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她熟悉的原点,也不是在自己家里。四周是一片冰冷和粗粝。陶莹迷离地想,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她感到自己被恐惧攫住,她屏息转动脖颈,打量着四周。但是一片黑暗中什么也看不到,她试探性地向两边摸去,只摸到身下凹凸不平的岩石。她尝试坐起身来,头却撞到了顶上的石头,一阵生疼,眼冒金星。
恐惧感越来越甚,这难道是爱德华兹搞的花样?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无论如何,她还好端端地活着,还没有被吞噬,这就能想办法。
陶莹艰难地趴着转了一圈,仔细看着四周,终于看到了身后若有若无的一点微光。有光明就意味着可能是洞口,她稍微有了点精神,慢慢朝那边爬了过去。
大约爬了十来米,光明越来越明显了,虽然并非很亮。陶莹发现那确实是来自洞外的什么东西,发着乳白色的光。她不顾一切地爬着,膝盖都磨出了血,也不在乎,再怎么说,也比在这个鬼山洞里强。可万一洞口太小,爬不出去,就麻烦了。
现在,她离洞口大约只有五六米了,她已经看到了斜上方的洞口,白光勾勒出了大概一米方圆的洞口,她心下一宽,更加用力地爬着。但最后一段洞壁坡度很陡,而且过于光滑,她缺少可以抓的地方,怎么爬也爬不出去。就是伸手也够不到洞口的边缘。
陶莹低声咒骂着,更加用力地攀爬,抓住了洞口一点点凸出的地方,向上一跃,但实在使不上力气,手一松又抓脱了。眼看就要跌回下面,这时候,一只手稳稳地抓住了她。
一只温暖,有力,粗大的手,无疑是男人的。陶莹顾不上多想,用另一只手也抓了上去,那个人也用双手握紧了她的手,低低吆喝了一声,把她拉了出去。
陶莹终于离开了洞口,但用力过猛,站不住脚,向前跌在那个人身上。借着淡淡的白光,她看清楚了,那个人橄榄色的皮肤,大眼睛,扁鼻子,卷发,是个长得挺好看的小伙子。
陶莹跳了起来,和那家伙保持距离,“爱德华兹,你又在玩什么花样?”
“Pardon?”小伙子也站起来,对她说,“Can you speak English?(你会说英语么?)”
“这次你又玩什么把戏,爱德华兹?”陶莹冷笑,努力让自己不露出怯意,又用英文说了一遍。
“你误会了。”小伙子用娴熟的英语回答,“我不是爱德华兹,我的名字是乌洛。乌洛·古拉柯摩罗。”
“乌洛?你和爱德华兹有什么关系?”
乌洛耸了耸肩,“没关系,为什么要有关系?”
陶莹盯着乌洛,发现他的目光单纯而和善,和爱德华兹的无数分身完全不同,也不像那些精神异化的行尸走肉。除了韩方之外,数千年来,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真正的——人。
“那你是什么人?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陶莹不知不觉顿住了,因为她终于看到了眼前的景象。
大概是在深夜里,他们在一座岩石嶙峋的高山上,不远处是一座悬崖,下面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海洋,但除此之外,有的地方还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紫光,好像海水本身就在发光一样。在海天尽头,陶莹看到某种长条形的物体跃出水面,又沉了下去,如果是动物,那一定是不可思议的巨大,这家伙至少得有三条蓝鲸那么长。
陶莹又向天上望去,天上星辰排列成从未见过的图案,还点缀着怪异的天体。虽然陶莹对天文学一窍不通,但可以肯定她以前从未在天上见过那么大的月亮,或者那片玫瑰色的蝴蝶星云。
但令陶莹震惊的不是这些,而是它们背后一个横亘了半个天空的乳白色结构。它看上去有些模糊不清,仿佛是一片竖立的云,又好像一只侧面对着他们的碟子。它从天顶一直垂到地平线上,发着出柔和的光华,四周是淡蓝色的,中间略显橙红,依稀可以看到分为两条支流,中间似乎有无数气团和光点,千百颗明亮而陌生的星辰点缀在巨碟形结构的周围。
有那么一刹那,陶莹似乎丧失了语言。“这……这是什么?”最后她结结巴巴地说。
“这是银河系。”乌洛指着天空,认真地说,“我们的银河系。”
“银……河……系?”陶莹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是啊,这颗星球在银河系的南十字旋臂最边缘,可以看到整个星系侧面的全貌。”
“这颗……星球?”陶莹重复说,觉得自己的脑子完全僵住了,“你究竟在说什么?什么星球?”
