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是在准备去火车站的时候, 接到了秦月书打来的电话。
“我先去了一趟南州肥皂厂,他们厂还在正常开工生产,我去的时候恰好是下班点, 我打听了一下, 他们职工好像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去广交会的事儿,没人讨论。”
“后来我觉得不放心, 我想着,这广交会连你都去了,可见很重要。南州肥皂厂刚扭亏为盈才半年多,肥皂这东西利润也不大, 他们为什么有好机会不去啊, 一定是有问题。”
“我就去拜访了一下范广西主任。他知道是你要打听, 就跟我说了一句,他们厂要倒闭了, 但别的话都没说,我猜想着,我们就见过几次面, 他对我不熟悉, 有些话不会多说,还得你去问问。”
周渔听着都皱起了眉头, 就事论事南州肥皂厂倒闭是不可能的。一号店和小门市部一个月就能销售十万块香皂,仅这个利润, 就足够给职工发工资了。
更何况, 他们还在南河其他城市的供销社, 百货大楼销量也不错。按理说,他们非但不应该倒闭,账面上还应该有一笔存款了。
怎么能倒闭了呢。
周渔心里存疑, 但这会儿给范广西打电话也不合适,他要是想求助早就打给自己了,周渔就忍住了。
恰好商情组包了五辆大巴,周渔干脆留下了两个工作人员断后,又续了两天,让这五辆车将所有贸易团成员都送车站。
此举可不是用的南河贸易团的名义——广交会结束了,可以这么说,这落下帷幕的那一刻,贸易团就已经解散了。
用的是周渔和华美集团的名义,如果说第一次机械照明,周渔是收获了朋友,拓展了人脉,那么从日用百货开始,周渔收获的可就是实打实的合同了,人家那么信任她,她自然也要报之以李。
当然,也是顺便开辟新业务。
这行为让大家都乐的不得了,“哎呦,一直看大巴车拉着外商,没想到,咱们也能坐一坐。”
“多谢周总了,这可是省了大家不少事。”
这是说真的,粤东可是国内最贸易最发达的地方,更有不少人来返香江捎回来大量的货物,这年头出来一次难得很,大家自然要趁机采购。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这样去火车站,这一路别提多费劲了。
如今有了大巴车,从宾馆接上直接开到进站口,不用等车,不用转车,连走路都没几步,可是省了不少事。
用贺兰苑他们这些贸易团工作人员的话说:“怪不得周渔能把生意做大,瞧瞧人家这周全!”
当然也有工作人员问:“团长,这样好吗?”
贺兰苑回答:“怎么不好?要是各个有这个脑袋瓜,还能东西卖不出去吗?以小见大,人家的周全在细微之处,学着吧。”
周渔坐的火车是从粤东直达南河的,中间还路过四个省份,更何况,还有同时间出发的其他贸易团,譬如海市贸易团,所以这一批是一起坐的大巴。
周渔跟海市日化的李晓明恰好要聊天,干脆一起走,结果一上车,李晓明就先感叹了:“哎呦,你们车上还有电视呢?配置也太齐了吧。”
“不过,外商看得懂咱们的电视节目吗?”
商情这事儿今年是自由组队,但明年一定会是部委的统一行动,所以周渔这些招,也就没用了,不过这招不错,她也不准放弃。
周渔直接就说:“当然不是放电视节目,放的是我们南河参展各工厂的广告片!你以为为什么他们到了展台就直奔我们而来,是因为提前了解了。”
李晓明简直目瞪口呆,他知道周渔的厉害,当初这姑娘可是把他说的服服帖帖的,可他没想到,事儿还能这么干!
他看着电视,心里算了算,“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你们全程都在放广告,怪不得怪不得!”
其他人自然也是感叹,忍不住说:“我说为什么外商到我们展台问来问去,到了南河的展台,就直接定下来了,原来原因在这儿!”
“周组长,这不止是放广告片吧,我瞧着外商的架势,价格他们都知道,你这是连报价一起了吧。”
周渔点头:“是,不但如此,还有各厂的历史,获得过的荣誉等等都有,应该这么说,我们利用了一切办法,将南河的厂子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介绍了一遍。”
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人就说:“哎呦,这谁能竞争的过啊!幸亏就今年,要是明年也这样,我们可是卖不出去了。”
周渔笑着说:“以后你们也可以啊。我们华美集团准备明年春交会专门开通免费大巴,如果大家有兴趣投放广告,可以打电话,每个座位上都放着我们的名片呢。”
大家低头一看,可不是吗?真的有一张名片,而且一面中文,一面英文,他们问:“你们这还给外商们发了!”
