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又是一年春天。

暖风卷走阴霾,露出如洗的碧空。冻土之下,嫩芽顶破残雪;溪涧破冰,流水随波而歌。

紫薇宫中,浩大的星图泛着阵阵幽蓝光辉,万千星子无声流变。突然,星图上的空间一阵扭曲,未被星辉笼罩的黑暗处荡开一圈涟漪——

是荀妙菱从星图里走了出来。

她捏了捏自己的鼻梁,有些头晕脑胀。

没想到师伯所谓的考核居然就隐藏在星图之中……

虽然现在归藏宗家大业大,但早年确实是以观星和阵法起家的,要求继承者对诸天星斗的运行规律烂熟于心——但经历了千年的研究,先贤们发现,在星斗阵法之上,还隐隐蕴含着其他的大道,探索起来无穷无尽。

因此,归藏宗的历代研究者就将自己的体悟融入了这星图之中。一点一点,聚沙成塔。

但那些东西不是就看见了就能直接拿来用。

那些烙印于星图中的痕迹,即使用神识去观察,也犹如镜中观花、水中窥月……唯有以自身对天地道法的参悟为基准,方能穿过表象,将隐于星图深处的无上玄奥化为己用。

简单来说,即使有巨人的肩膀给她站,但也得她自己慢慢爬上去,然后才能感应更深的规则。

大部分时候,一场短暂的参悟就会花掉她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内,她便会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大脑没有一刻停歇地,专注的去解决那些谜题。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不适应。

因为荀妙菱在宗内的人缘很好,三不五时的总有人来找她,但是每次她都不在,即使是身为师尊的谢酌也只能摇摇头表示叫不出来她——大家还挺担心来着。

直到某个夜晚,秦太初的房门被敲响了。

她出门一看:是许多天不见的荀妙菱。

她眼下两片明显的青黑,整个人恍恍惚惚,像是一阵风吹过来就会飘上天似的。

“阿菱?”秦太初吓了一跳,随即抬手摸了摸她的侧脸。

“秦师伯……”荀妙菱慢吞吞地抬头,一双黝黑的眼睛幽幽地望着她。

荀妙菱是秦太初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只一个表情,秦太初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这么久没吃东西,饿坏了吧?”她心疼地叹息一声,“来吧,进屋。师伯给你做吃的。”

这一晚,荀妙菱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将秦太初做的整整一桌饭菜全给吃了,连一点菜汁都没剩。

以荀妙菱的修为境界,即便数年辟谷绝食,也不过是寻常之事。在有灵气的地方她就能活下去。但秦太初看她饿的能吃下几头牛的模样,就知道她是脑力劳动过度了,急需食物来补充能量。

这么想着,秦太初又动手给她炖了一锅的党参天麻乌鸡汤,又给她做了些核桃露,让她打包回去喝。

荀妙菱乖乖道了谢,来者不拒。

秦太初:“你平时要是找不到我,又想吃东西的话,去陶然峰的食堂就好。”

荀妙菱吃饱了,有些餍足地眯了眯眼,迷迷糊糊的说:“可是陶然峰的规定就是不劳作者不得食啊。即使我是亲传弟子,也不能随便打破规矩吧。”她最近实在是没空来陶然峰这边帮忙打杂。

秦太初摸摸她的头,觉得好笑:“我就是陶然峰的峰主。我愿意让你来吃,你来就是了——大不了就报我的名字,把账记在我头上吧。”

外峰弟子来陶然峰的食堂吃饭都要消耗点数,这个点数必须提前干活攒下来,才能使用。

如果秦太初也有账户,那她名下的点数自然是无限大,随便吃。

荀妙菱有些感动。

别看秦太初总是那么慈爱、宽容,但她其实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所有亲传弟子之中,荀妙菱是第一个被允许去陶然峰随便蹭饭的。

吃完饭,她休息了一晚,给师父留了个字条,就回到紫薇宫的星图中继续参悟了。

第二天起来看见了字条、连她的面都没见到的谢酌:“……”

如此循环往复几次,谢酌有些担心。

他进了紫薇宫的玉明殿,恰好玄明仙尊就在那儿翻阅一本古籍。谢酌一打眼就看见了他身后那幅星图。原本银蓝色的星图不知从何时已经染上了熔金般的色泽,甚至大部分星辰都已经被点亮了——

谢酌着实吃了一惊。

“她参悟的速度这么快?”

当年,他在正式就任峰主之前,也试过进入星图历练。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才将星图给点亮。

玄明仙尊脸上却没有太多惊讶的神色。

又或许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你的这个徒弟,非同凡响。”玄明仙尊眼中神光熠熠,感慨道,“归藏宗开宗立派数千载,天赋出众者如过江之鲫,却从未有一人如她这般,仿佛生来便能与星图共鸣。她这样的孩子,有仅有一个。”

谢酌毫不犹豫地说:“这我当然知道。”

荀妙菱的独一无二,他作为师尊哪还需要他人来强调。

谢酌有些头疼:“我指的是,你为何纵容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耗费如此多的神识去点亮星图……就不怕她又破境吗?”

