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也许这就是我们翻身的机……

吃完晚餐后,姜沅在梁慧琳以及弗兰克的陪同下,去了本地最大的折扣公司买了一套衣服。

纯棉的棒球连帽衫短袖,还有一条灰色的休闲裤。

沈昭比弗兰克矮一些,骨架也没有这么大,她在弗兰克身上比划了一阵,才选了小两个码的。

弗兰克也去挑了一副太阳镜,玩笑道:“当我送给你弟弟的见面礼吧,虽然我们并没有见过面。”

“那我送他一顶棒球帽。”梁慧琳也不甘落后,选了一顶灰色的棒球帽,问姜沅,“你们家基因为什么这么好?哥哥是军人,你和弟弟都是留学生,这简直太酷了!”

姜沅不好怎么回答。

基因吗,也许有一定的因素。

但造就她如今的是老师。

因为预支的工资足够,姜沅又替沈昭挑了一双鞋,最后用弗兰克的卡结账,总价两百三十五美元。

墨镜和帽子的钱是另算的。

她把钱给了弗兰克,对方虽然不在意这点小钱,但也没拒绝。

他很清楚,姜是个有原则的人,作为朋友,他应该尊重她的原则。

“下次我带你去逛逛我朋友家的百货公司总部,正好可以一起吃个西餐。”弗兰克收起卡和钱,“他家的百货公司售卖很多款式的衣服,虽然价格都比较昂贵,但用料比较好,而且进货价也占了三分之一,还是算值得的。”

姜沅笑着点头,提着纸袋和他以及梁慧琳一起出了折扣公司。

翌日,姜沅坐上了梁慧琳表哥表嫂的皮卡车,这才得知他们是从去弗西尼亚海运码头接货。

“是国内制衣厂的出口的衣服,”表嫂坐在前排,侧身和姜沅说话,“衣服质量好又不贵,我们挂在店里卖可以翻五倍卖出去,特别是男士衬衫和女士连衣裙。”

“只不过制衣厂的款式太过时了,我们一般只进简单基础款的衣服。”

很多国营大厂都有创汇任务,制衣厂就是其一。

小麦的妈妈红梅阿姨在棉纺厂工作,但是孙厂长的爱人却在制衣厂任职。

姜沅看着纸袋里的衣服,心中一动。

她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纸笔,回忆昨天在折扣超市看到的热销款式,一边画一边和表嫂聊天:“国外的拿货价格比国内出口的更贵吗。”

“当然,这边原材料成本和人工都很高,而且像我们这种小服装店比不上那些连锁大品牌,厂家都会要求多少起订,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些小单。

“制造商一般不愿意搭理我们,只有去服装展会才能拿到货,可价格又比国内的贵很多……”

表嫂叹了口气,做服装确实赚钱,但赚的也是劳心劳力的钱。

她和老公每个月都要跑两次码头收货,而且因为是小单,所以货船捎过来又要钱,制衣厂是不会帮她们出的。

“那你有想过根据这边的样式让制衣厂制作一批本土热销款式吗?”

姜沅看到自己凌乱的线条,有些汗颜。

她不由想起了蔡老师对着她的图纸唉声叹气,嘴里念叨:“小姜同学啊,你哪哪都好,就是没有绘画天赋。”

无声笑了一下,她看着纸张,好歹能看出大概模样来。

这次还算发挥的不错。

“呃,最开始动过这个心思。”表嫂如实道,“但是我问了制衣厂的联系人,他说制衣厂不会为了我的小单另外开一条生产线。”

“制衣厂要求的单量太大了,我吃不下,哪怕叫上这边的华人一起,恐怕也难以消化。”

而且她也有顾虑,本来做的就是平价款的,来消费的顾客一般都是买不会出错的基础款,所以不敢贸然换款。

姜沅差不多听懂了,她连续画了十来款,车也行驶了三个多小时。

在通过和表嫂的闲聊中,她对本地的华人服装店也有一定的了解。

“表嫂,你听说过诺布尔百货公司吗。”

“当然,这可是德州最大的百货公司!他们在附近几个州都有自己的商场,旗下门店接近三百家,衣服鞋帽各种东西都卖,每年的销量惊人。给他们供货的也是全美排名前十的服装供应厂商。我们当时还想去看一下样衣,结果要验资,不符合供货条件。”

表嫂有些讪讪道:“不过他们的拿货价也很贵,如果不是诺布尔百货价格卖得高,恐怕也不会从他们那里拿货。”

