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津逮

文言津逮

作者:张中行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文言津逮》是张中行先生撰写的关于怎样学习文言的普及读物。先生自述在文言文选注工作中常常遇到与学习文言有关的问题,因此想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常识,以供语文教师和初学文言的人作参考。…

最新更新附录二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张中行
    文言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个名称相互依存,互为对立面:因为提倡照口语写,所以以传统为对立面,并称作文言;因为一贯用脱离口语的书面语写,所以以革新为对立面,并称作白话。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两者的内涵和关系相当复杂,以下分章节解说。
  • 作者:张中行
    本书介绍如何欣赏诗、如何学写诗。大胆写诗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打破拘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问是否合于破题、承题的传统;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不问是否离有大力的时风太远; 三是讲作法,有时难免触及用心和招数,近于泄底,或说杀风景。总之是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期对提到的那些不耻下问的相识,以及他们的同道,舍得花钱买各种诗词选或集来读,并舍得花时间学写,以求搏前月下哼自诌的平平仄仄平的,会有一点点用处。所有这些,有的偏于介绍常识,有的偏于抒发偏见,都分题写,排个次序,算作正文。
  • 作者:张中行
    禅是中土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一种灭苦的生活之道,顿悟的理想玄妙,修持的方法也玄妙,难以言传。但想了解又必须以言传。传统的传的方法是禅门内的传心和宏法式,或乞援于名相,或乞援于观心,结果常常是难于领会,甚至流为神秘主义。本书作者认为,禅是处理人生问题的一种方式,它就不能是人间的,也就必可以用科学常识的语言讲明白。这就需要站在充满神秘气氛的视野外来看,来谈。本于这种看法,作者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谈佛教,谈禅宗,谈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以及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最后还谈到它的影响和将来。全书知识面广,理精辟而言浅易,读后可以了解中国佛教的大略,可以了解禅是怎么回事,它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或设想的那样神秘。
  • 作者:张中行
    这是一本谈论人生之道的专著。作者在后记里说明,此书是易古人的率性为顺生,意在阐发自已关于怎样活才好的种种人生见解。书稿酝酿于五十年代中期,完成于1991年5月,成书过程约四十年之久。作为著名的文史专家和饱经沧桑的文化老人,作者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六十个问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而且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 作者:张中行
    《作文杂谈》是怎样的一本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我想,一位博学的长者的写作体验,好比一桌丰盛的筵席,读者是搛一箸红煨熊掌,还是舀一匙竹荪双脆汤,要随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从旁不厌其烦地指指点点,说该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会惹得与筵者皱眉的。但有一点我还是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谈看成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也不认为世界上有这种不二法门。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这也许是中行同志许多宝贵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吧。读者读这本书,不要抱上西天取经的态度,以为可以从中取得无量妙法,要抱逛花儿市的态度,花是随心草,捡顺心的买几朵几枝,赏色闻香,自得其乐。要活读,不要死读,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 作者:张中行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本小书,可是经历不简单。还是五十年代中期,锡兰(其时尚未改为斯里兰卡)编百科全书,其中中国佛教部分委托中国佛教协会代为拟条目,并物色合适人撰写。条目中有一个是佛教与中国文学,物色撰写者,据说是能胜任者都不愿意担任,最后只得用与佛门有关的世俗之法,找不到和尚就抓秃子。负责抓的竟是周叔迦先生......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香酥栗
