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赫勒斯滂海峡的战火(前411〜前410年)

一支小规模的伯罗奔尼撒舰队抵达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拜占庭,煽动那里和邻近城镇加入叛乱,威胁了雅典的粮食供应和城市生存。这对雅典的新政权来说是致命的挑战。小亚细亚北部总督法那巴佐斯敦促斯巴达人立刻派遣一支更大规模的舰队,抓住这个机遇,但明达鲁斯没有迅速做出反应。

幽灵般的腓尼基舰队

斯巴达仍然受到条约的约束,有义务在伊奥尼亚地区与提萨弗涅斯合作。这位总督依旧断断续续地为斯巴达人提供少量海上军饷,他曾承诺将腓尼基舰队带入爱琴海,和伯罗奔尼撒舰队联合起来就足以帮助斯巴达人打赢海上战争。所以,尽管提萨弗涅斯的诺言仍然没有兑现,斯巴达人还是谨慎地对他保持耐心。拥有147艘战船的腓尼基舰队实际上已经抵达了小亚细亚南岸的阿斯蓬都斯,但没有继续前进,因为总督仍然决心将两个阵营的希腊人都拖垮。

明达鲁斯在米利都等了一个多月,最后得知提萨弗涅斯实际上是在欺骗斯巴达人,腓尼基船只已经在回国途中了。斯巴达人的期望破灭了,他们也不必再遵守与提萨弗涅斯的条约,可以自由地到赫勒斯滂海峡与法那巴佐斯合作了。

要抵达那里,斯巴达海军司令必须率领他的73艘船只从萨摩斯岛旁溜过,而萨摩斯岛的75艘雅典三列桨座战船阻拦着他的去路。明达鲁斯更愿意在赫勒斯滂海峡的狭窄海域与敌交战,因为那里始终离陆地很近,舰队可以得到波斯军队的支持。萨摩斯岛地区雅典舰队的指挥权被交给了经验不足的斯拉苏卢斯,他似乎从来没有指挥过一艘战船或一个团的步兵。他从普通重步兵擢升为将军,主要是因为他在平定萨摩斯岛寡头派叛乱的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成功平定那次叛乱之后,他很快就遇到了另一个挑战:莱斯博斯岛上的两个城镇——米西姆纳和爱里苏斯——叛变了。莱斯博斯岛上的雅典军队不足以应对米西姆纳,而色拉西布洛斯已经率领一支小舰队去处置爱里苏斯了。尽管斯拉苏卢斯理应立刻起航去希俄斯岛,以阻止明达鲁斯前往赫勒斯滂海峡,他却率领55艘战船匆匆赶往莱斯博斯岛,将余下的船只留在萨摩斯岛守卫基地。他的战略是攻击爱里苏斯,在莱斯博斯岛的两端和大陆上设置瞭望哨,以确保明达鲁斯仍然在希俄斯岛。他打算在莱斯博斯岛停留较长时间,以这个岛为基地,打击希俄斯岛上的斯巴达人。

斯拉苏卢斯太急于求成,导致他的主要任务失败了。明达鲁斯在希俄斯岛只停留了两天,以便装载补给物资,然后狡猾地奔向莱斯博斯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水道;雅典人没想到他会选择这条路线。他安全地通过了这条水道,于午夜时分抵达了赫勒斯滂海峡入口。他在近20小时内航行了约110英里。他不仅转移了战区,还改变了战争进程,因为雅典人未能阻止他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行动,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对雅典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基诺塞马战役

雅典人匆忙追击,但到得太迟,未能阻止明达鲁斯与阿卑多斯(这是伯罗奔尼撒舰队在赫勒斯滂海峡的基地,见地图24)的伯罗奔尼撒舰队会合。在色拉西布洛斯的指挥下,雅典人随后花了五天时间制订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然后将75艘战船摆开一字长蛇阵,在靠近加里波利半岛海岸的地方进入赫勒斯滂海峡。色拉西布洛斯没有多少选择,只能发动攻势,因为至关重要的粮食供应路线如今已经受到了威胁。斯巴达人不会进入开阔海域,雅典人不得不迫使敌人在赫勒斯滂海峡的狭窄海域交战。

