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荞瞧着陶竹脸上的紧张, 忙道:“你就算是想待在村子里我也不同意,我在哪儿,你就得在哪儿。”
“同理, 将来你若是有事要做,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反正咱们俩就是不能分开。”
此时没手机没网络的,若是离得远了,那想见一次面是真不容易, 所以,不能分开。
黎荞这话让陶竹的紧张消去不少, 但是, 陶竹的思绪不由跑远。
他能有什么事要做,他一没特长二不考科举,若无意外, 他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三柳村, 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只是县城。
但这人,要考功名。
以这人的聪慧, 肯定能考上秀才,甚至是举人。
他将来会成为秀才夫郎、举人夫郎?
……
此时,心里竟不全是欢喜, 而是高兴中夹杂着茫然。
他知道这人将来是要继续读书的, 可今日庄文提出在县城买院子, 他终于意识到,读书并不是虚飘飘的两个字。
而是要去县城, 要考功名。
读书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不是眼下这日复一日的单调日子, 更不是三柳村这小小的地方。
读书这两个字后边藏着的, 是他连想象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想象的未来。
“黎荞。”他轻轻喊了一声。
“嗯?”黎荞应声。
“你在哪里, 我就在哪里。除非你不让我跟着你了。”他又道,伴随着这话,他的唇微微抿起,眼眶有些发红。
黎荞给他的安心和浓烈的爱意,此时有些打不过他对未来的彷徨。
“傻话,我怎么会不让你跟着我。”
黎荞没想到他竟然红了眼眶,心中一慌,赶紧抱住了他,低头在他眼睛上亲了亲。
被黎荞这么一哄,陶竹反而眼眶更红了,但是,他瞧着黎荞的脸,有些气。
他是生自己的气:“你刚去我家提亲时,我还想着你若是变卦了,那我就卖你的点心,和你抢生意。”
“可现在,我别说是有这样的心气儿了,我光是一想就鼻子发酸,都怪你,把我变得这么奇怪。”
要不是这人待他太好,他刚才又怎么会觉得委屈,更不会委屈的直接红了眼眶。
从前他在陶家受了无数的委屈,但他自从长大就再也没哭过。
因为他知道哭也没用。
可现在他竟然想哭,他已经不像他了。
这人待他太好太温柔,把他独立的心气给磨没了。
“……好好好,怪我,一切都怪我。”
黎荞有些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心疼,陶竹在害怕外面的花花世界。
他的竹哥儿虽然外表偏向男人,但说到底是小哥儿,此时会哭也正常。
他低头又亲了亲陶竹的眼睛,轻声道:“那你就把我会的点心,我会做的物件,我认的字全学会。你把我会的都拿走。”
“这些东西怎么和你比?”
陶竹下意识的反问。
但话一出口,陶竹更生气了,他真的变了,他竟然觉得那些点心、物件、知识竟然不如这个人。
那可是能让他安身立命,能让他离开陶家小日子过的富富足足的依仗,是他从前无比渴求却一直没有的依仗。
可此时,他对那些东西甩都不甩。
他真的变了!
越想越气,他忍不住抬手在黎荞腰间掐了一下,都怪这人。
“嘶——”黎荞夸张的喊了一声,五官皱起,但嘴巴里却是道:“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也离不开你。”
“?”
陶竹一脸怀疑的看着他:“我有什么好的?除了我救了你那次,任何小哥儿都能取代我。”
哪个夫郎不勤俭持家?
哪个夫郎待自己男人不好?
“你是不是忘啦?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娇娇软软的我反而不喜欢。”黎荞赶紧道。
陶竹:“……”
噢,他忘了。
他有突出的地方。
他丑的突出。
这人爱夸他长的好看,他听得多了,真以为他长的好看了,是以刚才竟忽略了这个突出的点儿。
“但万一外面也有小哥儿是我这个类型呢?”他忍不住问。
“那就必须得提到你救我这事儿了。虽然你不喜欢我提这一点儿,但这一点儿是永远绕不开的,因为那天在山上救我的人的确是你。”
黎荞道。
陶竹:“……”
他抿紧了唇,眸子也垂了下来。
他的确不喜欢听这人提此事。
但黎荞的话还在继续:“你一直觉得你做的这件事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不是这样。”
“当时那个情况,连大哥都不肯再管我,我满村都借不到粮食,还跌到山沟沟里,那个无路可走的困境,只有你伸手拉了我一把,只有你,与我非亲非故还厌恶我的你,拉了我一把。”
“你觉得你是顺手为之,但我却是觉得将来不管是发生了什么,哪怕我落魄得只能去讨饭,你也不会放弃我。”
“这份安心,除了你,谁都给不了我。”
陶竹:“……”
他抬起眸子,有些愣。
“我被全世界都放弃过,只有你没有,所以,是我需要你。只有你在我身边,我才能安心。”
这话自然是真的。
他是孤儿,自小被父母放弃。
后来末世来了,也遭遇过不少背叛。
他虽然没有经历原身的遭遇,但只有眼前这个人肯拉原身一把是真的。
原身那么差劲,陶竹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更何况是他。
他只相信陶竹不会放弃他背叛他。
活了两辈子,他太想身边有陶竹这么一个人了,太想了。
所以,不仅仅是陶竹需要他,他也需要陶竹。
“……是你需要我?”
