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带着青团、桃酥、沙琪玛和烤肠回了望月楼。
此时的望月楼还没有营业, 他从后门进了后院。
王掌柜已经在等着他了。
不等马车停稳,王掌柜便招呼两个伙计上前将马车里的东西搬下来。
同时,王掌柜又问:“青团可是有新口味?”
“有的, 黎哥一向是说到做到,他给了我一枚,我只咬了一口就舍不得吃了,用帕子包着,准备带回家让我阿爹吃。”
小五说着, 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麻布做的帕子。
他将帕子打开,里面咬了一口的蛋黄肉松馅的青团露了出来。
王掌柜走过去两步, 仔细去瞧那馅料。
馅料的颜色是黄色的, 配着青团青色的外皮,还挺好看。
不过,这馅料细细碎碎的, 勉强能看出来其中掺着蛋黄, 但“肉松”呢?
肉松这两个字还是黎荞告诉他的,说是用猪肉做的。
可眼前这馅料, 和猪肉有一文钱的关系么?
王掌柜有些惊讶,当然也有迷惑。
这时两个伙计已经将专门用来盛放青团的木匣子搬下来放到了桌子上,他便上前打开木匣子的盖子, 拿了一枚青团出来。
“这最上面的就是蛋黄肉松馅的, 一共是六十六枚, 每一枚的价格是四十文。”
小五道。
“嘶——”王掌柜听到这个价格,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四十文一枚!
昨日黎荞并未说价格, 他也不知道一枚青团的成本价是多少, 但是, 这么小小的一枚青团竟然要四十文?
他将手里的青团凑到眼前仔细打量,看外表,和豆沙馅的没什么不同。
他轻轻咬了一口。
只咀嚼了两下,他就眼睛大睁,来不及咣咣咣的拍桌子,便又低头咬了一大口。
糯米的软糯,蛋黄肉松的咸鲜香,两种味道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不等嘴巴里的咽下去,又伸手在木匣子里拿了一枚出来。
一连吃了三枚,他这才有心思抬手咣咣咣的拍桌子,顺便叹道:“小黎的确有两把刷子啊!”
虽然没瞧见肉在哪里,但这滋味确确实实是拿肉都不换的。
他这尝过无数好东西的舌头,完全抗拒不了这个味道,他很久没这样失态过了。
小五听得连连点头:“可不是,黎哥是有真能耐在身上的。”
旁边,两个负责搬货的伙计看的眼馋,这蛋黄肉松的味道就真的这般好?
但可惜的是他们不是小五,他们没办法去三柳村拉货,唉,靠着他们自己,这辈子怕是都尝不上一口。
就在这时,一个伙计匆匆进了后院,他喊道:“掌柜,白家大公子白夫郎亲自来了,如今就在二楼等着呢。”
其实此时距离望月楼开门还有一刻钟,但白家大公子白柚亲自来了,其丫鬟一拍门,他们不敢耽搁,立马就开了门把白柚迎了进来。
白柚其实是一个哥儿,前两年嫁去了府城,但其男人身子弱,不到一年便去了。
白柚与夫家不合,便干脆回了白家。
所以,白柚其实是一位寡夫郎。
这夫郎虽寡,望月楼却是不敢怠慢。
因为白柚的父亲是平城官学正心书院的教谕,乃正八品官员,虽然品级不高,但人家确确实实是官儿,还管着一帮秀才,人脉极其广。
现在人家来了望月楼,点名要见王掌柜,是以这伙计匆匆忙忙跑来找王掌柜了。
王掌柜听见这话,抬步朝着前面酒楼走去:“我去看看,小五,你们把青团、香肠送入后厨。”
小五和另外几个伙计应是,而王掌柜快步上了二楼雅间。
雅间里,白柚站在窗边,正一脸无聊的瞧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懒懒散散的站着,长相不是很美,但一双眼睛跟说话似的,让人见之难忘。
“哎呀,白公子,稀客,稀客啊。”
王掌柜人未到,声便到。
伴随着此话,雅间的门被推开,王掌柜走了进来。
白柚扭头看向王掌柜,轻笑道:“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昨日我那三妹妹去了吴家小姐的小宴,尝到了一种名为青团的点心,她夸的天花乱坠,我今日就过来瞧瞧。”
“原来如此!那您来巧了,从前青团只有豆沙这一种口味,但今日多了一味蛋黄肉松,味道甚美,您一定得尝尝。”
“蛋黄肉松?”白柚挑了下眉。
王掌柜微笑,亲自去端了两碟子青团过来。
豆沙和蛋黄肉松各四个。
白柚是土生土长的平城人,虽然嫁去了府城,但他在府城并未见过青团这种江南地区在清明节吃的点心。
此时,瞧着这圆圆的大团子,他捏起一个,试探着咬了一口,只咀嚼了两下,他那双漂亮的眼睛便亮了。
这个糯叽叽的口感,有些类似他吃过的汤圆。
但与汤圆又有不同,因为里面掺了艾草,并且馅料不如汤圆甜腻。
汤圆虽然好吃,但只能拿勺子趁热吃,可这个他却是能用手捏着细嚼慢咽。
他喜欢!