斯巴达人拥有86艘战船,占据数量优势,而且他们可以停留在自己基地附近,自由选择出战的时间和地点。凭借这些优势,明达鲁斯将他的船只部署在阿卑多斯和达耳达诺斯之间7.5英里宽的海面上,将叙拉古船只安排在右翼,也就是最深入赫勒斯滂海峡的那一翼,而他自己指挥左翼,最靠近海峡的入口。当雅典舰队中路抵达基诺塞马(意思是“母狗的坟墓”,此地海峡最窄)海岬正前方时,明达鲁斯发动了进攻,希望将雅典人驱赶到岸边,那样他的海军步兵的战斗力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他本人承担了艰巨的任务,即包抄敌人以切断其退路,打算将雅典舰队一举全歼。如果斯巴达中路顺利完成任务,那么雅典右翼就要迅速援救处境困难的雅典中路,这样明达鲁斯就能插入他们和赫勒斯滂海峡入口之间,有效地将雅典人堵在海峡内。雅典中路的余下兵力和注意力被转移的右翼将被夹在斯巴达中路和明达鲁斯之间。如此一来就很容易消灭位于赫勒斯滂海峡更北面的雅典左翼。

斯拉苏卢斯指挥着雅典舰队的前锋,在左翼对付叙拉古人,而色拉西布洛斯统领右翼,面对着明达鲁斯。主动权在斯巴达人那边,所以雅典人必须做好准备、随机应变。色拉西布洛斯或许是猜到了明达鲁斯的战略,他做出了精彩的回应。雅典中路抵达海峡最狭窄处时,伯罗奔尼撒人发动进攻,取得了很大成功。斯拉苏卢斯的左冀与叙拉古人交战,由于一块海岬阻断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看不到己方中路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雅典人是胜利还是失败,取决于他们的右翼,即色拉西布洛斯的部队。如果他像斯巴达人预估的那样冲过去援救自己的中路,就会不得不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被敌军中路和左冀困住,那么整个雅典舰队就会像明达鲁斯计划的那样全军覆灭。

但色拉西布洛斯发现了敌人的圈套,意识到明达鲁斯正在切断他的退路,于是利用雅典船只更快的航速,将己方战线延伸得比敌方更长。然而,他这么做就使己方遭到沉重打击的中路更加薄弱,使伯罗奔尼撒人将很多雅典船只驱赶到岸边搁浅,并将自己的部队送上岸。伯罗奔尼撒人既缺乏海战经验,纪律也很涣散,这使他们丢失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如果他们重整己方战线并加入明达鲁斯的左翼,追击色拉西布洛斯的船只,就可能击沉或俘虏许多雅典船只,至少能歼灭斯拉苏卢斯的部队并牢牢控制赫勒斯滂海峡。然而,有一些船只脱离了战线,去追击落单的雅典三列桨座战船,最后伯罗奔尼撒舰队的战线自动打乱。色拉西布洛斯抓住最佳时机发动了进攻,调转船头去面对正在逼近的明达鲁斯船只,将其击溃。然后他猛击混乱的敌军中路,伯罗奔尼撒舰队未加抵抗便逃往塞斯托斯。当他们绕过基诺塞马的弯曲处时,叙拉古人看到战友在逃跑后,也匆匆败退,于是整个伯罗奔尼撒舰队争先恐后地逃往阿卑多斯的避难所。

