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事件不管在哪里,都是很严重的事情,在中学,那就更严重了。
中学生全都是未成年,都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初中生,都是宝贵的财富,国家能够快速发展建设,正是因为受教育群体的扩大。
很多领域,可能不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却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基础工人。
“
被谁杀了?凶手抓到没有?”这可不是小事,今天能杀这个孩子,明天就能换个孩子下手。
“不知道,警察正在找呢。”李麦花甚至都没有写作业,只是跟大家说着警察是怎么问他们的。
听到没找到凶手,李柱子觉得,这段时间李麦花上下学,他都要去接送。
他们自己开了个小店,现在走上正轨,每天也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他不在店里一会儿也没太大关系。
“稻花姐你也在啊。”李稻花是李麦花最崇拜的人,她爸她哥在这方面都得排在后面。
小姑娘觉得,稻花姐姐,自己来北平,成了大作家,还能把她全家都带来北平。
当初要来北平的时候,她在学校跟同学们道别,同学们听说她要来北平上学,都羡慕坏了。
还有同学说,等到他们考上北平的大学就来找她玩。
北平的房子比她家以前的房子好多了,她上的学校更好,就是她学习成绩不太好。
在镇上初中,她在班里经常得第一名,可是来北平之后,她在班里的成绩都快倒数了。
北平的初中要学习英语,他们学校没学过,她要从头开始学,只能找老师补习。
但是相对的,这么早学习英语之后,等到以后考大学,就有优势。
“你别想那么多,晚上要是害怕,就跟你妈睡一屋,白天让你爸去接送你上学。”
“我不怕,我为什么要怕啊,我又没做亏心事。”李麦花说的时候还带着疑惑。
其实,这个年代的孩子,虽然没有信息化时代的孩子们见多识广,有一点就是,家里不会娇生惯养,尤其是农村孩子。
在农村,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意外去世的孩子,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照看孩子,孩子就到处乱跑。
不止是意外死亡,还有被拐卖的。
几乎每隔几年,村里就会流传出一个传言,哪个孩子,被人贩子拐走,找到的时候,身上的器官都被摘了……
也说不好是真事还是家里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别乱跑编出来的。
总之就是,怎么恐怖怎么编,家长还老是会拿以前的悲惨生活来让孩子珍惜眼前,最常说的就是□□时期易子而食的故事。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对于死亡,并不会太害怕,只会感慨。
就像现在,李麦花也只是感慨这个同学生前在班里受到多少欺负。
她转校过去的时候,就听说这个同学受欺负了,作为转校生,她刚开始也被那三个同学堵过。
她是谁啊,她从小为了上学,要走好几里的山路,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早就锻炼出来了。
如果体力跟不上,很容易迟到的。
她恶狠狠的跟那三个男生打了一架,后来老师让叫家长,李柱子过去,听说这三个男生朝她要钱,还打她,立刻不愿意了。
他家确实是重男轻女,但是闺女也就是比不上自己儿子,可不代表着比不上别人家的儿子。
更何况,自己闺女眼看着以后也是个有出息的。
人要是真有出息到一定程度,是男是女不重要,就像他三弟家,不就一个闺女,人闺女靠自己本事给自己找个上门女婿。
这仨小兔崽子,真是欠收拾。
李柱子嘴笨,还是一个人,说不过那三家的家长,没关系,嘴笨手脚利索就行。
被堵的说不出来话时,直接就要动手,别看他一瘸一拐的,能从战场上回来,那都不一般。
三家,一家男的被放倒,之后这三家就再也不狗叫了,那仨男孩也没再堵过李麦花,可能是家里警告过他们吧。
总之,李麦花没有成为新的被欺负的对象,那个男孩依旧是他们的主要欺负目标。
其实那个男孩人很好,虽然腼腆,李麦花看到过那个男孩放学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整理干净,应该是不想让家里人担心。
“警察叔叔问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那个男孩是什么时候,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和谁一起。
但是昨天是星期一,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那个男孩都是在星期六放学之前。”
至少李麦花是这样的。
除了这些学生,警察更多排查的是死亡男孩家附近的成年人,尤其是有没有陌生成年人。
警察最后排查的死亡时间是在星期日,也就是说,昨天小男孩没去上学,就是因为已经被杀害了。
“前天?前天我见过小耀,当时他跟三个小男孩一起出去玩了,我当时还问他是不是同学,他说是。”小耀家附近的一个邻居回忆。
小孩子能一起出去玩的,基本上不是从小的玩伴,就是学校的同学。
从小的玩伴,大多是家附近的,那邻居也都会认识。
“跟同学一起出门的?”