吃完一个豆沙馅的,他又去拿蛋黄肉松的。
如果王掌柜那般,他也更喜欢蛋黄肉松一些,糯叽叽的点心,他只吃过汤圆,八宝饭勉强也算。
但这两样都是甜的,于是他也一直以为糯米就该是甜的。
可现在糯米搭配着这个叫蛋黄肉松的馅,出来的口感不但不奇怪,反而让他停不下来。
糯叽叽原来可甜可咸,美味!
将整个青团咽下肚,他微笑着看向了王掌柜:“的确不凡,怪不得我那三妹妹夸的天花乱坠。这青团是每日都有?”
“是呢,每日都有,不过数量是有限的,只有三百个,卖完就得等第二日了。”
王掌柜笑眯眯的答。
“那包起来吧,豆沙的十个,蛋黄肉松的,二十个。”
白柚道。
“好。小店除了青团之外,还有丰糕、桃酥、煎香肠,要不您也试试。”
王掌柜赶紧推销其他的。
别看白柚的父亲只是正心书院的教谕,但他母家是平城隔壁沛水县的大地主。
白柚阿爹当年的嫁妆极其丰厚,光是良田就有千亩,后来他阿爹去了,这嫁妆全归了白柚,是以白柚不差钱。
白柚闻言,嗯了一声:“那就尝尝吧。”
不过,等沙琪玛、桃酥、煎香肠都端上来之后,他表示好吃归好吃,但都不如青团。
那个糯叽叽的口感,无敌!
王掌柜见此,只能歇了借着香肠卖惨的念头,算了,谁让白柚不是特别爱呢。
不过,能爱青团也好。
这蛋黄肉松馅的青团,他进价是四十文一枚,嗯,那就卖八十八文一枚吧。
有钱人专供。
很快,白柚带着青团心满意足的走了。
于是王掌柜下了楼,向其他富贵人家的丫鬟小厮推销蛋黄肉松馅的青团。
在这些人当中,不仅青团卖的好,煎香肠也卖的很好。
当这些人催促时,王掌柜便叹了口气,开始说起了他的难处。
从明天开始,这煎香肠就要有羊肠衣的了。
各家的小姐若是吃不惯,那他也实在是没法子,因为猪小肠都被醉仙居买走了。
“啊?还有这种事儿?”
“万一我家小姐吃不惯,那我今后岂不是要来的更早一些才能买到?”
“我也是啊!我家公子自小就闻不得羊肉那个膻味儿,王掌柜,你可得把两种香肠分开啊!”
“啊!醉仙居也太讨厌了吧?”
“恶意竞争!”
……
这些个丫鬟小厮,听完王掌柜的话之后先是惊讶,惊讶之后就是哀嚎和担忧了。
王掌柜瞧着这一幕,心里满意了,上眼药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几日若醉仙居做不出味道相同的香肠,那吃不到美食的有钱人绝对会去找赵掌柜聊天。
当王掌柜忙着反击时,黎荞和陶竹则是开始为盖新房子做准备了。
这个世界没有专业的建筑队,乡亲们平日里盖房子,都是找的村里人帮忙。
这年头,大家谁还不是个手艺人,三柳村甭管男女老少,除了原身、陶树夫妇那样的烂人,余下的基本上都是全能。
不过,黎荞这次盖房,打算盖青砖瓦房,这对技术的要求比盖土坯墙要高一些,所以要寻专业的泥水匠。
所以他昨日就找庄丰收打探了,专业的泥水匠,三柳村没有,但朱家村有,当时庄家盖房子,就是找的朱家村的一位老泥水匠。
黎荞去了朱家村一趟,找到了这位姓朱的老泥水匠,谈妥之后,接下来就是购买砖头木头这些了。
这些得去县城买,于是趁着黎荞往县城而去的时候,陶竹拿着铁锹去清理家后边那块空地上的杂草。
有路过的村人瞧见了,觉得奇怪,便问了一句。
陶竹脸上挂着浅笑回答:“要盖房子了。”
这五个字,没到晚上就传遍了整个三柳村。
黎荞和陶竹要盖新房子了!
而且,这夫夫俩不是推翻了现在的院子翻盖,他们俩是买了地,要新盖一处大院子!
好有钱哇!
这几乎是所有村人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
黎荞刚买了三亩上等田,这就九十两银子了。
再盖那么大的院子,少说也得几十两吧?
黎荞这生意也忒挣钱了!