在这一时期的史书里,对希腊海战的描写通常选取海军将领的视角,从指挥官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整个战场,调遣两翼、中路和整个舰队。但在赫勒斯滂海峡的这些战役中,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给了我们非常罕见的观察战船甲板的机会,从个别三列桨座战船船长的视角来描写战局。因为伯罗奔尼撒人的海军步兵更强,所以他们在中路较为成功;中路的战斗主要是近距离白刃战,用抓钩咬住敌船并登船近战是更为人们青睐的战术。当雅典战船被驱赶到岸边的时候,海战就变成了陆战,伯罗奔尼撒人占了上风。但到最后,雅典的舵手“由于经验远远比敌人丰富,对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Diodorus 13.39.5)。这个因素也能解释,起初被敌人三列桨座战船打得很窘迫的色拉西布洛斯为什么后来却能击溃同一群敌船。伯罗奔尼撒中路的混乱使他改变了战略。他不再努力防止被封锁,而是迅速寻求与明达鲁斯决战,以便利用敌人的混乱,避免被敌人两道有组织的战线夹住。当伯罗奔尼撒人企图以整个舰队发起攻击时,技艺娴熟的雅典水手便驾驶船只与敌人迎头相撞,冲角对着冲角。受挫之后,明达鲁斯将他的战船组织成若干小群,发动若干次小规模攻击,但雅典舵手仍然能够凭借更高超的技术和更丰富的经验挫败这些攻击,撞击敌船,剥夺其战斗力。(Diodorus 13.40.2)

尽管雅典人只俘获了21艘敌船,自己损失了15艘,但色拉西布洛斯的水手们赢得了在基诺塞马海岬建立胜利纪念碑的资格。国内的雅典人得到捷报,认为这是“意想不到的好运气”,这次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在丧失优卑亚岛和经历推翻“四百人”所带来的冲突之后,此次胜利鼓舞了雅典人:“他们受到了莫大鼓励,觉得只要努力奋斗,他们的事业仍然有希望成功。”(8.106)

此次胜利对战争的余下部分有着重大意义。在基诺塞马,色拉西布洛斯原本可能在一个下午输掉整个战争,因为如果明达鲁斯在前411年10月初的这一天击败了雅典舰队,雅典人可能很快就会被迫投降。他们没有资金去建造一支新舰队,而且优卑亚岛失败之后,再次战败就会引发更多的附庸国叛变。基诺塞马的胜利阻止了这种局面,使雅典有能力继续打下去,并且还有希望荣耀体面地结束战争。

基诺塞马战役之后,双方都把握机遇,发动了一些小规模袭击。双方都努力扩大舰队规模,以便迎接下一次重要冲突。明达鲁斯深知下一次战役就可能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负,于是命令叙拉古指挥官多利尤斯(他正在镇压罗德岛的一次叛乱)调动舰队北上,去往赫勒斯滂海峡。

大约在同一时间,亚西比德从小亚细亚南海岸(提萨弗涅斯去阿斯蓬都斯与腓尼基舰队会合后,亚西比德便去了小亚细亚南海岸)返回了萨摩斯岛。尽管他对总督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他仍然吹嘘是他阻止了腓尼基人来援助斯巴达人,这是他的功劳;事实上,他只是从卡里亚各城市及周边地区征募了一些资金,于9月底将这些资金交给萨摩斯岛的雅典部队,赢得了他们的赞许。

色拉西布洛斯在基诺塞马为生存而奋斗,双方都在寻求增援以备战下一回合;与此同时,亚西比德留在萨摩斯岛,监视着多利尤斯舰队,后者仍然威胁着雅典人的南方领地。但如果说这就是亚西比德的任务,那么他最终并没有完成任务。因为在他率领舰队去增援赫勒斯滂海峡的雅典人时,多利尤斯早已溜过他的监视,到了他前头。

