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店的广告播出之前, 津市纺织厂的女工赵云,刚刚看完了那则公益广告,正跟丈夫于洋聊呢:“你说现在的人可真厉害, 一个广告跟故事一样, 我还以为看了什么新片子呢。”
于洋是纺织厂的一个干部,这会儿则若有所思:“风气要变了。以后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是重中之重, 肯定是要好好整顿的。你跟你妹妹说,让她态度好一些,别被抓了典型。”
赵云惊诧:“前几天日报的文章一出,他们都被批评过了, 现在好多了。”
“我是说要长时间保持, 我又不害她, 你让她脑袋想清楚,别天天觉得是铁饭碗就不当回事。时代不同了, 原先大锅饭,你看看现在大锅饭还吃得饱吗?”
赵云的妹妹就在供销社工作,让赵云看, 那真是好工作, 天天上班没事干,吃的是大锅饭, 工资按月开,最重要的是不累, 坐在那里聊天嗑瓜子就是一天, 即便有客人来了, 想招呼就招呼,不想招呼就可以不理人。
前几天日报发了专题后,他们领导就专门开了会, 让大家服务态度好起来,妹妹跟她抱怨好几次,觉得:“这是干什么啊,这么多年不都这么过的吗?那个一号店是个体户,不好好服务就没饭吃,我们能一样吗?”
妹妹还以为就紧张几天就可以,没想到居然以后都要这样了。
赵云觉得不至于:“一号店在南河呢,他们就算厉害,京市的人也买不到。”
“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往京市开呢?没有一号店也会有二号店三号店,梨树村桃树村。竞争已经开始了。”
赵云觉得不可思议:“不至于吧,小贩都不让摆呢。”
正说着,电话画面一闪,一个穿着白衬衫和灰色西裤的漂亮女孩出现了,她先是笑着跟大家介绍:“这里是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
赵云刚说完梅树村不可能开到京市,他们的广告就出来了,她这会儿都不知道什么表情了——国家台是这么好上的吗?上国家台的不都是些生产厂厂家吗?卖酒的卖烟的卖吃的,总之要卖点什么,让大家可以随便买到。
而现在,梅树村一个门市部跑到国家台放广告,这是让全国人民都去南河吗?显然不是的,他们是想来全国各地啊。
赵云:“老于,你还真说对了。”
而电视中的美女,其实就是尤雪莉,这会儿已经带着大家从正门口进入到了一号店的内部,漂亮的大理石地面,整齐划一的货柜设计,专门设计过的灯光,美丽的巨大水晶灯,还有根本没见过的电梯。
外加上尤雪莉口中的三包政策,每换一个位置,赵云都感叹一句:“这比咱们的百货大楼还漂亮!”每说一句,赵云都得说一句:“还能这么保证?”
整条广告一共20秒,很快就结束了。
赵云却不动了。
于洋一眼就看出来,老婆这是受刺激了,他也没吭声,接着看电视,半天后,赵云才回过神来,“哎呦,要是咱们的电冰箱在一号店买就好了,也不能几个月就坏了,还没人管,只能自己修。”
于洋再问:“你还觉得,他们在南河,京市不受影响吗?不可能的,他们上国家台,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大家都知道,别的商店还在强调好好跟顾客说话,他们已经开始包退保修了。”
“而国家台的公益广告今天是第一天放,一号店的广告也是第一天,这肯定不是巧合,而是导向。”
赵云点点头,不过她没有于洋想的那么高深,她从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来说:“得劝,看看人家,再瞧瞧我妹妹那态度,说真的,虽然她在供销社工作,可我还是盼着一号店来。这买东西多放心啊。”
而这样的对话,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也许有人看的比较深,看出来了国家的导向,有人没那么敏感,只从自我感受出发。
但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想在一号店买东西,听听人家的许诺吧,谁不想买的便宜,放心又舒适,谁不想去逛逛漂亮的商店。
国家日报的报道让大家从文字上知道了有个一号店,而这则广告,则用具象的图案,当众的承诺让大家知道了一号店究竟是什么样,就能能做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么说,文字是有想象的空间的,而电视则让想象落了地。
从八点开始,周渔的电话就没停过,四面八方认识的朋友都打了电话过来,苏省的江云是第一个,从海市认识后,很快宋雪梅他们就去了苏省,找了江云帮忙,介绍了好几个厂子。
当然,因为帮了周渔的忙,本身江云很多拿不到的货,都可以拿到了,如今江云在苏省搞起了批发,用她的话说:“咱们是半个同行,也是好朋友。”
这会儿她比周渔还兴奋呢:“妹妹,你可真厉害,给我们个体户打了个样。雪梅一直说你们一号店漂亮,服务好,我想不出来,现在我可是看见了,我周边的人都看见了,大家都说,你们什么时候来苏省。妹妹,我可要向你们学习!”
