽的女子,是要在街上称王称霸,是轰轰烈烈地奔赴死亡之约。要那么多的经历有什么用?花儿刚刚开放的时候最鲜艳,早放的花朵尽情呼吸吧!城北地带,飘荡多少花样年华?于是,在《城北地带》中,人们不再为死亡而震惊,而是为那些那个年代特有的场景和细节所打动。比如,达生和叙德到双塔镇寻找武师不遇,达生的自行车坏了,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比如,美琪在临河的家门前剪螺蛳,胸口挂的一把钥匙迷人地晃动;又比如小拐被人欺负时,姐姐锦红挺身而出时那泼辣的模样;当然,还有叙德与金兰乘火车远去时从车上掉下的钥匙和达生为了准时到达群殴现场时所带的双猫牌闹钟。就是这些小东西让人不断地想起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时代,又爱又恨的地方。那个让人在现实中早已逃离、在回忆中却不断返回的所在。苏童,人们欣赏你凭吊匮乏时代的姿态,为内心而写作的人快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