此时海峡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焦点,就连提萨弗涅斯也开始从阿斯蓬都斯赶往海峡。伯罗奔尼撒舰队已经驶离他管辖的海域,并与法那巴佐斯达成合作,因此提萨弗涅斯担心他的竞争对手法那巴佐斯会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即击败雅典人,并因此赢得荣耀和大流士二世的恩宠。但是,他也有其他动机。克尼多斯和米利都这两个希腊城邦起来反抗他,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安坦德鲁斯在斯巴达的帮助下也背叛了他。斯巴达人向其国内政府抱怨提萨弗涅斯,而且不再依赖他并开始反对他。“盟友”斯巴达人不知道将来还能对他造成什么伤害。

多利尤斯的抵达引发了下一轮冲突。11月初一天的黎明前,多利尤斯企图在黑暗掩护下,让他的14艘战船溜过雅典人的瞭望哨,进入赫勒斯滂海峡。但一名警卫向在塞斯托斯的雅典将军发送了警报,这位将军将多利尤斯的船只驱赶到罗艾特昂附近海岸。在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多利尤斯得以向位于阿卑多斯的斯巴达基地进发,但在达耳达诺斯又被一支雅典舰队驱赶到岸边。明达鲁斯在得知多利尤斯遇险后,匆匆从特洛伊赶回他在阿卑多斯的基地,并向法那巴佐斯发送消息。明达鲁斯率领84艘船只奔去援救多利尤斯,而法那巴佐斯带来一支陆军,从陆地上支援多利尤斯。雅典人登上战船,准备开启一场海战。

阿卑多斯战役

明达鲁斯的97艘战船从达耳达诺斯一直排到阿卑多斯。他亲自指挥右翼,部署在阿卑多斯附近;叙拉古人在左翼。明达鲁斯的对面是指挥雅典左翼的斯拉苏卢斯,色拉西布洛斯则指挥雅典右翼。双方指挥官发出视觉信号后,号手吹响冲锋号,战斗便打响了。战斗很激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都势均力敌,直到傍晚时分海平线上出现了18艘船只。双方都觉得这是自己的增援部队,因此大受鼓舞;直到增援舰队的指挥官亚西比德升起了红旗,这相当于告诉雅典人,他们的援兵到了。

这不是运气问题,这个信号一定是事先约定的,雅典人早就知道亚西比德会来支援他们。不过他赶到的时机很幸运。虽然他没能参加此役的战前筹划,并且到得太晚,没有出多少力气,但他的到来决定了战局。

明达鲁斯意识到正在靠近的船只属于雅典人后,便率领自己的船只奔向阿卑多斯。伯罗奔尼撒舰队前后拉得很长,许多船只被迫在岸边停靠,船员们努力在陆地上进行自卫。法那巴佐斯将骑兵和步兵调来支援,总督本人亲自纵马奔入海边浅水,抵挡敌人。总督的干预和夜幕的降临阻止了斯巴达人的彻底失败,但雅典人仍然俘获了30艘伯罗奔尼撒船只,并收复了他们在基诺塞马丢掉的15艘船。明达鲁斯带着剩下的舰队,在夜色掩护下逃到了阿卑多斯,雅典人则撤到塞斯托斯。次日,雅典人悠闲地返回前一天的战场,收回自己的受损船只,并建立了又一座胜利纪念碑,距离在基诺塞马的第一座纪念碑不远。雅典人再一次主宰了赫勒斯滂海峡。

在明达鲁斯修理船只、向国内求援并与法那巴佐斯筹备下一次行动的同时,雅典人理应调来增援部队,并尝试逼迫敌人决战,以歼灭赫勒斯滂海峡的伯罗奔尼撒舰队余部。如果明达鲁斯拒绝出战,雅典人就应当安排一支舰队封锁海路,阻止敌人的海军援兵抵达,同时收复赫勒斯滂海峡、普洛庞提斯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反叛雅典的各个城市。但雅典人没有办法完成这些行动中的任何一项,因为他们的国库已经空虚,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让整个舰队在赫勒斯滂海峡过冬。另外,在基诺塞马和阿卑多斯战役中,由于赫勒斯滂海峡十分狭窄,伯罗奔尼撒人的三列桨座战船若是不敌雅典舰队,便可以靠岸以避免失败,但雅典舰队缺少重步兵,没有办法应对敌人的这种策略。最后,雅典在更靠近本土的地方也需要海军支持,因为优卑亚岛的叛乱还没有平定。