陶竹喃喃道,难以置信。
“对,是我需要你。”黎荞坚定点头:“我时常在想,你简直是老天爷为我量身定做的夫郎,我能遇见你,是老天爷显灵了。”
陶竹:“……”
他眼眶又红了起来。
这人!
太会甜言蜜语了,这一番话说得他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酸酸涨涨,他不由也伸出手抱紧了他。
“我也需要你。”
“那咱们俩就是相互需要,谁也离不开谁,甚好。”黎荞说着笑了起来:“咱们回房间?”
“……不了。”
黎大山还在院子里呢。
此时他和黎荞是在厨房里,他就是一时想岔了,矫情了。
他眼眶还红着,这个模样可不能被黎大山看到。
“说起来,虽然要在县城买院子,但咱们村子里也要盖房子,毕竟这里是咱们的根。”
“要不,咱们把买地的事儿往后缓缓,咱们先盖房子?”
黎荞突然改了话题。
陶竹听了,虽然觉得话题跳跃的有点快,但还是顺着此话思考了一下。
买地的话,赶在种冬小麦前买就成了,至于房子……若这人很快就去县城买院子了,那他还有机会感受淋浴的快乐么?
“咱们先盖房子吧。”他有了决定。
“行,那咱们回房间,拿纸笔把新房子的模样画下来。”黎荞说着放开了他,笑眯眯的道:“咱们回房间。”
陶竹:“……”
明白了。
但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于是,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一边商量着房子的事一边回了房间,在院子角落里劈柴的黎大山,听着两人的对话,没有任何怀疑。
等两人再从房间出来时,眉角眼梢都带着笑,脸也有些红。
但黎大山依旧没多想。
盖新房子诶,这换谁不高兴?
至于脸红,估计是高兴的,况且天这么热,他小叔皮肤白,一出汗脸就容易红。
黎大山想着想着,想到郑浅浅身上去了。
咳,浅哥儿脸也挺白的。
不对,浅哥儿的手也白。
不过,浅哥儿手心的确磨出茧子了,要不他托小五哥在县城的胭脂铺子买盒护手的羊油送给浅哥儿?
在黎大山盘算着该送郑浅浅什么礼物时,另外一边,陶竹安心了不胡思乱想了,便又想起了陶树的事儿。
陶竹不打算放过陶树,拿黎荞的创意去和高志远合作,这不是在故意膈应他和黎荞么?
“不好好研究麦芽糖却搞七搞八,今晚我就去揍他!”他气道。
黎荞瞧着他气鼓鼓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不是他不想研究麦芽糖,而是研究不出来。”
“当初高志远说他会做麦芽糖,如今过去这么久,大哥家的麦芽糖生意已经走上正轨,高志远的麦芽糖却是不见踪影,再结合一下高志远的家境,这说明高志远根本不会做麦芽糖。”
“……啊?”陶竹闻言愣了。
但这话确实有理,从高志远母子俩的打扮来看,高家肯定很穷。
很穷却不卖麦芽糖,是不想吗?
是不会啊!
他一下子也笑了起来:“幸好你当时去我家提亲了,不然陶树绝对要被高志远忽悠了。”
“可不是。所以这次高志远肯和陶树这个不靠谱的卖三无产品,应该是被陶树抓住这个说谎的小辫子了。”
黎荞道。
“管他是什么缘由,反正这次陶树过分了,我想揍他。”陶竹笑完了,还是生气。
“算了,反正他们没挣到钱,如果现在主动去找他,他肯定借机赖上咱们。”
“他不敢。”陶竹说着手握成拳,在黎荞眼前挥了挥:“他怕这个。”
黎荞一把抓住他比自己小一号的手,笑道:“我知道竹哥儿最厉害了。但咱们白天忙着做点心,晚上忙着学习认字,咱们很忙。”
有那个时间,在床上和他玩,不比揍极品快乐么?
