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定会站在皇上身后,好好欣赏他们惊诧的表情的。
徐全在外面自顾自的畅想。
而屋里,则是另一幅情形。
坐在桌案前,谢临书一份份奏折认真的看。
对于现如今南渊国上发生的很多事,因为时间的问题,他前世了解的并不多。
现在看着那个部分呈上来的折子。
谢临书恍然发现,很多几年后出现的问题,早在这时候就已经浮现了前兆。
他心中微震,显然没想到看一次奏折会有这样的收获。
谢临书最擅长的。
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快速的适应现状,而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因此,在夜楼宸初时没有发现奏折中出现的问题后,谢临书一句话,及其阴晦地将他的注意吸引到问题本源上。
朝臣们上来的奏折,有很多时候都是重复交叉的。
谢临书点出来的问题,夜楼宸之前不是没有看到。
但是那时候他只当是寻常。
然而,现在经由谢临书看完复述出来,他才骤然意识到问题。
他诧异地看向谢临书,发现他的神情和之前没有丝毫的变化,像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收回了视线,夜楼宸直接打断谢临书,挑了一些点子去问他的看法。
谢临书垂眸搁下笔,低下来的薄薄眼皮,遮住了眼睛里的得逞。
“回皇上,……”
谢临书不卑不亢,说一半留一半。
给足了夜楼宸想要的试探结果,又恰好不会显得智多近妖,惹人忌惮。
偏偏夜楼宸就吃这一套,不仅没觉得谢临书如何,反而更加确信了今后要好好培养他。
而这一培养,时间就过了月余。
夜云墨的伤已经养得差不多了。
时隔多日,他再次上朝,却没料到会在当天,见到从皇子院里出来的夜云贤。
“呵,多日不见,九弟别来无恙啊。”
“哪里,不过是比皇兄好一些罢了。”
两人一见面,其中的针锋相对就昭然若揭。
两个最有实力的皇子争来斗去,朝臣们都没有说话。
先前稍微平复下来的波涌,此刻又重新翻动了起来。
整个早朝,上得大多数人心神不宁。
然而,让人更紧张的事情还在后面。
在所有人都开始在各种政策方向上背刺对头的时候。
刑部尚书突然站了出来,极为严肃悲痛地上奏:
“皇上——
近日京中亡徒出没,不论白日夜间多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血腥。
至今京中已有多位官员被害,且被迫害的官员品阶也在不断增加。
而此次参与其中的所有官员衙吏,都在事后遭到了凶手的报复。
依刑部幸存官员推论来看,这些凶手绝对不止一个且武力高强……臣恳请皇上能派出金吾卫相助!”
所有听到刑部尚书上奏的人都停了下来,纷纷露出惊惶神色。
京中每日发生的事多了去了,这些事官员们不会件件关注。
之前确实听到一些凶杀案的风声,但当时被害的人都是一些小书吏那种身份的人,他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已经过去有阵子了,没想到凶手还没有找到,甚至已经发展到往上残害的地步。
生命一旦受到威胁,这些人也顾不得政见相对,纷纷站出来向夜楼宸请奏:
“恳请皇上派出金吾卫协助查案,找出真凶。”
“……”
众人人心惶惶,夜楼宸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京中安危实乃大重!”他沉声道,目光在
“但金吾卫一向以服命巡察为本职,查证断案还需才思敏捷之人去办,眼下刑部查案的官员被害,诸位可有推荐之人顶替?”
“这……”大臣们左看看右看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能上朝的官员,职位都是中上居多。
在这样的位置待久了,反而更不愿意冒险。
即便真有人有心查案,一听说凶手会报复回来,也不得不为了身家性命和家中人的安危顾忌一二,一时之间竟没有人站出来。
夜楼宸面色冷静,漠然地看着他们前后反差的态度,视线一转,落在了站在朝臣前排的几个皇子身上。
“五皇子,九皇子听召——”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夜楼宸直接点出了夜云墨和夜云贤。
他二人皆是微睁大眼睛,对视一眼站了出列:“儿臣听令。”
“今着你二人协同统领左右金吾卫,前去刑部追查凶手一案,十天之内务必查出真凶。”夜楼宸沉吟一声,轻飘飘问道:“你二人可能胜任?”
夜云墨:“……”
夜云贤:“……”
众大臣:“……”
一般这种专挑官员报复的人都对上位者有很深的仇怨。
小小的官吏都能激起他们的愤怒,更不用说这皇室出来的皇子了。
而十天……
像这种的案子,一个月的时间怕也是不够。
这下子,不管是站夜云墨还是夜云贤的官员都在心里急得不行。
皇上这是怎么想的?
明知道有危险,还派两个皇子去亲自带人调查,这要是一个不慎……
柳英才站在朝臣的队列之中,眉头也忍不住皱起。
不待夜云墨和夜云贤出声,他就直接站出来沉声道,“启禀皇上,微臣愿意带金吾卫前去查案!”
夜楼宸眉头一挑,看向垂首而立为他们解围的柳英才,眼中划过一丝赞赏。
但他却没有顺势答应。
这一次,他打定了主意要借此让这两个争来斗去的人长长教训,不然这两人永远不会长进!
他手掌扶在龙椅的坐手上,朗声断言:“好,既然柳爱卿有此意,就与两位皇子一同去刑部吧。”
“退朝!”
???
一怔愣,夜楼宸就已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作势要带着徐全往金阶下走。
朝臣们这时候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全都被夜楼宸弄得措手不及。
而此时,夜楼宸已经走下了金阶。
看着他即将离开的明黄色身影,大臣们即便是想再要求转圜一下,也不得不收住心思,手握象芴纷纷送安。
“恭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