为了应对优卑亚岛的挑战,塞拉门尼斯率领30艘战船去镇压叛军。这些叛军在新盟友玻俄提亚人的支持下,正在哈尔基斯和奥利斯之间建造一座堤道,将优卑亚岛与大陆连为一体。塞拉门尼斯的舰队太小,无力击败保护修建堤道工人的敌军,于是塞拉门尼斯蹂躏了优卑亚岛和玻俄提亚海岸的敌境,搜罗了不少战利品。然后他继续绕过基克拉泽斯群岛,镇压了“四百人”在那里建立的寡头政权,收集了急需的资金,并为“五千人”新政权赢得了威望。

塞拉门尼斯在爱琴海取得了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大战果之后,便驶向马其顿,帮助新国王阿基劳斯攻打皮德纳。马其顿仍然是希腊造船业的主要木材来源地,阿基劳斯似乎为雅典提供了木材,也许还提供了资金。随后塞拉门尼斯与色拉西布洛斯会合,后者之前在劫掠寡头统治下的萨索斯岛和色雷斯的其他地方,以便收集资金。两支舰队在色雷斯会合,若出现紧急情况,便可迅速赶往赫勒斯滂海峡。

与此同时,亚西比德正在塞斯托斯的舰队中,这时提萨弗涅斯抵达了赫勒斯滂海峡。亚西比德以密友和恩主的姿态欢迎了总督。雅典人仍然相信这两人的关系很融洽,而且亚西比德说服提萨弗浬斯将腓尼基舰队遣返回国了。亚西比德隐瞒了真相,带着礼物乘船去见提萨弗涅斯,但他对形势的判断是错误的,总督并无与雅典交好的意思。斯巴达人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提萨弗涅斯,他们的抱怨一定传到了波斯国王耳里。波斯国王一定对提萨弗涅斯感到不满,因为提萨弗涅斯将腓尼基舰队停在阿斯蓬都斯,开销很大,却无所作为;结果雅典人仍然在赫勒斯滂海峡,波斯国王收复失地的计划没有任何进展。

提萨弗涅斯有理由害怕“国王因为当前的局势而怪罪他”(Plutarch,Alcibiades 27.7)。于是他逮捕了亚西比德,将他送到萨第斯羁押,但不到一个月,这个聪明的雅典人便逃走了。这个事件让雅典人看清了,亚西比德对提萨弗涅斯再也没有任何影响力。从今以后,亚西比德的权威将取决于他的实际成就,而不是他许诺利用他与波斯的关系能够带来的利益。

库济库斯战役

到前410年春季,明达鲁斯集结了80艘三列桨座战船。雅典指挥官仅率领40艘战船,趁夜色从塞斯托斯出发,驶往加里波利北岸的卡狄亚。在色雷斯的色拉西布洛斯和塞拉门尼斯,以及在莱斯博斯岛的亚西比德匆匆赶去与这支舰队会合。卡狄亚的雅典舰队船只增加到了86艘,“将军们急切地希望决战”(Diodorus 13.39.4)。与此同时,明达鲁斯和法那巴佐斯围攻了普洛庞提斯海南岸的库济库斯(见地图25),并将其占领。雅典将军们出发去收复这座城市,为了躲避敌人的视线而选择在夜间行动,来到了普洛孔涅索斯岛。这个岛屿就在库济库斯所在的阿尔塔基半岛西北方不远处。