周渔说:“发了,既然已经合作过了,他们也满意,不如继续。”
谁做生意脑袋转的这么快?大家一边感叹,一边很自觉地将名片装入了钱包中,妥善的放好了!
南河省的效果谁看不到,明年他们也要!
等着周渔坐下,李晓明还跟她说呢:“我们可是老合作伙伴了,你可得留个好位置。”
周渔哭笑不得,但也实话实说:“咱们的日化,跟其他百货不一样,别人餐具变个图案就行,我们不作出彻底改变,广告再多,也于事无补。”
李晓明如何不知道。
今年海市日化还和去年一样,肥皂香皂洗衣粉卖了不少,真正的高利润的化妆品,几乎没有多少订购的——配方落后,效果一般,很难打入市场。
李晓明说:“我们已经在努力了,两个月前,我们的设备更新换代已经启动,不过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怎么也要明年秋交会才能出产品了。”
这是肯定的,国企采购设备,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考察比对,慢是肯定的。周渔就说:“别忘了人才的储备。”
李晓明点头:“放心吧。”
他顺便说起了周渔委托过他的事儿,“你不是让我找日化厂吗?前一段我倒是找到一个,香山日化。”
他说周渔就回忆,没什么印象,李晓明介绍:“是北河省的,离着你们还挺近。各方面非常合适,设备都是70年代更换过的,样样俱全,因为经营不善,马上要倒闭分流。”
“我了解了一下,他们的设备都要卖掉,而且没有规定必须是国家单位才能购买,对你正合适。”
周渔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说真的,夏国各地的小日化厂不少,但符合周渔要求的并不多,一方面是这些日化厂设备落后,如果接手的话,在生产前就需要大幅度更换设备,周渔目前从资金和人才储备上来说,没有这个实力。
另一方面则是,她现在成立了公司,也不能算是个体户了,可以叫做民营公司,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个人的。即便倒闭转卖,很多人也不愿意卖给民营公司,而是愿意国企接手。
所以,找到这么一个设备设施,又能卖给她的,真的很不容易。
周渔立刻问:“在哪里?你什么时候有空,帮我介绍一下?”
李晓明说:“你听我说完,本来我都准备给你介绍了,人家不卖了,说是听了你们南州肥皂厂那位模范厂长的演讲,很受鼓舞,要继续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扭亏为盈。”
周渔都愣了,又是南州肥皂厂?
八月份她和范广西见面,那会儿范广西就说,莫大海一个月最少要出去做三次演讲,她可没想到,正好让自己碰上了。
不过虽然有些可惜,周渔也没太郁闷,毕竟买厂不是小事,本就是要慢慢找的,这种事急不得,得耐下心来。
周渔就说:“那就再等等,你帮我再找找。”
李晓明点点头,至于周渔为什么想做日化,他没问,但他认为,周渔对日化有很不错的见解,她来做,反倒是好事,所以也愿意帮忙。
周渔惦记着南州肥皂厂的事儿,多问了一句:“南州肥皂厂最近很出名啊。”
李晓明点头:“毕竟是国家日报报道的模范,不少经营有问题的厂子都想请教,听说是很受欢迎。但我们在海市,离得太远了,具体情况也不知道。”
周渔就没再问什么了。
到了火车站,李晓明他们和周渔并不乘坐一趟火车,大家就此分开,各自乘车回家。跟来的时候一样,因为是提前订票,所以大家都凑在了一个车厢。
不过跟来的时候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会儿周渔可是香饽饽,就算有人悄悄地议论她,那也是说好话的,再没有觉得她不行了!