还有一条就是诺布尔百货可以说是整个德州最大的服装百货公司,在本地所有大商场都有进驻,服装销售量大,所以怎么算都是赚的。

对于成本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姜沅大致了解了情况,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不过还不确定能不能实施。

诺布尔百货公司就是弗兰克朋友家的,既然市场占有率这么高,如果她能和这位朋友沟通好,给她一个机会。

然后将本土一些常见的通用热销款式的图纸交给孙厂长,让他的爱人和厂领导商量,开一条线生产,能为国家创不少外汇。

而且这些款式在本土任何一个厂家都能生产,没有什么独特设计元素,由哪个厂家供货并没有区别。

对于诺布尔百货公司来说,只要质量过关,又能压低成本价,他们应该有一定的几率会同意。

不过这件事还得先问问孙厂长爱人的意见,需要制衣厂那边有明确意向,才能确定要不要去找弗兰克帮忙。

收好图纸,姜沅闭上眼睛睡了会儿,中途她们拿出自带的三明

治充饥。

因为不顺路,在抵达弗西尼亚后,姜沅便让表嫂把她放在公交站,然后自己坐公交去了弗西尼亚大学。

沈昭没想到姜沅会来看他,所以在见到她时非常讶异。

“姐,你们放假了吗?”

“嗯,昨天刚放。”姜沅笑弯了眉眼,将纸袋交给他,“给你带的东西,还有两位朋友送给你的见面礼。”

“替我谢谢她们。”沈昭接过来,又取下她身上的背包,单手拎着,“我们也放假了,我申请了去矿业公司参加实习,过两天就要入职。”

“那很好呀。”姜沅见他比上次见面精神了不少,笑着说,“看来你在学校过得还不错。”

“很充实,经常和同学们去野外勘探。”说起这个,沈昭很健谈,跟姜沅说了很多最近的生活。

他先去放置东西,然后带姜沅去学校逛了一圈,现在正是炎热的时候,两人走在树荫下,说了一些各自的日常,然后又聊起家里的事。

“妈妈让我们不要记挂家里,表姐经常过去看她,还有,她现在的工作也很忙,幸好我们不在家,不然就顾不上我们了。”

沈昭说着说着,有些无奈:“也许只有现在她才能安心做科研吧。”

以前他确实没有察觉到,妈妈其实将很多心思放在了他们身上,反而不能全身心投入研究。

“你和谢宥川晚点结婚挺好的。”沈昭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姜沅哑然失笑,没有回答他。

在校园里逛了一圈,又和他去食堂吃了饭,然后去公用电话亭拨了跨国电话。

弗西尼亚用的是和德州一样的时区,是夏令时。

这里下午七点,国内是早上八点。

孙厂长已经上班了。

钢铁厂因为要从国外进设备,有涉外业务,所以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允许接入国际长途。

在通过厂内总机室转接后,孙厂长听到了姜沅的声音。

“喂?阿沅?”孙厂长有些意外,也有些紧张。

她怎么会打国际长途给他。

“你是不是在国外遇到什么困难了?”孙厂长担忧道。

“不是,您先听我说,这件事和制衣厂有关。”姜沅快速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我这两天还会在这里,您回去问一下,如果您爱人觉得可行的话,和制衣厂商量好,我再去沟通。”

“您别着急,明天这个时候再给我回电话。”

国际长途一分钟就要五美元,姜沅卡在五十几秒内说完,孙厂长立马回了句好的,然后在五十九秒的时候挂断电话。

放下听筒,孙厂长坐在办公桌前愣了很久,这才回神。

创汇?姜沅要帮制衣厂创汇?!

年过五十的人了突然从椅子上弹起来,孙厂长出了办公室,风风火火踩着自行车就往制衣厂去。

这可不得了,这是大事!天大的事!