在普洛孔涅索斯岛,亚西比德告诫士兵和水手,“在海上作战,在陆地上作战,攻打敌人的防御工事,因为敌人从波斯国王那里得到了很多金钱。雅典人除非赢得一场全胜,否则就什么都没有(Xenophon,Hellenica 1.1.14;Plutarch,Alcibiades 28.2)。舰队在瓢泼大雨中向库济库斯开进,波涛汹涌的大海虽然对舰队有一定威胁,但也可以掩护他们接近,让敌人无法看清他们的实际规模。舰队沿着阿尔塔基半岛西海岸南下,半岛位于大陆与哈洛尼岛之间。在阿尔塔基半岛和离海岸不远的同名岛屿,他们兵分四路:凯利亚斯和他的重步兵上岸向库济库斯前进;塞拉门尼斯和色拉西布洛斯分别率领一支队伍(共计46艘战船),隐藏在阿尔塔基半岛以北的小港内;亚西比德带领剩余的40艘战船径直奔向库济库斯。明达鲁斯一定觉得雅典人只有40艘战船(就是在赫勒斯滂海峡的那支),而不知道雅典人的兵力究竟有多大,于是急切地率领全部80艘三列桨座战船去迎战亚西比德。他认为自己占据二比一的兵力优势,必胜无疑。雅典战船佯作恐慌,向西逃窜(朝阿尔塔基岛的方向),但在明达鲁斯的船只追进港口后,亚西比德调转船头,直面追击敌人。与此同时,塞拉门尼斯将队伍从半岛北面调出来,开向库济库斯,以阻止伯罗奔尼撒人返回城市或抵达城市附近的海滩。色拉西布洛斯率领他的队伍南下,切断敌人从西向东的退路。

明达鲁斯很快就发现敌人设下的陷阱,及时调头,阻止色拉西布洛斯和塞拉门尼斯封闭包围圈。明达鲁斯向唯一对他敞开的方向逃跑,也就是朝向克莱里(库济库斯城西南的一处海滩),法那巴佐斯的陆军就驻扎在那里。伯罗奔尼撒人将他们的三列桨座战船拖到了岸上,亚西比德则用抓钩企图将它们重新拖回海里。法那巴佐斯率军前来救援,他们人多势众,站在陆地上对付在浅滩中蹒跚蹚水的雅典人。雅典人打得很好,但没有得到援助,因此前景不妙。在海上,色拉西布洛斯看到了这个场景,于是传令给塞拉门尼斯,让他与库济库斯附近的凯利亚斯陆军会合,前来支援陷入激战的雅典人,而他率领海军步兵则从西面援助他们。看到色拉西布洛斯接近,明达鲁斯派遣克里阿库斯带领部分兵力和一队属于法那巴佐斯的雇佣兵前去阻击。色拉西布洛斯手里只有不超过25艘战船及船上的重步兵和弓箭手,兵力远逊于敌人;正要被包围和歼灭的时候,塞拉门尼斯连同凯利亚斯的部队及时赶到。这支援军接替了色拉西布洛斯精疲力竭的士兵,随后展开了一场激战,直到法那巴佐斯的雇佣兵和斯巴达人最终逃离战场。

色拉西布洛斯的部队安全之后,塞拉门尼斯就去援助亚西比德,后者仍然在岸上为争夺船只而奋战。明达鲁斯发现自己被夹在了亚西比德和塞拉门尼斯的部队之间,这两支部队相向而行,直逼明达鲁斯。斯巴达指挥官镇定自若,派遣一半部队去迎战塞拉门尼斯;他自己则率领另一半部队排成战线,抵抗亚西比德。明达鲁斯在舰船之间奋勇作战,直至阵亡。他的士兵和盟军手足无措,四散逃跑,后来依靠法那巴佐斯的骑兵才抵挡住了雅典人的追击。

雅典人撤回普洛孔涅索斯岛,伯罗奔尼撒残军逃到了法那巴佐斯营地的安全处。他们后来放弃了库济库斯,于是这座城市回到雅典人手中。雅典人抓获了众多俘虏,缴获大量战利品和除了叙拉古船只之外的所有敌船。叙拉古水手为了防止自己的船只落入敌手,纵火焚毁了。雅典人建立了两座胜利纪念碑,以宣扬他们在海洋和陆地的两场胜利。

