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番外: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麦穗这个马甲被扒出来的早,是在拍摄《爱在林雪间》时被扒出来的。

《爱在林雪间》在1997年开始拍摄,1998年正式播出,各种狗血反转,让还没有看过太多类似剧情的观众们欲罢不能。

《爱在林雪间》的读者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读者都是女大学生,这也跟当时的识字率有关。

电视剧没有太高的门槛,只需要能听懂普通话就行,就算是听不懂,配合画面,也能猜个大概。

《爱在林雪间》播出的时间,大多数家庭已经有电视机,每天

都准时准点守在家里看电视。

拍摄期间,导演还邀请李稻花去选角,他们要尽可能的选出合适的角色,尽善尽美的拍出来。

这段时间,弯弯大量的言情电视剧涌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此时,影视圈还没那么完蛋,导演们拍戏,也都是选择俊男美女,哪怕是投资方煤老板,也知道,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李稻花在选角的时候跟导演也有分歧,最后导演选择尊重李稻花的选择,因为李稻花成功说服了她。

女二比女一漂亮,也比女一会穿衣打扮,再加上从国外留学回来,更时髦。

布灵布灵的大耳环,前卫大胆的服装,在家工作时舒适低调的家居服……

女二每次出现都是不同款式的衣服,光这些衣服,都能养活不少服装厂,有的甚至是专门设计的。

把女主衬托的像个丑小鸭。

小女孩看的时候为男女主的爱情哭天抢地,有点阅历和智慧的女生只觉得女二又美又飒,这样的女二,简直就是她们的人生目标啊!

谁说稻花老师塌房了,稻花老师写的可太好了!而且谁说林鹿鸣是女二,明明就是女主!

她们单方面宣布,这是一部大女主剧。

翻看麦穗的每本言情小说,总有一个人间清醒,断情绝爱,一心只为自己的目标的角色,而且这个人最后的结局通常还很好。

不像有些小说,对这些断情绝爱的人最后的安排都是下场凄惨,仿佛就要告诉人们,不爱的死去活来,不是男女主,人生就毫无意义。

麦穗这个马甲刚掉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童年滤镜碎了一地。

虽说麦穗也是很出名的言情作家,但是她跟稻花这种文学作家的地位是不同的。

当有人询问李稻花为什么会写言情小说的时候,李稻花的回答是:“为什么要这么问?难道不能是一个言情作家苦心钻研文艺创作吗?”

言情作家写文艺作品,跟文艺作家写言情作品,二者虽然结果是一样的,说法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就像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感觉,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记者:我就多余问你,搞文学的,惯会舞文弄墨,问她怎么知道的?因为她也是这样啊。

不过,麦穗马甲曝出来之后,影响最大的是欧阳远。

众所周知,欧阳远是稻花老师的老公,两人算是文商两开花。

据说,远方物流的初期资金靠的就是稻花老师的稿费,可以说是典型的贤妻扶我青云志。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远方物流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李稻花,第二股东才是欧阳远。

「稻花老师在言情小说里一直劝我们搞事业,结果她自己是个恋爱脑啊。」

「哪里恋爱脑了?结婚就是恋爱脑?谁规定的不是恋爱脑就不能结婚?人就不能拥有正常的婚恋观吗?」

「她花钱给欧阳远啊,欧阳远一个一穷二白的下乡知青,要不是稻花老师,能有现在的身家?」

「稻花老师确实是帮了欧阳远,但是这并不是恋爱脑,这是夫妻相互扶持,经典的恋爱脑应该是,欧阳远对稻花老师爱搭不理,稻花老师还要送人送钱,最后人财两失。」

其实如果不是欧阳远,李稻花也来不了北平,甚至可以说,她可能也不会穿越了,那欧阳远的人生也会大不相同。

如果按照原来的路线,欧阳远可能会在图出馆管理员的位置一直干到退休,虽说衣食无忧,可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两人确实算是相辅相成。

这个马甲曝光出来之后,立刻有读者呼吁李稻花再写几本言情小说吧,那些满篇情情爱爱的小说他们看够了,就喜欢她那种夹带私货的。

甚至夹带的私货,有时候还要深扒,比如说《爱在林雪间》里,女主的专业是计算机领域。

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非常超前的职业了,那时候的女主普遍是文艺青年,或者是老师之类。

之前看的时候只觉得她是想找个冷门的职业,突出女二的特立独行,现在看来,大预言家啊,现在的计算机专业真的是热门职业,之前的时候学习,现在正好赶上浪潮。

只恨自己生不逢时,当初净看些没用的东西,后悔啊。

李稻花这会儿正写《血溶于水》呢,发表出来之后,反响很大。

《血溶于水》写的是一个灾区女孩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奔小康的故事。

七月份,川省发生特大洪水,一片汪洋,女主黄连翘一家五口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

洪水的废墟中,家早就看不到了,连翘满身污泥,迷茫的看着四周,像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她至少还能对周围产生反应,有些人受到创伤太大,对别人的话都没一点反应,也不知道吃饭。

这次的特大洪水,全国上下都很关注,为了帮助灾区老百姓,全国都在捐钱捐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奶奶,我们要去哪啊?”

“乖孙女,咱们去捐款。”

“捐款是什么啊?”