“对不起。”乌洛抱歉地说,“是我没说清楚,我们已经不在地球上了,我们在另一颗行星,另一个星系,在银河越过银心的另一边,距离地球大约是……八万光年。”
“等一下。”陶莹不知怎么觉得有点滑稽了,“你不会是要告诉我,我们在远离地球的另一颗星球上吧?就像那个……《阿凡达》里拍的那样?”
“是的。”乌洛点头,“不过这个世界比《阿凡达》里的潘多拉可远得多了。”
不知怎么,明白了这点之后,陶莹反而平静了一点,“好吧,你刚才说这里离地球多远来着?”
“大约八万光年。”
“爱德华兹知道这里吗?”
“这你可以放心,”乌洛说,“爱德华兹是不可能到这里来的。”
陶莹舒了一口气,“好吧,这让我开始喜欢这颗星球了。”
“这是一颗美丽的星球,我在这里住了许多年,你会喜欢的。”
“那个乌洛,你是外星人吗?”
乌洛开怀大笑,“不,我是你的同胞,是从夏威夷来的。”
“夏威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放心。”乌洛宽慰地笑笑,“你有的是时间知道这一切。”
大约一刻钟后,他们站在了山顶上。可以看到四面都是深紫色的大海,这是一个孤岛。浩渺的银河系高悬在他们头顶,如梦幻般令人屏息。
“像不像端点星?”乌洛说,“我读《基地》的时候,就想象这样一个在银河边缘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能想象吗?比毛纳基山上看到的银河要壮丽千百倍!”
陶莹虽然对《基地》没什么了解,但仰头望着银河,一时也心神荡漾,说不出话。过了一会儿,她问:“地球在哪里呢?”
乌洛指着银河深处一块云雾朦胧的区域说:“应该是在那里,你看,那条比较明显的是人马座旋臂,旁边是英仙座旋臂……但太阳我们肯定看不到,更不用说地球了。”
“可我们究竟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那得从头说起,我们在虚空纪的世界,是交互意识构成的,被爱德华兹命名为意识海。它的最大特征是,每过二十个小时三十分钟,就会自动进行跳转,除了我们的记忆之外,一切都返回原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陶莹茫然摇头。
“因为在意识海的核心,有一个最深的超意识意识着一切意识,我们可以称之为世界意识,或者盖娅意识,它构造我们的世界。但它本质上是一个程序,每过二十个小时三十六分钟,它会让原来的世界重现。因此,我们活在一个时间循环的世界之中。”
“这么说来……”陶莹思索着,“倒是也可以自圆其说,不过我还是不懂,为什么我们会到几万光年外的外星球来?”
乌洛的眼神变得飘忽,“事实上我们并不在几万光年外,只是在另一个世界的虚空纪里。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虚空纪。”
“你是说……”陶莹明白了几分,却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断,“请解释一下?”
乌洛凝视着浩瀚星海,缓缓说:“我们也是后来才明白的,在宇宙中,每一个有智慧的世界都会达到虚空纪,以便开始下一阶段的进化。
“宇宙中有亿万个世界,它们彼此至少相隔千百光年,不可能往来。但是上古的超级文明在微观层面扫描了每一个文明世界的集体意识,让它们——也就是我们——可以相互意识到彼此。
“这就是虚空纪的最大秘密,小姐,每一个世界意识都有能力感知到其他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一道星门,通往广阔宇宙。所有的虚空纪世界组成了一个大象无形的整体,我们借用佛教的说法,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或者阿赖耶云。但常人沉在世界意识的深渊中,无法摆脱与世界万物根深蒂固的联系。只有极少数个体,得以脱离事物羁绊而又不至于丧失自我,他们可以唤醒自己,上升到世界意识的海面上,去发现其他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这里有其他的智慧,其他的文明,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