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方案初成

“外公,您怎么了?是还有哪里不舒服吗?“陈二虎关切地问道。

张森华看着陈二虎,欲言又止。

“外公,咱们都是一家人,还有什么不好说的?”陈二虎笑道。

“是啊爸,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吩咐二虎就好了,二虎现在比我当年能干多了!”张成道骄傲地说道。

张秀娥担心父亲说出什么让儿子兜不住底的事儿,赶紧暗地里用肘拐子杵了杵张成道。

陈二虎把母亲的关心看在眼里,但到底还是觉得自己该扛起家庭的大梁,也不忍张森华多劳心,点头道:“是啊,外公,你有什么顾虑就说出来吧。我一定尽力而为。”

张森华有点犹豫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现下看见杏花村在你的带领下发展得欣欣向荣,井井有条,又想起我的老家黄龙村,现在都还极其穷困破败,乡亲们都在吃苦,我这心里也始终像是有个疙瘩似的解不开呀。”

“二虎呀,你现在出息了,有本事了。”说着,张森华带着点希冀地看向陈二虎,“你能不能也想办法带动这黄龙村也发展一下经济呀?”

陈二虎沉吟了片刻,黄龙村的贫困落后他也略有耳闻,听说现在路都还没修好,到处坑坑洼洼的,基本没人敢去。

“爸,您这恐怕有点强人所难了吧。”张成道苦笑道,“古代打仗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咱们杏花村发展起来,至少还是因为地理位置好,交通

便利。这黄龙村四面围山,瘴气缭绕的,哪儿能发展起来呀?您这不是在为难二虎吗?”

张森华叹道:“我也不是说要让黄龙村发展得多么繁荣,至少想让和我生活在一起那么久的乡亲们混个温饱吧。再加上我的以前的学生也是我的老朋友,周东,现在在黄龙村当村长,一心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但是苦于扶贫无方啊。”

陈二虎敬佩地看着张森华。

外公从小就教导他,做人要知恩图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现如今外公的心情他也可以理解,不管结果如何,去试一试的这个态度还是应该有的。

“行,我知道了外公。明天我就去黄龙村看一看,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黄龙村的发展。”陈二虎拍拍胸脯。

张成道开口道:“二虎,这你可要三思啊,你还年轻,别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这种穷乡僻壤里。”

张森华不满道:“你瞅瞅你说的是什么话,人家二虎都答应了。做人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发达了就可以把故乡给忘记吗?”

眼见老爷子要生气了,张成道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吃菜的时候,也一直不住地摇头。

第二天一大早,陈二虎就独自开车来到了黄龙村。

一路上坑洼洼,泥水四溅的,幸好他的车性能还算不错,才稳当平安地到达了黄龙村。

一下车,陈二虎便感到一股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

他感到十分诧异,四面环顾

后,他发现黄龙村虽然四面环山,瘴气缭绕,但是紫气东来,山明水秀,明显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怎么会如此贫困落后呢?

一定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它的风水。

就在陈二虎怔怔发呆之际,一个声音打断了他思绪:“二虎,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黄龙村的村长周东来迎接他了。

“上次见你都是十年前了。现在一眨眼,就长这么高了,听说你还现在还是一个大老板,真是恭喜了,年少有为呀。”

“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把戏罢了,不值一提。”陈二虎微微一笑。

“不过周叔,我观你眉间隐有忧急之色,是否半夜长感惊厥心悸?”

周东心中一惊,赞道:“你外公在电话里说你医术了得,现在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一直以来,我因为日思夜愁黄农村发展的事,茶饭不思,饮食无节。近日来,每到半夜,渐渐有心悸惊厥的症状,已持续1月有余。”

陈芸卓笑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发生再大的事也应该吃好饭,睡好觉,但您不必担心,待会儿我为你开一副安宁丸,包你药到病除。”

“多谢了。只可惜,再珍贵的灵丹妙药,于我这病而言,也难治根本。”

周东皱眉叹气道:“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我这是心病。黄龙村一日发展不起来,我就一日寝食难安呀。”

陈二虎敬佩地说:“您和我外公一样,都是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

您放心,既然我来了,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你的。您快带我到处去看看吧。”

周东听到这句保证,心花怒放地连声应下。

陈二虎的优秀他可是都有耳闻。

杏花村从前也不比黄龙村好到哪里去,现在也在他的带领下,发展的繁荣富强。

那黄龙村的发展,有陈二虎的鼎力相助,那未来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

周东只觉得心里那一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正并肩行走着,陈二虎忽然指着前方一块枯草丛生的地段问道:“这个地方你们是不是埋过什么东西?”

周东点点头,解释道:“以前我们村里,有一家铁匠,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家都暴毙而亡。村里的人嫌他们用过的铁器不吉利,便埋在了这块地下。”

“糊涂啊,糊涂。”陈二虎连连摇头。

“怎么了吗?贤侄,有什么不对吗?”周东奇怪地问道。

“这块地风水独佳,灵气润泽,种什么东西都能有极好的收成,但你们偏偏把铁器埋了进去。金克木,导致这块地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那现在该怎么办?!”周东大惊失色道。

“周叔,你快派人把里面的铁器通通挖出来。”陈二虎安排道。

周东一一应下,回去便吩咐人手了。

不一会,张森华也来到了这里,说是不放心,想亲眼看看陈二虎的作为。

三人便一路同行。

周东带着陈二虎和张森华老爷子一路走着。

张森华之前是杏花村方圆几十公里唯一的教师,比陈二虎长一辈的人都是在张森华的教育下读书识字的,杏花村邻近的黄龙村的周东也是。

但那会儿大家家里都穷,在张老爷子手下念完了也就没再往外走,只是留在村子里务农,求学之路也就此断掉了。

周东虽然是实打实的农民出身,却也心怀大志,看到形势政策一片大好后,他一心想要黄龙村脱离贫困,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让村里的小孩都上的了学,不再重蹈他们这一辈的覆辙。

他靠着踏实肯干的品性以及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竞选上了村长,这么些年,周东也到处奔走着找投资商,为黄龙村找出路。

好几次,周东千求万求终于找来了人,但是好几拨投资团队看到黄龙村这完全未经开发的情景也都打了退堂鼓。

“这个村子唯一的资源就是这原原本本未经开发的原始风光了。”周东苦笑着说道。

“确实,这里完全可以建成度假村,农家乐,城里被钢筋混凝土成天包围着的打工人也喜欢这种原始的农家风光。”陈二虎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前阵子就有自驾游过来看风景的,可路都没修到这边,只在路头晃悠了一阵,也不往里走了。”

“风光是好,但是没路一切都白谈,都什么年代了,外面人都家家户户配着小汽车,走哪也方便,你这连路都没有,人也懒得走。”张森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