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出国这篇文章,是多家报纸同时刊……

这篇文章,是多家报纸同时刊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自然也很广泛。

大家一看,呦呵,怪不得看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还想着,可能是自己觉悟低,或者是自己文学素养低。

毕竟,人家都能拿诺奖对吧,水平肯定比他们要高。

这铺天盖地的都是夸奖,他们要是说什么不一样的话,显得他们没水平,又显得他们好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现在李稻花有事实有真相,而且她本人还得过诺奖,知道这葡萄到底是酸是甜。

李稻花这么说,就有人敢跟着质疑了。

尤其是曾经跟柳美一起下乡的人,他们是实打实的住在一起很长时间,彼此之间,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是清清楚楚。

下乡也不是什么别的好事,他们之间刚开始也不存在什么太大的竞争,大家也不需要装模作样,很快就暴露本性。

看到柳美得诺奖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世界也太不公平了,柳美这样的人都能顺风顺水,功成名就。

在柳美的文里,他们就是那些贪婪、愚蠢的人,他们当然不高兴。

可是怎么跟别人说,别人也不可能信,就算是跟自己的亲人说,亲人也会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或者是让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看到李稻花的文章,虽然李稻花也没有直接为他们正名,李稻花也没提到他们,可是,却间接的为他们说话。

尤其是他们下乡的那个小山村,有坏人吗?当然有,哪里都会有坏人,再好的地方,也会出现坏人。

可你要说那里全都是坏人吗?那也不可能,他们去的就是个普通的小山村,不是什么恶人谷。

要真全都是坏人,他们在那里这么长时间,还能活着回来吗?

这文章发表之后,热度非常高,报纸销量那是蹭蹭往上涨,看到热度,有些离得近的,干脆就像李稻花一样,实地考察。

柳美下乡的地方,也发文章,为自己发声,当然,他们作为官方媒体,不可能公然唱反调,也不会说柳美的不好。

他们只是发文章,历数当地老百姓都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

比如当地出了多少当兵的,抗战期间,当地老百姓有什么英勇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老百姓怎样脱贫,怎样扫盲,有哪些人,哪些感人事迹……

总之,没有说柳美一句坏话,可是也要向大家证明,他们这里真的不是都是坏人,相反,他们这里也有很多好人。

要是让大家以为他们这里是恶人谷,以后还做不做人。

柳美根本就没想到李稻花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大家写文章,不都是怎么夸张怎么来吗?

再说,他认为这些人是坏人,你李稻花凭什么认为这些人是好人,他可是正儿八经下过乡,吃过苦的人,你李稻花吃过苦吗!

你知道他们让我一个知识分子下地干活

,我受到多大的侮辱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知道我有自行车,我有自行车怎么了,那也是我和我家里人奋斗得来的,那是我们应得的。

他写这个,李稻花可就不困了,说到吃苦,谁能比得过她。

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农民出身,前二十年在地里,摸爬滚打,下地干活?

对农民来说,下地干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连下地干活的机会都没有,连地都没有。

你不过是下地干活几年就受不了了,农村里的人,干一辈子活,他们也没你这么大的怨气。

要是按你柳美的逻辑,农民们应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坏人,都亏欠他们,自行车是你们奋斗来的是吧?你等着,我这就去查你们怎么奋斗的。

李稻花嘛,说到做到,说去查,那就真去查,她认识的人也不少,查这个也不是很困难。

柳美得奖之后,柳美家哪的,父母什么人,还有一生大致的经历,报纸上都能查到,都不用李稻花亲自去开户。

这些信息有些是报纸自己查的,有些是柳美自己公布的,总之,客观情况上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柳美今年五十,跟李稻花爸妈差不多的年纪,他小时候上的是教会学堂,后来也是从教会学堂考进大学的。

