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便是这样一位绝无仅有的作家。她惟一的作品《飘》一经问世便成了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自1936年出版之日起,《飘》这部美国内战时期的罗曼史便打破了所有的出版记录。1937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三年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电影也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则克服了失败的心理,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重新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

《飘》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比尔·邓肯将身体靠在椅背上,点着了烟斗。我不做声,静候他开口。我知道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爱尔兰人要告诉我值得听的事情。伙计,你以为所有的浪漫与冒险都随基德船长一同消逝了吗?不,不是的。他打住了,凝视着窗外热带地区黑色的夜空。所有让我这个纽约人觉得新鲜而怪异的夜之声与夜之味向我飘将过来。我的想象开始将外面的黑暗幻化成各色各样的人影及兽形。不,不是的。邓肯突然重复说,你还记得失去的莱松岛吗?我点了点头,兴趣也高涨起来。仅有少数几个人还记得15年前报纸上曾有几则关于莱松岛失踪的消息。那是汤加群岛中的一大火山岛,居要是日本人、中国人和少量白人。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卡尔维诺
    劈成两半的男子,两片人体各自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被切成两半其实是件好事,切成两半之后,才会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会知道这种不完整会带来悲伤。
  • 作者:师永刚 刘琼雄
    中国画传风潮开启人师永刚,将历史中扮演重要脚色的名词、行动一一以多元角度附上新一层的当代阅读意义。历史说明书或是历史概念书让过去以狭隘政治角度面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我们,及对中国共产党没有历史包袱的六、七年级生,可以有再一次不同的阅读经验和历史感受。接续之前《切.格瓦拉画传》的编辑模式和美编格式,《红军》将再为当代历史阅读,启发另一层次的深探。本书共分为十六章,它以关注细节、散点式的记录方式为主,涉及了许多以往未曾涉及、关注的内容,诸如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红军病历、长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长征的参加者以及长征中流散各地的红军士兵的命运,等等。红军这个词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具备多种解读的意义。70年前的故事,对于这代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所谓的解密或者猎奇。红军的历史细节非常重要,但放在全球化的当下,我们纪念70年前的这支军队,那些理想者,过多沉迷于揭秘之类的事件,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东西。师永刚说。红军 (1934-1936)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在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一段时期,关于共产党的红色军事力量在中华民国逐渐退出主流话题。但是后来的结果与中国在20世纪后半的命运,却全系在这一场现在看起来艰难雀又浪漫的一次旅行。读者藉由此书有机会再度来到有关红军的回忆中。这次的旅行,或者更贴切地称为流亡,曾有人认为远胜于历史上的所有的征程,更是军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路上的点点滴滴,每一项细节都是认识这个旅程必要的一块。散点式的纪录方式与大量的图片史料,帮我们重建历史现场的想象,也触碰到了许多以往我们未曾关注的部分: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红军病例、长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长征的参加者以及长征中流散各地的红军士兵的命运……红军在70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中间,成为一个有趣的纪念对象,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40岁、30岁、20岁、10岁。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而复杂,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如此不同的人群?什么会同样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在这条寻找生存的路上,毛泽东与他的队伍,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方向,整整两年,付出了十多万人的生命,才决定了这条路的终点,或者起点。恍如茨威格所描述的人类群星闪耀,那些星辰正在1930年代的中国闪耀。70年后的今天,在所谓的历史方向感里,在所谓的全球化状态下,我们仍然在历史地图中透过这支军队的红色色素,辨认这条1930年代行进路线的方位和经纬,并试图努力地回到常识。作者简介:师永刚,生于1975年,1986年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军15年升至副团长。画传创始者,《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蒋介石画传》《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三毛私家相册》》、《红军1934-1936》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超过百万套。畅销书《蒋介石:1887-1975》上下卷、《雷锋:1940-1962》作者。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主编。刘琼雄:《城市画报》编辑总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杂志行业10年。2006年成为iMART创意市集发起及创办人之一,2008年成为公益组织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发起人。2006年起陆续出版有《雷锋1940-1962》、《切格瓦拉语录》、《红军1934-1936》(合著)等书。现工作及生活于广州。