还有现在在粤东的严华——他开始是搞运输,但很快发现,贩货更挣钱,现在带着车队天南地北的找货源倒买倒卖,如今车队已经扩大到十辆车了。
“我在粤东也看到了,这广告效果真不错。我就在大排挡看的电视,身边都是人,他们都说,你们敢承诺,是第一名!”
……
当然,在这样一个没有网络,交通也很不便利的时代,一号店本身就在南河做得好,本身就因为国家日报的报道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客户,火的感觉是很难感受到的。
是什么时候发力的呢?
两天后,周渔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她当初拜访过的京市奋进电视机厂打来的。
其实从一号店筹备,周渔就设想着加入电器专柜,不过即便他们很努力,但电器这东西是新生事物,金贵着呢。厂家的眼光都很高,当时周渔和宋雪梅他们分为南北线,绕着夏国转了小半圈,几乎将有点名气的电器厂都拜访了。
但无一成功。
包括后来周渔去京市送公益广告,二次拜访也是都被拒之门外了。
这个奋进电视机厂,周渔是带着张小翠一起去的,当时他们在门岗一报来历,门岗的人直接就挥了手:“我知道你们,不是南河省的个体户吗?我们厂的产品都不够卖,不会卖给个体户的。”
然后就把那个门岗上的小玻璃门咔嚓一声,给关了。
张小翠听说过当初他们把海市日化厂当突破口的困难,可是没亲眼见过,心疼地不得了:“小渔啊,雪梅他们都说你们可不容易呢,我想着肯定难,可没想这么难,他们怎么这种态度啊。”
周渔也没安慰她,因为这是真的,你在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是最卑微的,做生意少不了这个阶段。
而经历这个阶段,也是做生意的人必须要的过程,只有低过头,才知道得来多不容易,才知道怎么珍惜,也才知道,遇到的低头的人,该如何对待。
周渔也没走,上次的时候,她就观察出了他们业务处处长是每天下午三点从外面回来,不过上次人家拒绝的比门岗要客气些,说的是:“你们连店都没开起来,空口白话的,我哪里敢信。”
这次,周渔照样守到了他,笑着介绍:“吴处长,您上次说我们店没开起来,不好信任。现在我们已经开业了,而且还上了国家日报,是正面典型,我们还是想卖咱们的电视机,而且这会儿有个好机会,我们开业的时候一等奖就是电视机,以后还承诺,每年过年也会抽电视机,这可是个宣传的好机会。”
结果这位吴处长听了以后,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说的是:“你觉得是给我们好处吗?你觉得你们配吗?”
说完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了。
张小翠气的想骂人,周渔拦住了,不过自此将奋进电视机厂从自己名单里划掉了。
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打了电话过来。
打电话的是他们管业务的副厂长,张小翠接的电话,想呵斥又怕周渔说她,只能让对方等一等,先给周渔打了电话问一问:“说是他们管销售的副厂长,叫李特,怎么办?我真想骂他一顿,能骂吗?”
周渔都乐了,笑着说:“骂是不行,咱们做生意得讲礼貌,礼多生意好嘛!但是合作,我也没这个兴趣,你告诉他实话吧。”
张小翠都兴奋坏了:“真的啊,那你不是很想卖电器吗?好不容易来一个……”
“你觉得他们原先高高在上,为什么现在要打电话?”周渔提问。
“因为国家台也出了公益广告,日报也发了新的文章,服务新风气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就是榜样。更何况,我们发了广告,承诺了三包,没人比我们更强,我们就是全国第一。”
张小翠虽然没文化,可她见得多,去了京市听得也多,也能说出本质了,“我们本来就好,刚开业的时候,供货厂都兴奋疯了。谁家卖货也没这么快的。原先是大家担心我们不符合政策才要撤柜,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国家承认的,他们的疑虑打消了,那自然愿意跟我们合作!”