周渔没管这事儿,睡了整整一路。
事实上,他们商情组的人都这么睡的,实在是太累了,参展企业最多是五天,他们可是连头带尾整整忙了20天,用于芳菲的话说:“见识涨了,能力强了,体重降了,黑眼圈下不去了。”
到了进了南河,周渔才歇过来,车子是从肃南进的南河省,这里停靠十五分钟。
车一停下,大家都动了起来,肃南的同事们要下车,其他同事终于到了家乡,吃了好多天的外地饭菜,谁不想吃点合口味的。
这会儿站台上都是挎着篮子卖自家吃食的小商贩,于芳菲问周渔:“周总,下去溜达溜达?买点午饭?”
到省会还有三四个小时呢。
周渔点点头也站了起来,拜托别人看包后,跟着人群下了车,顿时,冷冽的空气扑入了鼻腔中——这已经是十月底了,在粤东,这会儿天气不冷不热,没有丝毫寒冷的感觉,但是在南河,已经开始大降温了。
狠狠地吸了两口冷空气,浑浑噩噩的脑子立时就清醒起来,周渔抬头看看,如今小贩身边都围着不少人,她听见有人喊:“包子馅饼!”还有人喊:“炒米炒饭!”
这真是繁荣起来了,一年前她从南州去省会,站台上还没小贩呢。不过最吸引她的,居然是有人喊:“炸蘑菇!香喷喷酥脆脆的油炸平菇!”
这可是肃南,居然有油炸平菇了!
几乎都不用商量,周渔就冲着于芳菲说:“看看去!”于芳菲也兴奋的点了头,要知道,梅树村起家就是靠着蘑菇,如今他们的小门市部还承担着蘑菇批发的功能呢。
两个人靠了过去,这会儿围上的人可不少,周渔听着还有其他省的口音:“蘑菇还能也油炸?”“冬天蘑菇就不便宜,加上油,这多少钱啊?”
卖油炸蘑菇的是个大姐,笑着说:“三毛钱一份,一份是一两蘑菇加上一个自家烙的大饼,给您刷上自己炒的酱,您愿意就着吃,也行。愿意卷着吃也好吃。”
油炸的东西肯定香喷喷酥脆脆,这么一搭配,不用猜味道就不错。而且三毛钱不算便宜也不算太贵,问的人就说:“那就来一份吃个新鲜!这是南河的特色菜吗?”
大娘笑着说:“这倒不是,不过,你也就在南河能吃到。这蘑菇是我们南河南州产的,肃南也是这个月才卖过来,价格比省外便宜多了,别的地儿这个价格可拿不到。”
周渔想到:肃南的门市部是这个月刚开业的,应该是因为这个,才能拿到便宜蘑菇。
大娘麻利地拿出了一张饼,问清楚要夹着吃后,将一份炸蘑菇放在里面,还刷了一层酱料,然后一卷,一个卷饼就做好了,用油纸包着,递给了对方。
对方也不客气,干脆咬了一口,嚼了两下就竖起了大拇指,“味道不错,真又酥又脆又香,加上你这酱料,太好吃了。”
这么一说,旁边的人也跟着要,大娘一边应着一边说:“那当然好吃了,这可是我们南河最出名的饭店利民餐馆出来的方子,味道好着呢。慢慢的来,都有都有。”
周渔可没想到,她当时为了推广弄出来的免费方子,居然还有这样的用处。
她和于芳菲一人买了一个,虽然不是刚炸出来的,但大娘的手艺还真不错,虽然冷了也还酥脆,酱料也调的好,味道不比后世的老北京卷饼差!
因为有了这个插曲,剩下的几个小时,周渔还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饼卷油炸蘑菇,居然已经成了站台里的主力了,几乎每个站台都有卖的,有的还写上了“南河名吃”四个字。
即便周渔向来敢想,也没想到,她为了推广平菇做的小小事儿,竟有这样的后续!