“有哥哥姐姐没家了,有的没爸爸妈妈,咱们把钱给他们,帮帮他们。”

“哥哥姐姐也像小笑一样吗?那我们要帮哥哥姐姐。”

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女孩眼睛里憋着眼泪,她妈妈难产死了,爸爸出去工作很多年没回来,后来听说是死在外面了。

那时候很多人外出工作死了也没人知道,消息不灵通,出去打工只能靠着工友的人品。

人品好的,出事了,工友会帮你把赔偿款带回来,不好的,不仅要卷了赔偿款,说不定还会主动创造赔偿款。

家里壮劳力没了,一老一小只能靠捡破烂过日子,要不是还有个房子遮风挡雨,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她们捐款,捐的钱也是一毛一毛攒起来的,零零碎碎。

捐款台子后面的中年人,肚子圆滚滚的,看到她们来捐款,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笑眯眯的。

捐款箱满一个就换一个,后台有专门把钱按照大小进行区分计算,稍微慢点,就有人训斥:“灾区的老百姓们都等着钱救命呢,大家的捐款热情这么高,你们可不能拖后腿!”

忙着数钱的人满头是汗,数钱数到手抽筋,刚开始觉得这是个好活,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晚上,一摞一摞的钱被搬上车,嘭的锁上门直接拉走。

洪水褪去,连翘想回家看看,或许还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救援队早就到场了,这会儿忙忙碌碌的,也没人注意到她,或者说是,像她这样的人太多了,目前最主要的救援方向是还在遭受危险的人。

她不知道什么捐款,也没有渠道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关心他们,她只知道,有人在救他们,每天的食物也有供应,至于这些东西是国家给的,还是那些慈善组织,她也不知道。

“闺女,别乱跑,你家大人呢?”说话的人带着口音,并不是他们这里的人,应该是外地赶过来帮忙的。

连翘嘴唇紧抿,眼眶泛红,她不敢说话,害怕一说话,就控制不住哭出声。

说话的男人骂了自己一句,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催着连翘回救灾帐篷。

好不容易等到清淤开始,连翘找到自己家,最后找到的只有弟弟的一个书包,家彻底没了。

她的家其实并不好,每到下雨天很多地方漏雨,要用锅碗瓢盆来接雨水,晚上睡觉的时候叮叮当当的。

家里还经常能看到各种虫子,早早的就锻炼出不怕虫子的性格。

别人家都是冬暖夏凉,她家是冬冷夏热。

爸妈最喜欢的是弟弟不是她,她每天下学都要继续帮家里干活。

即使这样,那也是她的家,她是个有家的人,不是孤儿,不是野孩子。

村里的乡亲们都在淤泥里翻找,想把还能用的东西找出来,这是他们仅剩的家当。

村长召集大家开会,动员村里的青壮

年出去打工,这样能尽早挣钱重建家园。

连翘报名了,大家一起出门更安全。

正是外出打工,连翘从外地人的口中知道,他们捐了多少钱,帮助灾区百姓重建家园,可是……他们那里什么也没有啊……

或许……是其他受灾更严重的地方吧。

后来经人介绍,连翘到一栋别墅里当保姆,她主要负责打扫卫生。

别墅里的一家人穿的光鲜亮丽,只是脾气都不怎么好,她在这里做的小心翼翼的,刚去第一天,负责带她的大姐说了很多注意事项,让她用笔记录下来背熟。

“记住,在这里,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听的别听。”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姐很严肃。

别墅很大,也很豪华,听说要几个亿才能买到。

几个亿是多少呢?连翘不知道,她甚至算不出来,按照她的工资,她要多久才能挣够一个亿。

她有一个自己的日记本,记录自己挣了多少钱,要多久才能重新在老家盖起房子,不用盖的很大。

因为懂事,连翘在别墅里一干就是好几年,就在快要攒够买房子钱的时候,房主一家跑了。

刚开始是别墅里好久没人回来,这其实很常见,据说这家人有很多房子,他们这里只是其中一套。

后来,到了该发工资的时候,没人给他们发工资,再之后,她才听说,这家夫妻被抓了,贪污腐败,勾结商人贪污了川省的救灾款,几百亿。

“唉,连翘,我记得你就是川省的吧,她家这房子有一部分就是大家捐给你们的嘞。”

“这算什么,她家这房子还有我的钱呢,早知道当初给他们做饭的时候吐几口口水了!”大厨愤愤的说。

别墅里没人了,连翘也没了工作,她就想回家看看,她……这几年一直没回家。

近乡情更怯,一路上连翘都很忐忑,直到踏上乡间小路。

熟悉的村民,不熟悉的房屋,已经有不少家庭重新盖起了房子,路过村口大爷大妈,她也听到了贪污捐款的消息。

大家都在骂,可是……连翘听说,那家的儿女已经出国了,带着十几亿,他们过的依旧是这个小山村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日子。

在村子里几天,她又听说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拼了命的挣钱,也有不少永远回不来了,连翘已经很幸运了。

没有去想这些她无力改变的事情,在外面打工这些年,她也见过不少世面,她准备做个小买卖,只要她足够勤奋,总能过上好日子。

她以为她不去听,不去想,就是她忘了。

午夜梦回,她依旧清楚的记得自己的梦境,全家人在洪水里挣扎,怨恨的看着她,责备她为什么要伺候仇人。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血溶于水》发布之后,好坏参半,这很正常,她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都要经过时间的洗礼。

有人认为,她这是诋毁,这是抹黑,也有人认为她这是警醒,是警钟长鸣……

还有人要求严查91年洪水救灾情况。

“人想象不到自己认知外的事情,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他们要求严查的理由。

如果稻花老师没见过这样的事情,她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如果稻花老师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她为什么不捐款,而是自己亲自救灾……

“想想风云激荡二十年吧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