刚才在房间里只是亲亲,可没有走到最后一步。
陶竹:“……”
行叭。
那他就暂时放过陶树。
“而且,咱们今晚就去找村长,问问买宅基地的事儿。”黎荞道。
这里虽然是古代,但也不是谁家想在哪里盖房子就能在哪儿盖房子的,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按照盛朝的律法,谁家若是有了男孩儿,官府会分配其一块地用来盖院子,好方便将来娶媳妇夫郎,兄弟分家。
但是,在这块地之外想另外盖房子,那就需要掏钱买了。
不过,这种用来盖房子的地比耕地便宜多了,在黎荞的印象中,一亩地那么大的地,只需要一两银子就能买。
于是,当天晚上,黎荞和陶竹去找了庄丰收,询问买宅基地的事儿。
庄丰收对于两人要盖房子的事儿并不意外,他把村子里能用来盖房子的土地都指了出来,让两人挑选。
至于价格,的确是一亩地一两银子。
黎荞和陶竹每日挣的多,还要做点心,那院子自然就得盖得大,正好黎荞家后边一大块空地没人住,于是两人便选了这块地。
选完地之后,得再去县衙一趟交银子,拿地契。
正好庄文打算提前回县城卖书架,于是双方约定同行。
这天天不亮,黎荞就去了庄家,他乘坐着庄家的牛车,和庄丰收、庄文夫妇、庄方一起去县城。
牛车上还放着三个树形小书架。
庄武和庄园本就做好了几个树形小书架,这几个书架他们是留着自用的。
眼下决定要做这门生意,于是庄文夫妇便带上了三个小书架去县城探探路。
这三个小书架是用本地没有的榉木做的,坚硬,纹理清晰。
而陶树的小书架,是用本地常见的香椿木做的,在木料上就输了。
庄家的书架不仅木料贵重,做工也很精美。
庄家人自己用的东西,当然不会糊弄,每一处都做到尽善尽美,表面打磨的光滑没有毛刺,钉子也钉得紧实,虽然没有雕刻漂亮的花纹,但只凭借着独特的外观就足够吸引人的视线。
而且,庄文的定位很明确,他的目标不是那些富人家的学生,而是与他家境差不多的同窗。
这么漂亮独特的小书架,和传统大书架比起来,灵活便携,书房,卧室,院子里,想拎到哪里就能拎到哪里。
反正庄文自己就挺喜欢的,他对这三个小书架很有信心。
牛车走到城门口,因为行人众多,所以几个人从牛车上下来,准备步行入城。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黎哥!”
黎荞顺着声音来源看去,只见小五牵着马车站在他前边不远处,正对着他招手。
不过,看小五的神色,竟是有些愁眉不展。
他走了过去:“小五兄弟,好巧。”
“黎哥,你今天来县城有事儿?”小五牵着马车,往旁边走去,一副有话要和黎荞说的样子。
黎荞让庄家人先等等,他跟着小五走到路旁:“买了块地,准备盖新房子,所以来县城一趟。小五兄弟,可是有事儿?”
“诶,先恭喜黎哥了。”
小五先道喜,但很快他笑容垮了:“今天我去肉铺里买猪小肠,结果三家肉铺都没有猪小肠。”
“卖肉的屠户说,不仅今天没了,未来半个月里也没了,因为醉仙居的给了两倍的价格,将接下来半个月里的猪小肠都买下来了。”
“我家掌柜的说,醉仙居肯定也想做香肠。”
“……竟有此事。”黎荞皱眉。
“还有呢,我家掌柜昨日听食客说,醉仙居也开始卖青团和大嘛花了。醉仙居的大嘛花不能叫做大嘛花,因为醉仙居做的比较小,只有掌心那么大,精致小巧,味道和你做的差不多。”
“但青团不如你做的好吃,那个食客尝了醉仙居的青团之后,专门又去望月楼买青团,说是醉仙居的青团太硬了,不好吃。”
小五又道。
“……还有坏消息么?”黎荞问。
“没有了。”小五立马摇头。
这两个消息已经够坏了,若是还有坏消息,那他都要扛不住了。
自打他接了这个来三柳村取货的活儿,不仅时常能吃到免费的点心,而且与王掌柜的接触也日渐增多,王掌柜越来越倚重他了。
眼瞅着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结果现在醉仙居这颗老鼠屎出来搅合黎荞的生意,太过分了!
“还好,不是大事儿。”黎荞笑着拍了拍小五的肩膀:“别愁眉不展了,咱们又挡不住醉仙居做什么,咱们做好自己的就成了。”
“啊?你都不生气么?”小五惊讶。
都这样了,还能笑得出来?
“生气,但咱管不了人家醉仙居卖什么,人家也不是偷来的做法,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咱们不能不让人家卖。”
当然,等下次见了赵掌柜。
赵掌柜得给交医药费。
小五:“……”
这心态,佩服。
连王掌柜都很生气,结果黎哥跟没事人一般!
“食客也说了,醉仙居的青团不好吃,所以,醉仙居抢生意不成,反而给咱们增加销量呢。”
黎荞笑着道。
做青团需要的不仅仅是糯米粉,再说了,除了青团皮之外,他蛋黄肉松这个大杀器还没放出来呢。
至于大嘛花,他早就做好了会被人模仿的准备,大不了不卖这个了,改为卖桃酥。
至于烤肠,这个的确棘手,因为郑屠户的猪小肠的确不够用。
但没办法,没有就是没有。
所以,老老实实做猪肉丸子和腊肉吧。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小五听了黎荞这一番话,彻底服了。
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人,就是稳!
“黎哥,掌柜说会尽量想办法找猪小肠,你和竹哥别担心,他认识的人多,肯定能想到办法。”
想到王掌柜的话,小五又连忙道。
“好,那我办完正事去望月楼一趟。”黎荞道。
他许久未见王掌柜了。
王掌柜和他虽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但和王掌柜合作以来,他不仅挣了钱,还省了不少心。
是时候去看看王掌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