到了南河已经是傍晚,南河这次广交会可是第一次拿了第一,刘厅长专门带人来迎接的他们,还锣鼓喧天了一番,周渔也跟着带了一朵大红花,被省电视台和省报的记者拍了好几次。
等着走的时候,刘厅长还叮嘱周渔:“庆功会记得来。”
这自然要去的,周渔连忙应了。
等着分开后,周渔才跟来接她的王建上了那辆旧吉普,周渔还专门问了问司机:“没影响你们用车吧。”司机连忙回答:“不影响,你们给的租金高,算是我们厂的进项呢。”
周渔其实路上休息了一路,已经不累了,她其实挺惦记南州肥皂厂的事儿,要是按她风风火火的性格,肯定是先巡店,听听工作汇报,明天就立刻回南州,但她没这样做。
当年肥皂厂要倒闭,她是下了大功夫帮了他们,而且随后这半年多,门市部和一号店都在推肥皂厂的产品,尤其是一号店,因为将他们厂的产品放在专柜,还被南河日化告了状,引起了国家日报的报道。
虽然这事儿最后是好结果,但这是周渔想尽办法达到的效果,说真的,她但凡弱一点,一号店这会儿恐怕就不存在了。
这样的关系,周渔认为她和肥皂厂不能说亲密无间,但好朋友三个字应该是能说。可这么大的事儿,明明她帮忙设计了新的产品,明明她就在广交会现场,明明她总有好办法,他们也没开口。
周渔即便挂念,却也不能主动了——她的帮助也不是没有底线的。
她直接去了住处——一号店给所有的工作人员提供住宿,周渔总是两边跑,租赁的时候也给自己留了一间,每次直接过去就可以。
不过,她给伍月华打了电话,跟她侧面打听:“南州肥皂厂没有去广交会,说是要停产了,出什么事了?”
伍月华是蔬菜公司的总经理,平时跟肥皂厂没什么交集,她压根就不知道:“没听说啊,你等着我打听打听?”
休息了一晚上后,周渔才去了店里。
时隔大半个月,一号店依旧红火,不过进了办公室,到了王建嘴里,就不一样了。
“周总,您出门这些天,我们是真没闲着,您看,一号店业绩如常,肃南江州两地一共新开了四家门市部,另有10家门市部推进正常,月底就能开业。”
他说,周渔就翻看汇总的文件,但王建这人周渔可太了解了,说话老灵活呢,他一开口,周渔就听出了他这是欲抑先扬呢。
她就问:“但是呢?”
王建其实也不想提,给领导提意见,这不是找事吗?但他是在乡下卖酱油醋的时候,周渔将他拉起来的,从店员到店长到经理,就连原先看不上的岳父都高高兴兴同意了婚事,可以说,周渔是他的贵人。
所以,有些不好听话,他怎么也要说说:“是我有点想法,跟您沟通沟通。”
这语气一听就挺慎重的,周渔点点头:“说吧。”
“您看,你这次是为了南河贸易团去的粤东,抽调了我们25个人,拓展组外加一号店管理人员一共才110人,您一下子抽了我们四分之一,我们一个人得当两个人用,才干的过来。”
周渔其实也知道,可没办法,创业公司就这样,没人!她直接说:“不是说双倍工资吗?一定兑现,而且这个月的奖金可以提高比例,你算一下。”
王建就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老板,本身已经双倍工资了,居然还涨奖金,就冲周渔这大方,他都必须得说:“不是奖金的事儿,奖金多了我们肯定高兴,谁不愿意挣钱,反正咱们公司,干得多拿得多,你肯定不会亏待的。”
“是觉得不合算,一方面耽误咱们各市里门市部推进了。另一方面住宿费、租赁大巴费用,拍广告片的费用,外加你自己出人出力也不少。我知道,这是为了探路,可真有用吗。”
“咱们别的省也去不了啊,只能在省内发展,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各地百货大楼最近都在改革,百货大楼的经理快把一号店当他们店了,到点就来逛,组团的,一切都跟咱们学。服务学去了,咱们是东西不少,可人家进货更容易,这很难竞争啊。”
王建这人,什么都挺好,人灵活也肯干,就有一点,见识不够,这也是周渔创业团队的主要问题——学历不够,平均学历初中,她想着不行得问问马教授,其他学校有没有夜校,给他们报个名读读书。
她先回答:“他们改也没用,一是价格下不来,二是工资上不去。从内到外都不可能跟咱们竞争的,你放心吧。”
顺手,她就把名单拿了出来:“人的事儿这么解决,这是这次粤东那边聘请的25个翻译,他们不是全部都学的外文,但表现都很好,我让于芳菲问过了,很多人都有意向加入我们,你和于芳菲商量一下,趁热打铁,把人招来,大四没什么事干,让他们过来实习。”
“另外,你们再研究研究,继续招人,二号店那边已经差不多了,当地招一批,咱们这边还要过去一批。另外,浙东,西山两个省的商贸团团长,哦,就是他们商务厅进出口处处长,都跟我表示过,欢迎我们过去开店。也就是说,三号店和四号店也有眉目了,赶紧把人招进来。”
王建都愣了,他眨眨眼才反应过来周渔说的什么,浙东和西山可以开店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周渔一直想以南河为基点,向着全国辐射。他们的设想是,省会建立商场(对外叫一号店二号店……),站稳后,由商场向地级市辐射门市部,如果门市部站稳了,就再以各种方式向着县乡进行覆盖。
所以省会的商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因为各省政策不一样,所以至今除了粤东吴县,还没有地方可以开出第三家。
这一个广交会就有这么大的好处?