“我相信她自己能控制好。虽然有些危险,但是也要去做。”玄明仙尊意有所指道,“不然,我怕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星图上的最后一颗星被无声的点亮。

那些星辰似乎活了过来,化作了一片瑰丽的星海。

荀妙菱自星海深处步出,周身萦绕的星尘尚未散尽。纯净的眼眸中似有万千星辰流转明灭,将她的瞳孔染成淡淡的金色。当她抬眼望来时,竟生出几分超脱尘世的非人之感。

“……阿菱?”

谢酌轻声唤她。

荀妙菱垂眸,眨了眨眼。

“师父,你来啦。”

瞬间又变回他们熟悉的那个荀妙菱了。

玄明仙尊微微一笑,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荀妙菱:“辛苦了,来歇歇吧。”

“多谢大师伯。”

荀妙菱熟稔地接了那杯茶,眼中的兴奋之色未褪。

玄明仙尊:“你如今有什么感悟?”

荀妙菱斟酌片刻,抬眼直视他,字字清晰,如金玉相击:“……是空间。”

“在这些星斗大阵的背后,隐藏的是空间的规则。”

空间规则这事,有深有浅。

小如他们平时所用的储物袋。大如修士到了元婴期后自动演化出的识府洞天。都与空间的规则息息相关。

星斗大阵是以引动星辰之力为核心,而要借取这份遥不可及的力量,便需精准测算天地间的距离。每一次的推演,都在无形之中锤炼着他们对空间的敏锐感知。

逐渐的,对空间之道的感悟,也深深烙印在了他们的修行之中。

玄明仙尊缓缓露出了一个微笑:“归藏宗的先辈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将这副星图代代相承下去,继续研究空间规则,或许某天就能参悟出借星辰之力撕裂空间的方法。届时,我们便能横渡太虚,亲身触碰那远在天外天的群星了。”

荀妙菱:“……”真是好伟大的梦想,原来是想遨游宇宙啊!

“不过么,这个设想对我们来说还有些遥远。别说横渡太虚了,即使是短距离的跨越空间,我们也无法做到……”说着,玄明仙尊轻轻笑了一声,“若能直接跨越天庭与人间的结界,那飞升哪还需要什么天道接引?我们直接飞上去就是了。”

人界与天界的结界,是隔断两界的天堑,也就是逝尘川。

无数的人族修士在飞升之时,就倒在逝尘川这一步。

而玄明仙尊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能跨越这该死的逝尘川,他们就能直接打上天庭了。

总比现在连那些仙君的衣角都摸不到要强得多。

荀妙菱露出了一个沉思的表情:“难道就没人能将空间规则彻底领悟透,在三界自由来去吗?”

玄明仙尊摇头:“那是属于神的领域。”说着,他又添了一句,“或者手握特殊的神器也能做到。”

“……虽然领悟空间之力不能一蹴而就,但这副星图还是要一代代的传下去。归藏宗立派至今,有个旧例——唯有参透星图奥秘之人,方能执掌护宗大阵。否则强敌来犯时,仓促催动大阵却不得其法,那就太糟糕了。”

护宗大阵荀妙菱知道——那是只有宗主令牌才能启动的最后杀手锏啊!

她轻轻吸了口气:“您这是……”

“别怕,我只是防患于未然。我的修为都在渡劫后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天道接引飞升。而你破境的速度太快,也不知道跟我们是谁先谁后……”玄明仙尊苦笑道,“若是我飞升了,孩子,就要由你来接任下一代宗主之位,撑着大阵护持整个归藏宗了。”

谢酌虽然也参透了星图,但他到底只是一缕分魂,修为不行,支撑不了大阵太久。

至于其他人,专业不对口。

先给荀妙菱长老的名位、峰主的待遇,一部分是奖励她,一部分也是为了未来让掌门之位的更替不那么突兀。

三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天道要他们“飞升”……他们就得飞升吗?

荀妙菱对掌门师伯这种近乎在安排后事的语气有些难受,又觉得无可奈何。

“也罢,说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事吧。”玄明仙尊主动调节气氛,道,“最近极北之地出现了一个新的秘境。据说是山巅出现了一座霓虹之桥,桥的尽头是一座琉璃金殿。不过那金殿没有实体,如同海市蜃楼,是由云霞和天光凝成的。仙盟暂时给它定名为‘天阙秘境’。各个宗门都要带队去探险。”

“阿菱,你想去吗?如果你感兴趣,这次就由你做带队长老,去探探吧。”

荀妙菱其实一时之间提不起什么兴致来。

正在犹豫之时,昆仑镜的声音却在她脑海中响起:

“我建议你还是去一趟哈。”

“霓虹之桥……琉璃金殿……我没猜错的话,那是‘苍墟’啊!是曾经的神皇居住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苍墟为何突然现身,但随着天地灵气的变动,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苍墟可能马上要消散了,因此才会暴露在世人眼前。”

“运气好的话,你还能在那里捡到神皇遗留下来的传承,甚至祂炼制的神器……”

荀妙菱:“这里面包括规则之力吗?”

昆仑镜道:“你开玩笑呢?神皇就是掌握分化天地的空间之力的神明啊!”

昆仑镜说的头头是道,荀妙菱反倒越发怀疑了:

——这世上真有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