感叹过后,就是心动。
盖房子肯定要雇佣人手,黎荞雇佣陈铁柱、王秀英两家种红薯都给那么高的工钱,那盖房子的工钱也绝对不会低。
一日三十文,再来个三文钱的餐补,这要是盖上半个月,那不用出家门就能挣五百文钱。
高兴!
黎大忠家,韩小雁一边喂女儿喝面汤,一边斜着眼睛去打量蹲在厨房门口的黎大忠。
黎大忠一手拿着玉米面馒头,一手端着一个陶碗,碗里是大葱凉拌青椒,这大葱青椒只撒了盐,一滴芝麻油都没舍得放。
为了给赵二妞看病,这些天家里花了不少钱,所以伙食降的厉害,以前都是小麦为主,杂粮为辅,现在是杂粮为主,小麦面粉这种细粮,只有俩孩子和伤员赵二妞能吃。
韩小雁看了黎大忠一眼,一眼又一眼,但一直到把她女儿喂饱了,她也没敢吭声。
上次黎大忠非得把她赶回娘家,当时她气恼不已,只觉得丢了面子,于是放下狠话,黎大忠不跪着求她回去,她绝对不回去。
当时她想着家里有俩孩子离不开她,而且她和黎大忠成亲也没几年,黎大忠夜里闹她闹的厉害。
因此,她自觉拿捏黎大忠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才那般说。
可谁知道,等了一日黎大忠不见踪影,等了五日黎大忠不见踪影,等了十日黎大忠也不见踪影!
黎大忠没影儿,她娘家人却是对她有意见起来了。
她两个兄弟的媳妇瞧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嫌她没本事,明明对黎荞那么大的恩情,结果她一点便宜没占到,甚至还被赶回了娘家!
待在娘家吃白饭干什么?回去找黎大忠啊赶紧让黎荞带他们挣钱!
不只是两个大嫂看不上她,她爹娘也劝她赶紧回来给黎大忠低头。
见她不肯主动低头,便她安排了许多的活计,家里的,田地里,以至于她在娘家竟是比在婆家更累。
恰好,陈铁柱、王小哑夫夫回娘家——王小哑和她是同村的。
她便赶紧拉着这夫夫俩人打探黎大忠的情况。
黎大忠一家子目前还算可以。
赵二妞的伤恢复的慢,但也一直在恢复,说话依旧困难,但可以做家务活,也可以照顾孩子。
眼下不是农忙时期,田地里的活计只靠着黎大忠、黎稻父子俩就能搞定。
所以,黎大忠家小日子还成。
就是名声不太好。
现在村子里的人一提起赵二妞,就觉得她是遭了天谴,大家伙儿不愿意和她走的太近,免得也遭了天谴。
她听完陈铁柱这一番话,一颗心当真是哇凉哇凉的,大夏天好似身处寒冬。
没有了她,而且赵二妞也出了事,但那个家竟没有乱?
更重要的是,黎大忠是一点儿来寻她的迹象都没有啊!
慌了,她这下子彻底慌了。
于是,当她爹娘又催促她时,她便灰溜溜的回来了。
她主动回来,黎稻和赵二妞包括俩孩子都很高兴,黎稻和赵二妞是高兴自己身上的活计终于可以轻松些了。
俩孩子高兴是想她这个亲娘了。
但黎大忠对她却是不冷不热,愿意和她说话,但只愿意说正事,闲话是一个字都不肯说。
晚上虽没和她分床睡,但不跟从前似的闹她,她有心和好,主动往他怀里靠,结果他翻身拿背对着她!
黎大忠这个态度,让她此时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韩小雁不说,但黎稻忍不住。
多好的机会啊!
眼瞅着黎大忠吃完了饭,打算洗洗睡了,黎稻忙喊住了他:“大忠,黎荞要盖房子了。”
“他盖他的,和咱们没关系,咱们俩家不来往了。”黎大忠不咸不淡的开口。
“你这兔崽子咋说话的!”黎稻瞪他:“凭你和他的交情,你去混个工头当当,一天最少也得跟大山一样,一日拿六十个铜板!”
六十个铜板?
韩小雁听到这几个字,惊住了。
黎大山工钱涨了啊?
黎大山都能拿六十文,黎大忠身为黎大山的堂叔,一日怎么能拿六十文,最起码得八十文啊!
一想到沉甸甸的铜板,她再也忍不住:“大忠啊,要不你去试试?咱也不贪黎荞的砖头木料啥的,咱就老老实实的当个工头拿工钱,这也没什么吧?”
赵二妞闻言,狠狠点头,她舌头还是疼,说话不利索,所以她没开口,只是点头。
“不去,说不来往就是真的不来往,你们死了这个心。要是让我知道你们私下里去找黎荞,那这日子就甭过了。”
黎大忠板着脸,话语很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黎稻气的直跺脚:“我凭啥不能去?我就要去!”