王建愣完了就乐了,“真的啊!真可以啊!”
周渔点头:“真可以!觉得合算了吗?”
王建连忙点头:“这样当然合算,这是好机会啊。”
哪里想到,周渔又拿出了一沓子合同,跟他说:“这里有132家企业,是这次全国各地参展的企业,产品各种类别都有,质量也是一等一的好,我跟他们签订了初步合作的合同,你带人研究一下跟进,赶紧把事儿定下来!”
王建简直不敢置信,他连忙拿了过来,瞧瞧里面是什么,然后就发现,服装箱包日用百货,真是什么都有,而且都是不错的牌子。
一号店原先的海市皮鞋厂撤了柜,一直没有更好的牌子,现在倒好,浙东的金牛皮鞋愿意合作,他都可以想象,这几百种产品放到了一号店,那是怎样的繁荣?!
王建没忍住,直接哈哈笑了起来。
周渔都被逗乐了,不过他也没笑几天,周渔在省会待了两天,还落实了一件事,南河大学经济学办了个函授夜校,周渔给一号店的管理人员都报了名:“公费,读出来后,每个月在原工资基础上加10%,提拔优先。”
于是,乐的让人看了好几天后槽牙的王建,赶紧报了名,他回家悄悄跟老婆芳芳说了自己的猜想:“我猜周总是嫌弃我见识不够,我得好好学。”
芳芳扭头将这事儿告诉了王建的小姨姜桂香,姜桂香又打电话讲给了周渔,周渔没说是不是,而说的是:“我等着京市店筹备,让他去呢,让他好好读。”
这是周渔回到南州的第一天,南州肥皂厂那里,终于有消息了。
周渔直接去了伍月华的办公室,伍月华跟她说:“他们厂资金有大问题,可怎么回事,我猜你想不到。”
周渔直接坐下了:“你说。”
“你知道莫大海四处演讲吧!”
周渔点点头,“知道,我听说他这个模范,激励了不少濒临倒闭的日化厂,让他们打起精神重新振作,跟这个有关系?”
“你知道人家为什么请他,哪里有人听个演讲就振作了?振作是要钱的啊,这些厂子,哪个不是账面上一点钱都没有,说不定屁股后面还有一堆外债,鼓励两句根本没用,是莫大海拿出了真金白银,他们才这么积极啊!”
周渔都惊了:“莫大海给他们钱?”
伍月华点头:“对,他跟他们讲,要分析产品为什么不受欢迎,怎么分析,就要问卷调查,这需要钱。调查完了需要改进,这也需要钱,改进完了需要推广,这需要大钱。”
“源头是墨江县日化厂,不是第一个邀请他的,但是最可怜的,都是老弱病残,一个小工厂日子过不下去了,分流都没人要。他出主意,人家说我们一分钱没有,做不了这些,你的激励没有用。”
“莫大海上了劲儿了,觉得太可怜了,就跟人家签了帮扶合同,帮着他们找产品定位进行推广。这事儿就传出去了,开了口子,大家都不容易啊,有厂子没钱报销医药费,有厂子全厂人集资都没效果,有厂子设备好却找不到正路,他一个个都帮了。”
“从六月到九月,签了十家!直接将他们厂那点资金抽光了,他们厂才起来多久,原材料都是欠账,本身产品卖得好,只要他停了还有可能缓过劲儿,可日化都是一个圈,原材料厂的人听说了,直接过来要。”
“本来还想通过谈判,让人家先回去,可他们过去濒临倒闭过啊,别人也怕拿不回来钱,根本不愿意,昨天谈崩了闹到了省厅,今天彻底停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