他跟里面的一些靠着天赋上学的普通家庭孩子不一样,他上学是靠家里赞助上的学。

教会学堂的学生大致分成两种,靠着自己的脑子拿学校的奖学金上学的普通家庭孩子,和靠着家里赞助上学的富家子弟。

柳美就属于后者。

他家是资本家,虽然成分不好,但是也不属于打倒的对象,他下乡,也不是他文里说的成分问题,而是那时候大家都下乡,成分比他好的,一样下乡,除非是独生子女。

甚至那段时间之后,他家的房子什么的,又重新还给他家,柳美又重新住上大房子。

当然,曾经的佣人成群肯定是没有了,他家只能自力更生,那么大的房子,他们一家人住,也空荡荡的,干脆就租出去一部分,还能收房租。

他家的买卖查起来有些费劲,因为他父母现在已经不做家里以前的买卖了,又隐藏的比较好,就不知道具体情况。

不过李稻花查到柳美他哥和他姐,都在阿美莉卡,是当初从教会学堂留学过去就没再回来的。

李稻花托伊恩去查这两个人。

这些事情,李稻花都清清楚楚的公布出来,明确告诉柳美,她想看看他父母怎么奋斗了,怎么不通过剥削老百姓获得这么优渥的生活的。

奋斗可以,但是你的奋斗不能是奋力剥削老百姓。

坑爹呢这不是,本来这两年,眼看着光景好起来了,国家也不在乎这个成分的问题了。

柳美这么大张旗鼓的说这些话,让他一家又重新站在风口浪尖上。

“你说你,多大个人了,整天嘴上没个把门的,你年轻的时候我就说过你,让你低调低调,老实做人!你怎么就听不懂!”

柳家,柳父正在训斥柳美,他不反对柳美搞文化,虽然在此之前,柳美并不是专业搞文化的。

是去年,看到李稻花获奖之后,突发奇想,想到了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这个想法,他哥和他姐也是赞同的。

原因就在于,他们两个在阿美莉卡也学到了用这样的方法来融入当地群体。

同理可得,他们认为柳美用这样的方法来融入国际文化圈,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他们确实是成功了。

可惜遇到李稻花这么个犟种,真要换个人对线,后果就大不一样了。

柳美也慌了,他开始发文抨击李稻花不讲人权,没有言论自由,说她开历史的倒车……

“允许你说话,就已经是言论自由的最好体现了,黑子闭嘴。”

李稻花正在加急查他家的黑料呢,年代太久远,再加上没有太多的文献记录,想查都不太容易,不过他哥他姐在阿美莉卡的各种反对言论倒是一大堆。

李稻花觉得这个没太大用处,他哥他姐是他哥他姐,他也没因为这些反对言论获利。

不过伊恩查到,柳美在给他哥他姐的信件里展示出特别强烈的移民倾向,可惜这个年代不是从前,没有教会学校从中帮他运作。

他年龄大了,没有公费留学的资格,他和他的家庭又没什么一技之长,申请过好几次,就连探亲的理由都没办法获得签证,毕竟,用这种理由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等到落地之后,通通变成统一的撕毁签证,东躲西藏,当阿美莉卡的黑户。

这样的优秀人才,李稻花觉得,与其就在身边,当然是把他送去对面更好。

李稻花就跟伊恩商量着,把柳美弄过去。

只要阿美莉卡这边有工作单位接收,有人帮忙运作,想要通过申请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经过李稻花这么一曝光,柳美说的再多,他的小说也被大家质疑,他也没有李稻花获奖那年风光。

就算是去参加演讲会,除了一部分捧臭脚的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不买他的账。

柳美也急,正急的时候,收到他哥的电话,说是帮他在阿美莉卡找了工作,公司可以帮忙解决签证问题,现在只要他去申请签证,就能成功。

他简直不敢相信,之前通信的时候,他哥他姐还在信里抱怨在阿美莉卡生活不容易,让家里给他们打钱。

只是家里哪有什么钱,家里的钱还不够他们花销的,别看他家留在国内的人口少,可个顶个的能花钱,有好的绝不用差的,想当年他们家巴拉巴拉……

这次他哥居然打跨国电话,日子是真好起来了。

当然要去,必须去,他不仅要去,还要大张旗鼓地去,要告诉所有人,他是受到排挤,受了委屈才离开的。

他要离开这个不自由的国度,去自由文明的国度。

他一这么说,风评立刻又转变,有这个人跟没这个人还不一样。

大家又开始思考,李稻花是不是太咄咄逼人了,都把人逼到阿美莉卡去了,她难道真的就像柳美说的那样,想国内只有她一个诺奖得主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李稻花没说话。

直到柳美成功抵达阿美莉卡,伊恩派去的人亲眼看到他撕毁签证,李稻花才不紧不慢的在报纸上继续公布自己拿到的证据。

包括之前柳美坚持不懈的申请去阿美莉卡,包括柳美一家给他哥他姐的回信里各种反动言论。

这些东西可比柳美写的小说更冲击人,私底下写的信,什么都有。

他在国内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不过感觉他现在应该也不在乎这些了,他更多应该在乎的是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