    我的麻麻,她是女主; 文能读书,武能打虎; 我家,会是临城首富; 而我,是最牛逼的富二代; 可是,麻麻昏迷还没醒,而她也才三岁鸭! 瘦巴巴大眼睛小棠棠捂着小肚肚,可怜巴巴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看着同村大虎吃红薯干,可耻流口水 咚,一只野鸡扑哧翅膀乱窜啪叽撞在她身上,咣当昏了过去! 小棠棠:!!!
  • 作者:语成
    神域最强丹帝,遭弟子背叛殒落,万年后重生为晋国废物宗主凌云。活死人,肉白骨,小至妇科疾病,大至扭转生死,丹术在手,无所不能。杀戮万界的修罗武神,想用九龙圣袍来求药?给我磕头再说。主宰神域的万古天帝,想用天帝之位来求药?在门外等三年。倾国倾城的无双圣女,想用美色来求药?咳咳,我考虑考虑……一代丹武双修,踏碎九天的传奇横空出世。
  • 作者:一聊
    在一块名为安息地的海岛,人从生到死只有25年的寿命,他们被神印记,成为末世劲敌,印记是握在他们掌中的战斧,印记是悬在他们颈间的镰刀,一切皆是筹码,一切亦是代价,而这里便是海岛之国安息地。安息地上众人皆被神印记,他们是狰狞末日的头号天敌,在这个危机四伏,腱子肉丛生的海岛,拥有完美颜值却天生软妹的女主,哀愁了......男主少年时期是个气质纯净的漂亮混球,长大后是个禁欲系的妖孽......【公告】1、戳作者专栏,新文求收2、谢绝扒榜
  • 作者:黑色尼古丁
    在红楼里救过林妹妹,在水浒里打过潘金莲,在三国里斗过曹孟德,在西游中骂过满天神佛。斗过三英,闹过天宫,打过西门庆,当过荣国公。如果你有什么梦想,请找我圆梦!
  • 作者:雨冷松寒
    简介:齐天一觉醒来穿越神魔大陆,睁开眼却发现自己的腿被媳妇打断!等等!这是什么情况?自己竟然是千窟城城主的女婿?老婆竟然是伽罗?震惊之中,系统激活!神魔大陆,神一般的开局!又是签到,又是大礼包,还有孙悟空的皮肤?
  • 作者:独木舟
    本书精选了独木舟十年来所有随笔文字,包括一半从未发表过的内容。至少连续6年撰写,积淀了作者十年的真实心情与回忆,如实记录那些岁月深处的温柔与美丽。字字珠玑,句句深情。关于生活的种种琐碎与美好,一语道破。在海上看过月升,在春天寻过花开,在漫长的孤独中等过爱人。在人潮拥挤的街道与你相逢,在漆黑雨夜有过辗转思念。原来,在我的十年里,最美好的事情曾汹涌来过。
  • 作者:司马翎
    江湖怪侠冷见愁离开人间,陷落幽冥世界达二十年之久,与其它武林中五位绝世高手同陷于幽冥世界,就象被风吹落于万丈深渊中的一片片落叶,而冷见愁就是这片片总叶中唯一脱生的绿叶。 冷见愁凭着如海的智慧,无比的毅力,融会了五大高手中各自不同的内功心法,而练成了独特内功,战胜人类的极限,脱出生天后,以血剑严化的剑法、刀王蒲公望的
  • 作者:夜晚与星空
    推荐作者自己的预收《白月光不奉陪了{快穿}》求收藏!【高亮阅读提示:本文架空未来世界观,全息游戏模拟犯罪,一切虚拟,请勿联想现实。】作为一个高危险人类,叶桑桑得到了《犯罪档案》全息游戏的内测邀请。作为高自由度,高适配度,模拟极其真实,均有现实犯罪案件改编的游戏,它的内测出现就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内测的附带条件,她需要进行游戏现场直播。柔弱/美丽/沉默,是叶桑桑的代名词。作为国民期待值拉满的游戏,看到叶桑桑时,许多人是蒙的。紧接着是嘲笑。这样的人扮演罪犯视角?受害人恐怕当场反杀。她作为侦查人员上场?一个美丽废物的拖油瓶吗?受害者逃出生天?别开玩笑了。可随着案件深入,叶桑桑逐渐让观众目瞪口呆。罪犯!!!呜呜呜呜快把她关起来,她杀起人来我好害怕!侦查?拜托,你们跟上点桑桑的步伐好吗?受害者!啊啊啊啊这是什么浴血战场!直播间从一片质疑,最后收获一片敬佩。甚至有人怀疑,她本身就是一个高智商罪犯。直到后来,叶桑桑的全息罪案现场模拟,在现实中破获一个又一个案子。观众:???!!!叶桑桑对着镜头:请注意,我只演一次【阅读提示:】1、本文架空未来,全息游戏模拟犯罪,一切虚拟,请勿联想现实。2、文中有部分会参考现实案例。3、请勿在我文下提及其他作者的文,也不要在其他太太文下提及我的文,谢谢!***推荐基友的超好看完结旧文:《我靠善恶系统功成名就》 作者:雨落窗帘 文章ID:7395041文案:警校生林舒月见义勇为死了,但她没完全死,她竟穿成平行时空的同名的实习小记者。看着刚绑定的善恶系统上只剩三个小时的生命倒计时,林舒月陷入沉思:她活了,又没完全活,只有揭露和协助警方逮捕罪犯,才能续命!好在系统自带罪犯扫描雷达,能分辨人的善恶值,还随机掉落各种奖励,否则她小命休矣!为了活下去,她潜入一个个罪犯团伙,在一次次调查罪犯和揭露真相的路上,成为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各类新闻大奖拿到手软,还是当代最年轻的个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某落网人贩子:我明明长了一副老实好人样,结果她上来就给我两个大比兜.......某a级通缉犯:她说给我找了个好去处,结果带我去了警局.......某戒网瘾校长:我当时只是想给孩子们点击治疗一下,被她看到了,非得给我也来那么一下子......某局局长:咳咳,林记者,您什么时候来我这儿坐坐啊?。某专案组组长:林记者,我们这有个特大案....你有没有兴趣听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