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阳光温暖,大地回春。
明年便是三年一次的春闱,家里条件好的学子们,已经提前来京城适应环境,认识人脉了。
盛名在外的赛文会自然成为学子们聚集之地,陶冶等人有些忙不过来了,合欢就让鹅黄几人闲暇之余去帮忙,已经学成的丽娘也跟着她们天天往清风斋跑。
而这些年,合欢也悄悄的把当初在乌羟时,收拢的出云人还有乌羟的钱财悄悄的运到了京中长公主府里。合欢的长公主府,外表不显,里面都是她信任的精兵强将。
就在京中一片欣欣向荣,人们的生活平静幸福的时候,就被一匹从东边来的快马打破了。
煦国东门关,八百里加急,扶余进犯边境,虽已被守将拦截,但他们此次图谋不小,恐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守将派人进京回禀,是战是和,还请皇上尽快定夺。
扶余从前乃是煦国的属国,借着乌羟与煦国争斗时,脱离了煦国,自成一国。
念在他们这些年还算是安分守己,煦国也没有多做计较,没想到居然把他们的心思养大了,敢对煦国动手了。
皇上连乌羟都灭了,又岂会在意一个小小的扶余,当即就要派人去把扶余灭了。
可这提议,却被以户部尚书为主的一干朝臣反对,理由就是国库空缺。
当年灭乌羟的时候,所耗巨大,可得到的回报却很少。
不如与扶余议和,让他们进贡纳岁便算了。
可以韩尚书为主的将军一脉却持反对意见,小小的扶余敢进犯煦国,不就是因为这些年对他们采取的安抚政策,养大了他们的野心,给自己埋下隐患,若不把他们打服了,以后时不时的骚扰,也会让东门关的守将,疲于应付的。
主和派认为,韩尚书此举,就是为了立功受赏,完全不在意百姓的生死。
主战派认为,文臣们就是怕死,没有血性,完全就是出卖煦国的利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皇上看着这些朝中重臣,像是村妇一般斗嘴挑衅,就气的头痛。
事关国家大事,这些人关心的还是自己眼前的利益,他真是恨不得砍了这些人的脑袋。
可他不能,还要在吵到不可收场之前退朝,免得闹出什么乱子。
回到御书房,皇上闭目养神,太子却在这时求见,皇上不得不提起精神去见自己的儿子。
“泰儿,你来见朕有什么事吗?”
“回禀父皇,儿臣是来请旨的。”
“你想要什么,居然要来请旨?”
太子跪在地上说。“儿臣请旨,出征东门关,效仿韩尚书,为父皇拿下扶余。”
“你有着雄心壮志,朕很欣慰,只是这事还未定下,是否出征也没有定数,所以你的旨意,朕还不能应允。”
“父皇,儿臣认为,此战必行,打一个扶余是小,扬我煦国风威是大。只有让周边的这些小国看到我煦国的厉害,才能让他们不敢伸手,不然咱们光应付这些小人,就疲于奔命了。”
“你说的在理,可户部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近几年煦国不算太平,不是南边水患,就是北边雪患的。当年出征乌羟,所费巨大,最后韩志希也不过是拉回了几箱子的金子,咱们还要继续花费银钱治理乌羟遗民。也难怪他们听到要讨伐扶余,就叫苦连天。”
“这些,儿臣都知晓,可扶余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若是打都不打就议和,只怕也得不到他们想要的。而且,扶余与乌羟不同,乌羟地处贫瘠之地,可扶余那里却是不下于煦国的富庶之地,所以乌羟的情形不会再现的。”
“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战争是最消耗银钱的,特别是消灭一国的战争,也许在没有得到扶余的财富前,煦国先被拖垮了。”
“父皇,儿臣并不想像灭乌羟一样灭了扶余,咱们两国之间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再者,非我族者,其心必异,与其费力的治理他们,不如让他们自治。”
皇上一听,来了兴致。“你详细说说。”
“儿臣请兵出征东门关,将他们的来犯的精锐全部消灭,打破他们的胆子。然后在他们心惊胆战,以为要灭国的时候,再给他们议和书,这个时候议和的条件可就随咱们提了。”太子自信的说。“儿臣已经了解一下扶余的内政,现任的扶余王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是宫人所生,为人怯懦不受宠爱,若扶持他为扶余的新王,他必定对煦国俯首称臣,不再反抗。这样,咱们只要每年享受他的岁供即可。”
“好,好,想不到这短短时日,你就了解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个主意也很好,很全面。”
“多谢父皇夸奖,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明日,朕便会在朝堂上宣布,封你为征东元帅,联合马国公部队出击扶余,将他们的精锐尽数歼灭。”
“儿臣领命,儿臣定不负父皇的期望,为您拿下扶余。”
“这一仗若赢了,你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必书写于史册之中。”
“父皇言重了,您在位期间,先灭乌羟,后平扶余,您才是史册上书写的千古名君啊!”
“你也不用太过自谦,立有不世之功,就该重重奖赏。你放心,你凯旋之日,朕必重重赏赐于你。”
“多谢父皇,可儿臣只想为父皇分忧,并不想要什么赏赐。”太子想了想说。“若是父皇非要赏赐儿臣,可否赏赐儿臣一个心愿。”
“你想要实现什么心愿?”
“儿臣现在还没想好,也许等到儿臣凯旋之时就能想好了,还请父皇到时成全。”
“好,朕就答应你,待你凯旋后,除了朕给的奖赏外,再额外赏赐你一个愿望。”
“多谢父皇。”
“前方战事紧急,这旨意一宣,日内就要点兵出征了,这些日子,你好好陪陪太子妃还有你母后,你第一次去战场,她们肯定会担心的。”
“父皇放心,太子妃懂礼明事,她会支持儿臣的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