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番外:论马甲的重要性作为国内为……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李稻花在文坛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电脑普及之后,很快就有了自己专属的论坛,在论坛里,大家除了讨论李稻花的小说,还会讨论她本人。

她要是去哪个学校演讲,还会有学生把李稻花的演讲发到论坛上。

最近论坛里讨论最多的是李稻花的马甲。

前段时间,有个信息技术专业的留学生毕业之后,留在阿美莉卡工作,就职伊恩旗下的公司。

闲来无事,就黑进公司后台,发现布鲁理恩特是李稻花的马甲,公司后台有最近的签字合同。

最初的授权合同没有,因为那时候用的是纸质,之后也没有专门做成电子版,只有最近几年的合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布鲁理恩特怎么可能是稻花老师!」这是受到冲击的读者。

「黑公司后台应该是违法的吧?」这是遵纪守法的好市民。

「兄弟,请把应该和吧去掉,绝对的。」

「不要跑题,布鲁理恩特是稻花老师的马甲这件事,我根本不信!他们的作品,完全不一样啊!布鲁理恩特是很经典的西方思维啊!」

「额……我倒是突然释然了,你把稻花老师的立场代入到布鲁理恩特的作品中,会有新奇的发现哦~」

「等会儿……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那些电影……」

一众读者想到布鲁理恩特写的那些东西,想到把他的作品拍成的电影,甚至还有翻拍的,这不就闹笑话了。

「还不止,你把两个笔名合而为一之后,再结合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会更惊喜哦~」

有些比较年轻的读者不太了解,年纪大点的知道的就多了,反正这时候上网也没人监管,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知道内情的读者就负责给大家科普,布鲁理恩特总共也没写过几本书,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消息也不多。

偏偏这为数不多的次数,跟李稻花结合在一起之后,很神奇啊。

「所以说……大家之前觉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布鲁理恩特的发言在内涵柳美是真的喽。」

「何止是内涵,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指名道姓的骂啊。」

「不愧是稻花老师,这彩蛋,多少年了,她是真能藏啊。」

除了这些人,还有些擅长阅读理解的选手,从方方面面入手,以前不喜欢看布鲁理恩特的作品,现在那是逐字学习。

有些眼疾手快的选手,找到了上古时期的视频,也就是布鲁理恩特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候的视频入手。

发现在伊恩上台前,跟李稻花有过明显的眼神交流,在李稻花比出胜利手势之后,伊恩才无奈上台。

刚开始这个消息也只是在李稻花的专属论坛里传播,很快,线下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尤其是长期蹲守李稻花的记者,看到这样的消息,那绝对要拿过来使劲报道啊。

现在他们报纸都是自负盈亏,谁掌握了

流量密码,谁就能够挣大钱。

曾经,李稻花跟她的黑粉们骂战是流量密码,养活了众多报纸,后来的这些记者们还觉得自己生不逢时。

要是自己生在那个年代,每个月的奖金那不是手拿把掐,哪像现在,得到处去找新闻,新闻没意思还要重新找。

有老记者这时候兴高采烈,觉得自己的青春回来了,就是这个味,稻花老师总是能给大家整活,谁说稻花老师老了就不能给大家整活了。

李稻花现在已经四十多,每年哪怕没有新的作品,也不愁稿费,不用像以前那样忙忙碌碌。

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提前退休,人是不能一直工作的,她需要休息,当然,遇到有意思的选题,她还会继续创作。