现在国家虽然给一些国营厂发了创汇任务,但是他爱人所在的制衣厂创汇额度很低。

只有沿海地区的制衣厂因为和外贸联系紧密,再加上有政策推动,创汇能力才会比较强。

孙厂长没有耽搁,他就差把脚踏踩出火星子了。

等到了制衣厂,门卫一看来人,笑呵呵打招呼:“孙厂长啊,来找王科长吗?您直接进就行。”

孙厂长的爱人王瑞霞是供销科的科长,两人孙子都有了,但是孙厂长经常来接他爱人下班。

这老夫老妻恩爱得很,厂里人人为之乐道。

“行,谢谢你啊老吴。”

孙厂长也不磨叽,停好自行车就去供销科,气喘吁吁推开办公室门。

“老孙?”看清来人是谁后,正在整理采购单和销售单的王瑞霞有些意外,“你怎么跑来了,现在不是上班时间吗。”

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和他平时可不像。

王瑞霞不由皱眉。

“阿沅给我打了个电话。”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孙厂长喝了两口水后,喉咙里没那么难受了,才继续说,“她问你们厂愿不愿接国外的单子。”

“啊?”王瑞霞想破脑袋都没想到会和姜沅那个小姑娘有关,脑子转了半天才转明白,“她要给我们厂创汇?”

刚开始还有点开心,但马上想到现实问题:“如果是小单子,厂里盈利不了多少,而且出口的话重新打版也是件麻烦事。”

“阿沅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这孩子是个心慈的。不过现在各大制衣厂竞争激烈,我们仓库也压了很多货。”

王瑞霞给他看库存单子:“我也正发愁呢,市场需求变化太快了,我们厂的款式更新慢,你看看这批存货。”

“估计短时间内都脱不了手,更加不会去做新款。”

“不是,是美国一个大的百货公司,旗下门店两百多家。阿沅说他们的热销款版型并不复杂,而且所有厂家都可以放心生产,但是他们本土的拿货成本很高。”

“她说她画了一些图纸,下次会让外事部的同志帮忙带回国,我们可以先看看再考虑。”

“两百多家门店?”王瑞霞眉心一跳。

她扒拉着算盘,飞快算了一笔账:“就算两百家整,如果一个基础款的衬衫一个月能卖出500件,那么一个月的总销售量就是十万件,这还只是单一款的衬衫,而且五百只是保守估计,还不算其它品类。”

“而且阿沅说了让人带图纸回来,那可能是新款式,比基础款定价也要高。”

“天呐!”王瑞霞几乎要疯了,手指按着算盘,“我们比较好的衬衫成本价在五块钱左右,对外拿货是八块钱,就按照这个算——”

她算盘珠子打的噼里啪啦响,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孙厂长原本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听到外汇和二百多家门店就坐不住了。

他嘴里喃喃道:“天爷,如果按照八块钱往外拿货,一个月就是八十万,现在的汇率是一比一点五,也就一百二十万人民币,这还只是单件款式——”

“嗯,甚至价格方面还可以根据对方的供应商来调整,说不定能从八美元提到八点五美元。”王红霞心跳如擂鼓,她从抽屉里拿出降压药,从丈夫手里夺过茶缸,猛灌一口咽下去。

“老孙,你现在立刻跟我去厂长办公室!这件事要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别让阿沅久等了。”

“不管成不成,她都答应帮我们争取了,就是个机会。这世上没有十足把握的事,不成我们也没有损失,最多是浪费一些电话费。”

“但机会稍纵即逝。”

王瑞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保持头脑清醒道:“要是成了,我们厂每个月能为国家最少创一百万美元的外汇,只有沿海城市的制衣厂才能拿到每个月三十万美元以上的外贸单。”

“不管怎么样,都值得搏一搏。”

孙厂长知道这事的重要性,没敢耽搁,赶紧和她去了厂长办公室。

正在发愁这个月销售任务额没完成的厂长一看到王瑞霞进来了,瞬间头疼不已。

“王科长,如果是库存的事就别跟我说了,这个月才刚开始,别让我闹心。”

“不是库存积压的事,我这次来给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看您有没有这个胆量试一试了。”王瑞霞飞快把姜沅的话复述一遍,并且明明白白给厂长算了一笔账。

“一个月上百万美元!上百万美元啊!”

“您应该清楚,这对我们厂里来说有多重要,也许这就是我们翻身的机会!”

“……”

眼见她吐沫星子都喷自己脸上了,厂长却没有避开,直勾勾地看着这位供销科长。

等王瑞霞说完好半天了,厂长还是没有吱声。

孙厂长心里一咯噔,心想这厂长不会是觉得是没影的事儿不靠谱吧。

可他却忍不住想为姜沅说话,她说出来的事向来有几分把握能做到,这孩子从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难道连争取一

下都不愿意吗?

孙厂长正要开口,就见这位制衣厂的厂长抬手抹掉脸上的口水,颤巍巍朝王瑞霞伸出手掌——

“王科长,你先别激动。降压药带了没,赶紧给我吃两粒,我脑袋快要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