亚西比德在库济库斯待了二十天,征集资金,然后前往普洛庞提斯海北岸,即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方向,袭掠沿途城市,掳夺金钱。在与拜占庭隔海相望的克里索波利斯,他建造了一座要塞作为基地和海关。从此之后,雅典人就在那里,向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商船征收十分之一的关税。

据普鲁塔克分析,库济库斯战役的主要结果是“雅典人不仅牢牢控制了赫勒斯滂海峡,还将斯巴达人从大海的其余部分驱逐了出去”(Alcibides 28.6)。同样重要的结果或许是斯巴达人士气受到了沉重打击。此役之后,雅典人截获了明达鲁斯的秘书希波克拉底的一封信,信里以拉科尼亚式的简练描述了伯罗奔尼撒人的困境:“船损失了。明达鲁斯阵亡。官兵挨饿。我等不知如何是好。”(Xenophon,Hellenica 1.1.23)

库济库斯战役的胜利还暂时解除了雅典粮食供应受到的威胁,恢复了雅典胜利的希望。色诺芬和普鲁塔克都将此次胜利归为亚西比德的功劳,但塞拉门尼斯和色拉西布洛斯至少有同等的功绩。我们不知道库济库斯的绝妙海战策略是谁设计出来的,但我们可以确定亚西比德没有参与基诺塞马和阿卑多斯战役的战前筹划,因为他没有参加基诺塞马战役,而在阿卑多斯战役快结束时才姗姗来迟。亚西比德在库济库斯表现出色,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塞拉门尼斯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正是他率领援军赶到,才最终保证了雅典人的胜利。

对这些事件做一番仔细审视,我们就能发现色拉西布洛斯又一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狄奥多罗斯告诉我们,色拉西布洛斯既是整个舰队的领导人,也是基诺塞马战役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指挥官;他或许就是制订了阿卑多斯作战计划的人,在库济库斯战役中也是主要的策略设计师。不管库济库斯战役的海战部分多么精彩,决定战局的其实是陆战。亚西比德遭到明达鲁斯和法那巴佐斯军队攻击的时刻就是关键时刻。若是没人援救亚西比德,他肯定会被打退,并不得不放弃他企图拖走的大部分斯巴达船只,法那巴佐斯的步兵和骑兵就能够控制和保护这些船只。但在千钧一发之际,色拉西布洛斯率领一支小部队登陆,牵制住敌人的部分兵力,挽救了亚西比德。他给塞拉门尼斯下达的命令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确保了雅典人的胜利。作为一位战略家、战术家和优秀的一线指挥官,色拉西布洛斯理应被视为库济库斯战役的英雄。我们应当尊重罗马传记家科尔内利乌斯·尼波斯对他的评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色拉西布洛斯在没有亚西比德的情况下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亚西比德在没有色拉西布洛斯的情况下却毫无建树,然而他凭借某种天生的本领,夺取了所有胜利的功劳。”(Cornelius Nepos,Thrasybulus,1.3)

  1. 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阿德地区,距赫勒斯滂海峡不远。 ​​​​​​​​​

  2. 这一时期的特洛伊城原为雅典同盟成员,雅典发生寡头派革命后,丧失了对特洛伊的控制力。此后被波斯总督法那巴佐斯的附庸控制。 ​​​​​​​​​

  3. 马尔马拉海,北端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是赫勒斯滂海峡。 ​​​​​​​​​

  4. 玻俄提亚的一座城镇,与优卑亚岛之间隔着尤里普斯海蛱。根据希腊神话传说,希腊人就是从奥利斯出发,去远征特洛伊的。 ​​​​​​​​​

  5. 位于马尔马拉海中,今称马尔马拉岛(Marmara),属于土耳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