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涂完,再打上胭脂,让整体色调一样。凌雪莲对着大大的铜镜,还想起九品居的那小镜子,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的,轻便小巧又精致,比她用的铜镜还清晰。
不过这铜镜也足以照出用过这眼霜前后的区别。
那抹青色,已经不存在了。
凌雪莲看着镜中的自己,眯起了眼睛。
果然是好东西啊。
听说九品居不止这些,还有一种叫面膜这奇怪名字的东西,也卖得极好。那天她本想好好看看的,可惜湛宛琪那个贱人跟她过不去,一气之下,她都没能看看那东西又是什么。
那天她生气地回来,母亲过去安慰,她哭诉过后,也没忘这事,跟母亲提过。不知道母亲有没有派人去办这件事。
九品居,她想要!
就算要不到九品居,她也要把那能制作眼霜,面膜等奇奇怪怪东西的大师傅给弄到自己铺子里!
盛装打扮好后的凌雪莲耐着性子又等了好一会儿,才坐上马车。
倒不是她原本心急突然不急了,她这是要保持自己的矜持。
约定的时间是巳时,她若去得太早了,岂不显得她很不庄重?
所以,直等巳时只差片刻,她才让马车从府里出发。
这样会迟到,不过,女子迟到一些时候,这不是正常的吗?
马车缓缓地在路上走,凌雪莲也不着急。
她挺享受这种她坐着马车,而街上那些人用仰望而好奇的目光看过来的场景。那些目光里的羡慕,期待,惊艳……
不论哪一种,都显示了她的优越,与众不同。
悠茗居的生意一直都不错。
这茶楼雅致高洁,品茗清谈说起来,怎么也比酒酣耳热更显得高雅。
尤其那位京城第一琴师白清泉曾在这茶楼弹过一曲之后,这里就是高雅的代名词。
京城茶楼很多,但悠茗居却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楼!
悠茗居的地段也极好,处于京城繁华大街,昂贵的价格劝退了白丁和身家一般之人,能进此门的,要么出身不凡有财,要么自负本事有才。
比如京城第一琴师前来,不但不用付任何费用,茶楼里还会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
又比如京城第一才子谢言尘,当初还不曾有这盛名,从外地游学回来,一身普通,青衫落拓,须长脸黑,身无分文,谁也没认出他竟是谢家的公子。
他也是凭着一首诗,成为悠茗居头等贵客。
也是那时候,悠茗居这种财与才并存,仕与士同在,奠定了此楼高雅的格局,传出了名气,成为人们仰望且愿意一掷百金前来的地方!
此时,凌雪莲的马车已经停下来。
宝珠先下了马车,撩开车帘,她缓缓地,矜持地,仪态万千地下了马车。
一抬眼,就见到不远处还停着好几辆看着就尊贵的马车。
这些马车里,必有一辆是安王殿下的吧?
凌雪莲面上不显,心里却已经开怀了,安王殿下肯因为她一句邀约而赴约,那便是有她在心中。
她款款走向正门,悠茗居的小二十分有眼色地道:“凌小姐您到了!凌小姐芳驾光临,咱们茶楼都增光啊!您请!”
这茶楼生意太好,雅间是需要预订的。
凌雪莲并没有提前预订,不过,安王殿下既然来了,那就不存在预订这回事了。毕竟,预订只针对一般人。
宝珠察言观色,立刻问道:“我家小姐是应安王殿下之邀前来品茗,不知殿下的雅间在哪间?”
小二道:“在二楼的菊字房!小的领凌小姐过去?”
凌雪莲微微颔首,不禁又问道:“我看门外停着好几辆马车,今日茶楼是不是还有贵客?”
小二一听,顿时眉开眼笑,道:“凌小姐有所不知,今日京城第一公子谢言尘在这里招待好友!”
凌雪莲一怔,她是京城第一才女,这位京城第一公子,她当然有所耳闻,那是安国公府的二公子。
安国公府历来出过几代帝师,还出过天下闻名的大儒,是文臣世家,据说当年高祖皇帝夺天下之时,便得安国公先祖之助,才能一跃成龙。
自此,高祖将谢家封为世袭罔替的国公,但老安国公极是知情识趣,被封为国公之后,便卸了朝中之职,只世子爷领着一个无关紧要的闲职。
第三代安国公,虽是帝师,文才极佳,最后只在太学做个监正。
直到第四代安国公,才在朝中任重要职务,官居一品。但之后几代,又复没落。
每隔三到四代,才会有一个惊艳的子孙出现,不过,这任子孙出现,又会让众人以为过气的安国公府重现辉煌。
因此,安国公府就在没落与辉煌之间反复弹跳。
现任安国公的爷爷,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谢清平,也是帝师。
不过先先皇登基之后,这位帝师便卸任,又入太学研究学问去了。先先皇于治国之事,还常召谢清平进宫,君臣师徒,传为佳话。
可之后,现任安国公和他的父亲,却都似乎才能平平,众人以为安国公府大概又要泯灭如诚国公府一般,但这一代的安国公世子,谢言尘的哥哥谢言殊,却三岁能文,五岁能诗,七岁便去考了秀才,十二岁的解元公。
不过,当年并没有继续会试,众人都觉得,若是他参考,说不定会元状元同拿。安国公府没让他继续参考,是考虑到真出了年龄这么小的三元及第会是怎样的引人瞩目,怕小小年纪过于显目心性不稳,才让他稍稍延后的吧?
但就算这样,在京城高调得不能再高调了。
没想到安国公府这辈倒是出人才了。
谢言殊的风头没过去,谢家二公子又是三岁能文五岁能诗,八岁考上秀才功名。到谢言殊十五岁时,下场会试,那时候的谢言尘十岁,下场乡试。
谢言殊考了会试第五名,谢言尘名落孙山!
接着,谢言殊殿试第三名,当朝探花郎,十六岁的探花郎,风华无双气吐虹霓,那时谁还记得落榜的谢言尘?
虽然十岁的小少年便能入场,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后来,谢言殊在朝为官,而谢言尘在十三岁时,再次下场,乡试考了个末名,会试又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