“对呀。”邻居很肯定。
后来走访,不止一个近邻看到小耀是跟同学一起出门的。
这跟他们在学校走访的情况对不上。
在学校,小耀所有的同学都说从星期六放假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小耀,警察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这中间必定有人在撒谎。
经过多方调查,最后确定,就是那三个经常欺负他的同学杀害了他。
李柱子在警察办案的这段时间一直坚持接送李麦花上学,李丰获在家的时候,李丰获也会去,主打一个安全感满满。
不止是他家,学校很多家庭都在接送孩子,就怕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等到听说是那三个小孩把小耀杀死的时候,李柱子那更是吓死了。
自己家闺女之前就被那三个畜生拦住过,真不敢想象,当时要是自己闺女没反抗,或者是他没给自己闺女撑腰,又或者是这三个畜生就认定了要欺负他闺女……
是不是这时候……李柱子不敢往下想,越想越害怕。
李稻花也听说这事了,她有些担心:“咱们给麦花转学吧,要不就转到我们房子附近的学校,我妈他们在家,麦花平时就由我妈他们带着上下学什么的。”
“转学还不至于吧,这学校其实还可以,这几个小孩成这样,也不全是学校的错。”李柱子觉得有些兴师动众。
“他们学校有三个杀人犯还不至于啊,这可是三个定时炸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万一下一次他们对准麦花呢?”
李柱子有些疑惑地说:“他们既然是杀人犯,那肯定就枪毙啊,再不济也得是无期徒刑,基本上这辈子没机会再伤害麦花了。”
其他人也都点点头,一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样子。
李稻花“啊?”一声,看到大家的样子,才反应过来,是她把事情想复杂了。
或者说,是后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李稻花见到过太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知法犯法,依旧能够逍遥法外。
反倒是受害者,留下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就算了,还会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在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年代,未成年人犯法,也像成年人一样,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诚然,这样会让一部分心智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因为一时冲动,造成一辈子悔恨,或者是被坏人利用。
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件事情也很简单,83严打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根据从快从严从重的标准,两个枪毙,一个二十年。
在李稻花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三个小孩已经该去哪去哪了,杀人犯被解决,学校重新安定下来。
也就是学校又持续了一个月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们不要打架斗殴,学校不是法外之地。
严打这段时间,很多聚众斗殴的街溜子都被抓进去了,根据他们的具体行为,判处不同的刑罚。
中小学基本上没什么街溜子,严打对学校的影响也不是太大,这次才算是较大影响。
对于这件事,李稻花感慨颇多。
回想她以前看到的各种憋屈案例,没想到真正的爽文,真正的不憋屈是在这个时候。
未成年保护法好是好,也有时代的局限性,随着后来未成年人
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心智也更加成熟。
甚至会主动抓住法律漏洞,这样的小孩子,比成年人还要可怕。
成年人会权衡利益得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孤注一掷。
未成年就不一样,什么都不在乎,只在乎一时痛快,知道自己未成年,杀人也不用坐牢,这就很可怕。
想到后来那些被伤害过的孩子,李稻花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她能做的,也就只有写稿子。
《我的少年奋斗》
李稻花选择这样一个恶趣味的名字,这也是她经常做的事情,熟悉她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