“你要是去了,等你将来老了,我不给你养老!”黎大忠沉下脸。
黎稻:“!”
反了天了!
韩小雁:“……”
这个黎大忠,太自私了!
现在又不是问黎荞要方子,只是想去当个工头而已,这样都不让去,也不看看家里为了给她婆婆看病花了多少钱!
一场大战,又爆发了。
黎荞目前不知道这场大战,黎荞正和陶竹坐在桌子前,借着油灯那微弱的光亮研究新房子的布局。
按照三柳村这边的常见布局,是堂屋三间,东屋三间,西屋三间,再搭配上厨房和杂物间。
各家按照自家的家境在这个基础上去增减房间,像是庄家,因为人多没分家,所以在此基础上又接了一个同样布局的院子,等于是一个二进的大院子。
黎荞准备效仿庄家,也盖一个两进的院子,前院用来做点心,后院则是他和陶竹的快乐老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喏,这里是淋浴间,青砖铺地,再用青砖搞个下水道,架子上面放上几个大桶,在大桶底部钻一个孔。”
“夏天天热,太阳可以直接把水桶里的水晒热。咱们只需要早上把木桶装满水,那一天里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后院就咱们俩,光着身子随便跑都没事。”
这话音落,陶竹忍不住拍了他一下:“不知羞。万一被人瞧见了,那直接挖个坑钻进去吧。”
话是这么说,但他的脸颊却是忍不住热了起来。
那个场景,还真是快乐老家……
“后院是咱们的私人领地,到时候装个门,除了咱们,谁都不让进。”
黎荞理直气壮的道。
新婚小夫夫,就该这样没羞没臊啊。
“……还是说一说工头的事儿吧。”陶竹转了话题,再说下去,估计就得往床上去了。
但正事还没说完呢。
他和黎荞要做点心,不可能一直盯着新房那边的事儿,所以,得寻个工头当监工,甚至还要负责采买。
所以,这个人选挺重要。
“工头啊,我想找大忠哥,但他肯定不会接这个活儿。”黎荞也惦记着此事,便跟着陶竹的话转移了话题。
“我看雁嫂子这两天没闹什么,要不咱们找大忠哥问一问?”陶竹道。
“行。如果他不接,那咱们找二叔。”黎荞道。
“好。不过,真把这院子盖起来,怕是要花二百多两银子。”陶竹瞧着眼前的纸张,有些犯愁。
两个大院子呢,而且,还要买对应的家具。
“无妨,家具的话,咱们慢慢攒。今日打个床,后日打个大衣柜,反正现在不急着用。”
黎荞是一点儿都不愁。
“好了,正事忙完,咱们该休息了。”黎荞说着将手中的毛笔放下。
陶竹闻言,立马道:“那你去躺着,我给你按按。”
他还惦记着此事。
“我今天又没有走很多路,不用按。我是坐着村长家的牛车去县城的。”
黎荞摇头。
“坐牛车就不累了么?坐牛车也很累的,你快去躺着。”陶竹很坚持,说着从板凳上起身,双手抱着他的一条手臂,要拉他起来。
“……”
黎荞眼神意味深长了起来。
他顺着陶竹的力道起身,与陶竹一起朝着床走去:“既然你非要按,那我教你。”
“只是按一按而已,我会。”
“不,你不会。”
“……我就是会啊。”陶竹眸子睁大了几分,这也太小看他了吧,他怎么可能连按一按腿脚都不会。
“我的意思是这样按。”黎荞低头,在他耳边解释他想要怎样的按摩。
他还未说完,陶竹的耳垂就红的快要滴血了,抱着他手臂的双手也下意识用力,整个身子都贴紧了他。
“这下子知道了吧?你的确不会。”
黎荞说着亲了亲他的耳垂。
陶竹:“……”
湿漉漉的,让他身子麻了一半,他咬牙:“你从哪儿知道的这些?”
这种花样,他闻所未闻。
不,别说是听说了,要不是这人此时告诉他,他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
“我自己想的,我做点心都能举一反三,更何况是与你的快乐了,我在这件事上充满了奇思妙想,这不奇怪吧?”
黎荞一本正经的解释。
陶竹:“……”
他无言以对。
“所以,我先给你示范,等你学会了,你再给我好好按一按。”黎荞又道。
“……那你不要让我太舒服,不然我就没了力气。”陶竹小声但认真的道。
他可不希望跟上次那般,本该是他要给这人按一按的,结果却被折腾的一丝力气都没了。
“好好好,放心。咱俩一人一次,谁都能享受到。”
黎荞应下。
按摩噗类,他真的不介意天天玩的。
于是,这一晚,陶竹咬着牙,强撑着把想要做的事给做了。
黎荞有没有借此消除疲累他不知道,反正最后他是累的一丝力气都没有了。
太累了,下次绝对不这样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