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捡漏成功

老人听完陈凡的话后,明显有些被说动了。

“你再加点,再加点我就卖给你。”

“就一百万!”

陈凡坚定地看着老人,这个时候如果加价反而是不明智的行为。

这次加价了,就会让人觉得自己急切想要这个瓷壶。

那面前的这个老人肯定还会趁机抬价。

到那时候,你是加还是不加?

所以陈凡宁可不要这个东西,也绝对不会往上加价。

看老人还在犹豫,陈凡叹了一口气。

“老先生,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刚才这几位先生已经说了,这个瓷壶最多值五十万。”

“我是真心喜欢,才加价到了一百万。你看我这么年轻,能拿出一百万已经相当吃力了。”

“如果你不愿意出手那就算了。”

说罢,陈凡便转身离去,心里默念“一,二…”

“小伙子你等等!”

果然!

陈凡心中大喜,但依旧挎着个脸转过身来,“怎么了?还有事吗?”

“小伙子,一百万,不接受赊账!你现在转给我,这瓷壶就是你的了!”

陈凡点了点头,随后磨磨唧唧的开始“凑钱”,嘴里面还念念叨叨。

“金陵银行十万,邮政银行十五万……”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陈凡才凑够了一百万,转到了老人的卡里。

老人看着卡里的余额,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将手中的瓷壶交给了陈凡。

待老人离开后,众人围到陈凡跟前唏嘘不已。

本来想着能宰一顿陈胖子带来的肥羊,没想到这肥羊居然自己把自己送了出去!

“小伙子啊!你说说你,东拼西凑出来的一百万,就这么没了!这可是个假货啊!”

“对啊!我看着都心疼!你要买也买我的嘛,我这个瓷碗也才卖十万块钱而已!而且还是西周的!”

陈凡瞥了一眼,去你妈西周的,明明就是上周的!

陈胖子也一样一脸的惋惜,“兄弟,你这一百万花的是真不值啊!”

“这么多人都鉴定了这是假的,你还买他干嘛呢?”

还没走远的老人听到众人这么说,心里面暗暗窃喜!

这个瓷壶是他花一万块钱在地摊上收的,转手就卖出了一百万的天价!真是捡了大漏!

想到这里,老人害怕陈凡反悔,头也不回的快速离去。

陈凡见老人溜了,于是直接站在了桌子上环顾众人。

“各位!”

陈凡抬高了声音,“这个瓷壶有谁想要吗?一千五百万便宜卖了!”

“一千五百万?!你也得了失心疯吗?”

“合着我们的话你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啊!这是假货!赝品!怎么可能价值一千五百万呢?”

“赶紧下来赶紧下来!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陈胖子看到陈凡这反常的举动,也是一脸疑惑,“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呵呵,胖哥,这东西是真品!而且是真品壶王啊!”

“壶王?哈哈哈!”众人一听陈凡这么说,不禁大笑起来,“我看你年纪轻轻,倒是比那老头还会吹牛!”

“我看这瓷壶是有些邪气在里面的,要不然怎么两任主人都疯了呢!?”

金老也笑的停不下来,“小伙子,快下来吧!别丢人现眼了!”

“如果这个是真的,我能看不出来吗?如果真如你所说,这个是壶王,那我愿意出一千五百万买下他!哦不,我出两千万!”

陈凡双眼一亮,“此话当真?”

“我金老向来一个吐沫一个钉!但是你要给大家证明这是真品才行!假的我可不要!”

金老心里面根本不在乎这个赌局。

开玩笑,老夫纵横古玩界的时候,你小子还是一个蝌蚪呢!

要资历没资历,要阅历没阅历,你拿什么跟我斗?

陈凡意味深长的看了金老一眼,好家伙啊!没想到自己只是随便跟胖哥逛一逛,还让我遇到了一只肥羊!

“可以!”

陈凡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开玩笑,这可是大慈善家给自己送钱的啊!

“不过,如果你要是说不出来的话,那你要向所有人道歉,虚心接受前辈们的指教。”

金老倚老卖老的说道。

“呵呵,就凭你的眼界还想指教我?!无非就是比我早生几年,比我早死几年罢了!”

陈凡最看不惯的就是倚老卖老之徒,毫不犹豫的回怼。

这一番话狂傲无比,又引起了众人的不满,甚至连一旁的陈胖子都意外的看了陈凡一眼。

陈凡没有理会众人,随手将瓷壶放在了桌子上,指着壶腹那奔鹿的位置。

“这里的缺陷,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了吧?金老,你是不是就因为这里才断定这个瓷壶是赝品呢?”

“当然!”

金老不屑的说道,“釉面都已经被侵蚀剥落,这对于任何瓷器来说都是致命的缺陷,而且它的把手太过于纤细,所以必定是假的!”

“呵呵,那可不一定。”

陈凡笑了笑,“长沙窑大家都很了解,那么我问问,谁知道长沙窑的全部历史呢?”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

“竟然没有一个人通晓吗?”陈凡失望的看了一眼众人。

“我来说!”金老站了出来,“长沙窑以色彩鲜艳,工艺精美著称……”

听完金老的话,陈凡忍不住给他鼓了鼓掌。

看样子这个金老并不是徒有其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金老说的很对,但实际上,在长沙窑早期的时候,是以粗狂成名的!”

陈凡环顾众人一眼,提高了嗓音,“在他们早期的作品中,由于工艺并不成熟,所以制造了一批样品。”

“这些用于改进工艺的样品,彩画存在釉面剥落的现象。而且在彩画的交笔处,釉面更加浑厚,在入窑烧制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形成气泡。”

“气泡破裂后,就形成了釉面上的裂纹!”

“而在埋藏的过程中,地下水、泥浆、空气都很容易渗入裂缝之中,这也就导致了釉面剥落!”

陈凡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众人听后都沉默不语。

经陈凡这么提醒,金老才想起来长沙窑确实有这么一段历史!

由于后期的作品太过于精美,并且前期的作品又太少,所以很多人都忘记了还有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