这样的情况下,曝光度自然少了很多,随着这个彩蛋被挖出来,又重新怒刷曝光度。

柳美也被重新拉出来毒打。

作为全国唯三获得过诺奖的作家之一,被另一个作家指着鼻子骂,还真是少见。

尤其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李稻花,是布鲁理恩特,连续两届获得诺奖。

这个马甲曝光之后,诺奖的含金量再次被拉低。

之前总有人酸李稻花,说她后续没能获得诺奖,不是因为她不想,也不是因为诺奖歪屁股,是因为她没能力。

之前获奖,不过是侥幸,她文学作品的高度支撑不住诺奖,巴拉巴拉各种。

现在,事实证明,只要她想,拿个新号,她都能获奖,同样是她,披个西方作家的皮,立马就能获奖。

怎么样,她李稻花的含金量,不用她自己强调,这下谁都能看出来了吧。

而且,后来李稻花虽然没获得过诺奖,但是她的作品,有不少在国外也是畅销的,最受欢迎的商业作家就有她。

这说明,西方国家并不是不喜欢她的作品,单纯是不喜欢她这个人,不喜欢她的立场和国籍。

「这么多年了,稻花老师的作品不仅不落后,反而越来越有前瞻性,我要是能早点读懂稻花老师的作品,也不至于现在还在打工……」

「我想起来,稻花老师被黑的最多的《风云激荡二十年》,直到互联网发达起来,才明白,稻花老师写这部作品时的勇气。」

「一群大殖子天天说稻花老师歌功颂德,稻花老师才是为数不多的明白人啊,该夸夸,该揭露揭露。」

《风云激荡二十年》,李稻花被黑了很久,甚至还有人骂她是行走的五十万。

而互联网发达之后,再加上一些地头蛇的落网,这部作品成了大学生必读作品,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

这部作品,和李稻花的风评也快速反转,那段时间,她简直成了人间正义的化身。

就连之前追着李稻花骂的报纸也一反常态开始夸她,至于说之前骂她的那些,那不重要,他们也只是被蒙蔽了,要不就把自家已经被抓起来的领导拎出来吊打。

毕竟,人家揭露了真相,你骂人家,那你什么成分众所周知。

当然,曝光也有不好的地方,至少,布鲁理恩特的《自由灯塔》这次是真的被禁了。

作者是布鲁理恩特的时候,这部作品时嘲讽苏格勒的,作者是李稻花的时候,那这绝对是嘲讽阿美莉卡的啊。

这不给它禁了,大阿美莉卡的脸面何在。

在李稻花不遗余力,坚持不懈的“抹黑”下,阿美莉卡的名声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是911事件,《九洲》一直在跟踪报道,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阿美莉卡的名声在他们自己国家断崖式下跌。

在此之前,很多阿美莉卡国民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国家正义、强大、民主、自由……

李稻花现在也已经不敢去阿美莉卡了,就算是杂志社集体旅游,她也不出去,她又不傻,不想被自杀。

不要觉得李稻花是小题大做,这是真有可能的,没有人比阿美莉卡更了解文化舆论战的威力。

苏格勒解体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所看所想都是另一个国家文化的时候,会天然对其产生亲近和向往。

只是,禁止也没什么用,《自由灯塔》销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读者不少,就算是从现在开始禁止,市面上也有不少书籍流通。

相反,因为禁止,已经卖出去的书籍就成了绝版,二手书不仅没有贬值,反而一路走高。

《九洲》开山节目大对账,这些年的对比越来越丰富,还会实时更新,其中还有一些东大老百姓根本想象不到的对账。

比如说卖血,东大卖血的价格一路下滑,直到不允许卖血,只有无偿献血,献血最低间隔时间半年。

而阿美莉卡卖血的价格一直上涨,看似比东大以前高,但是二者的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

东大卖血,那是山穷水尽了,卖一次,够挥霍一段时间的,阿美莉卡卖血那是日常进账,卖一次也就够吃一顿的。

《九洲》更新到这里的时候,余华到学校里演讲,吐槽《九洲》应该早点更新的,许三观的人生跟阿美莉卡老百姓比起来好像没那么惨。

《九洲》还有自己的网站,里面就不是文字了,是实打实的视频。

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出过国,他们对国外的印象完全停留在新闻报道中,《九洲》这种全方面的民生视频对他们来说十分新颖,也十分重要。

这些年,公费留学的学生选择留在阿美莉卡的都少了很多,毕竟,第一批公费留学留在阿美莉卡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已经肉眼可见。

有价值的时候待遇都比不上本地人,没价值的时候,那更是过河拆桥,再加上本地人的排斥,真就是两不粘。

阿美莉卡对李稻花真是恨之入骨,各种编排新闻抹黑她,之前国内的抹黑狂潮,也有他们的推波助澜。

这次马甲曝光,接下来肯定就是疯狂抹黑布鲁理恩特,《九洲》已经提前给国内读者打预防针了,不就是舆论战,谁不会了。

公关这种东西,谁先出手,就能抢占先机,《九洲》提前说阿美莉卡早抹黑布鲁理恩特,他们抹黑了,那就是恶意污蔑,他们不抹黑,那正好省了李稻花更多口水。

「稻花老师的含金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一直在上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