  • 作者:毛姜
    张启一不留神成为了天庭的一名土地爷,守着这一亩三寸偏远荒废之地,伴着那乌鸦白狼慵慵无为之徒。天上蟠桃盛会办得热闹,人间四月芳菲开得繁华,张启坐在枯石上捧着脑袋想,这什么时候才能升职加薪呢?土地爷也要有春天呐。(PS:非传统修炼升级打怪文,不喜勿入。)
  • 作者:菲尔·克莱
    《重新派遣》是菲尔克莱获得 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处女作,这十二篇短篇小说主题高度统一,关注身处或者业已离开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的美军的生存状态。他们地狱般的战场经历让他们无法面对生命、重回日常生活。 菲尔克莱尖锐地刺入了伊战中不同角色的心理世界,他们中有普通大兵、殓葬部门的士兵、上士、心理战士兵、随军牧师。几乎无一例外,他们漠然地厌恶战争,又无法摆脱嗜血的军队荣誉;他们的信念来自荒诞的敌我设定和想象,在对自身扮演的角色充满羞耻的同时,对敌人带着陌生而恐惧的疏离感。 在这些裹挟着血腥、愧疚、恐惧、无助,甚至信念的故事里,有选择枪杀家中病危的狗的退伍士兵,因为他已习惯枪杀伊拉克那些食腐的狗(《重新派遣》);有为了让战友摆脱杀人梦魇,承担不属于自身的罪责的下士(《行动报告》);有不得不接受上级的盲目决策,用棒球比赛改造伊拉克国民精神的外事官员(《金钱作为一种武器系统》);还有试图用《圣经》来绝望对抗军营躁狂的虚无倾向的天主教牧师(《窑中的祈祷》);还有要为自己不堪的亵渎行为心理赎罪的战地英雄(《心理战》) 克莱用辛辣又犀利的语言,刻画了战争对士兵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屠戮,也记录了士兵们在荒诞与恐怖中寻求意义的徒然。
  • 作者:余杰
    余杰在《香草山》里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是每一个渴望爱情与获得自由灵魂者所要经历的,正在经历的朝圣之旅。要爱,就是选择自己的香草山,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说起香草山,最让人回味并且能够藏在记忆深处的就是《圣经》上一句著名的诗意的语言: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旧约.雅歌)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香草山》是余杰的唯一一本爱情小说,而且是自传体爱情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我想说:通过余杰在书中所坚持的追求自由灵魂的立场、爱的毫无保留,不难发现,余杰的新书留给读者的将是这样一个深刻而且需要直面的问题: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
  • 作者:皇甫奇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住其身。 命魂住胎,衍化七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命魂住胎开始的,但方云的生命,却是从终结的那一刻开始的 真正的皇族,不是来自于血统的传承,而是来自命格和灵魂层面的高贵!
  • 作者:江烟乘风
    娇纵妖精*清冷禁欲蒋怜和陆衡清在一个书院上学,极不对付蒋怜讨厌陆衡清在书院一副正人君子做派,管纪律,老是因为不守规矩记她名儿,是个唯夫子和父母之命是从的乖乖男,所以总是故意欺负他而陆衡清深知她出身市井,言行举止丝毫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与他这种世家大族出身之人来说,天堑之别,所以根本不搭理她,把她的小把戏一一挡回去作罢反正他们不可能是一路人但一朝错点鸳鸯谱,两人竟无奈成婚婚后,陆衡清自然想着和离,他决不能和蒋怜这种人长久尤其是看着她成日流连戏楼赌坊,毫无一点收敛的模样尤其是又知道她患了一种青楼女子才会得的专门勾人的春病,更觉得要马上和离最尤其的,还是他看到了她发病时的模样,在他面前一个劲儿的撒娇求抱,甚是浪荡……他必须、必须和离……蒋怜对于陆衡清的想法,自然是门儿清所以她也懒得搭理他,反正对方瞧不上自己,迟早着手和离,她只管自己成日吃好玩好乐好,然后和那乖乖男断清楚就行了。但是一天,两天……也不知过去多少天了她渐渐感觉有点不对自己的病症减轻了不少,都不用吃药压制,人就清爽了一大截而且嘴唇也老是胀胀麻麻的还有,她怎么还没和离?预警:1、作者文化水平不高,历史架空,私设如山,介意勿点2、女主不是真善美3、双c*
  • 作者:优颂
    【本文将于10.8零点入V】【21点更新】幽都王女嬴昭一朝梦醒,发现自己是本烂俗玛丽苏话本里的白月光女配。而男主,是她刚刚救下的鲛人拂黎。原著里,她容貌出挑,出身尊贵又天赋过人,唯一的缺陷就是盛年早逝。她的死,成了拂黎毕生难忘的梦魇,也成了他觉醒的契机。而拂黎将在经过种种磨难后成功黑化,他暴戾,专断,绝非善类。最后将往日欺他,厌他之人都挫骨扬灰,以偿当初摧折之苦。他成了高高在上的三十六洲帝主。而这样一个身怀悲惨过往,阴郁冷血的暴君,注定是要被温柔心软的女主治愈的。经历一系列虐身虐心的事件后,魔王被神女感化,他们顺利地修成正果,成为天下称颂的一桩佳话。并不想死的嬴昭:……她觉得自己还有抢救的空间。**小剧场:直到拂黎失控的那一瞬,嬴昭才领悟,自己救下的并不是年幼乖顺的犬兽,而是稚嫩却贪婪的兽王。他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觊觎她,恨不得连骨带血一起吞下,融为一体。少年眷恋地将脸埋在嬴昭掌心,低低地求她垂怜。控制生死的命门匍匐在嬴昭的指下,脆弱的后颈暴露在盛烈的天光之下,他却毫不在意,泪水自生着瑰丽银鳞的眸尾坠下,可怜又柔顺。我会替殿下清理一切妨碍您的事务,包括我。#披着清冷皮的黑莲花美人VS美强惨偏执小可怜#嬴昭不知晓的是,上一世她身死之后,成了整个三十六洲都不可言说的禁忌。阅读指南:#双C1V1,原著视角非全部真相,不要轻易下定论,男主前生今世唯爱女主,身心双洁#双强,但女主最强,男主恋爱脑小鲛人,会哭会撒娇,有亿点点疯批属性,指他可能会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绞尽脑汁获得女主的注意力,非常极端#立意出自李白《拟古十二首》第九首,意思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