“进我们门市部,不但卖得好,也代表着他们是有质量有保障的,所以现在不是我们求他们,是他们请求我们进货了。”
周渔都想给张小翠竖大拇指:“小翠姨,你进步不小啊。你说得好,那咱还缺供货厂吗?”
“当然不缺。”
“既然不缺,我们为什么要将就一个对待客户高高在上肆意嘲弄的工厂,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不长。不过你要是担心,可以晚两天等着有其他心仪厂子联系咱们的时候,再回复。一家有女百家求,咱也不算过分。”
张小翠还当周渔因为两次上门被冷待了才不愿意,没想到她是这个理由,虽然是同一件事,结果也一样——他们踩低逢高,一看就不是良配。
但角度不同,格局就不一样了。
张小翠记在心里,想了想说:“是好办法,可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不要留后路。”
再接通,那位李厂长很是诚心,“我看了你们一号店的广告,很认可你们的服务态度。我们厂是专门生产电视机的,有黑白和彩电两种生产线,在北方很有影响力,也是国家优质产品。”
“我瞧着国家日报的那篇文章,叫做一等奖是21寸大彩电,我看着很像是我们厂的产品,你们有没有卖电视的打算?”
张小翠的回答是:“可我不认同你们的态度。”
奋进电视机厂被拒绝后,他们又接了很多电话,应该这么说,好像在一夜之间,一号店脑袋上的紧箍咒就不见了,原先不愿意供货的,如今打了电话回来,原先悄无声息既不说愿意也不发货的,发货单直接传真了过来,原先拒绝过他们的,原先没有拜访到的,都打了电话来。
原先周渔为了一号店开业联系,特意设置了个电话间,拉了两条电话线,如今经过一个月的沉寂后,再次忙碌了起来。
张小翠干脆自己在那儿设了个办公位置,和王建轮流值班,就怕漏接了电话。
当然,很多原先不敢想的货品也出现了,收音机录音机有了,电冰箱厂家也有了三四个,洗衣机的厂家有了两三个,最晚出现的,则是电视机厂家。
一直到五天后,著名的爱华电视机厂,打来了电话,对方说:“我们希望和你们合作。”
那会儿周渔已经到了省会,张小翠接完电话,就来找周渔,她眼睛都是湿润的,“真来了,总经理,真来了。这个比奋进好多了!”
周渔笑着说:“是,不过你可能不能够洽谈这项业务了。”
张小翠都愣了,“我……我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周渔拿着刚刚接到的传真,“吴县那边传来了消息,他们同意在吴县县中心建立梅树村门市部二号店。我需要一个能干的店长去主持工作。虽然王建在装修的时候,出力更多,但今年省内有多家小门市部要开,我需要王建的辅助。”
“因此只有你合适。你愿意吗?”
周渔开始是不放心的,张小翠优点多,缺点也不少,她没文化,不敢担当,没主意。可这些日子的历练,她在成长,更何况,这次拒绝奋进电视机厂,周渔发现,她和原先不一样了。
她原先是躲避问题,有点捡漏的想法,但现在她敢于处理问题,最重要的是,随后五天,虽然电话声不断,但没有一个电视机厂打来,张小翠原先肯定会担忧的来问周渔怎么办,但这次,她撑住了。
她坚信门市部值得更好的,她坚持自己的决定。
周渔觉得她可以拉出去练练了。
张小翠几乎是瞬间兴奋了起来:“真的?”
“真的,”周渔点头,“但这是在南方……”
她话都没落,张小翠直接一挥手,底气足得很:“不用管他们,家里人都听我的,南方北方都一样,都得跟着我来。”
周渔都乐了,接着交代:“那就说别的,你得带三个徒弟出来,我需要2号店建设结束,他们每个人都有本事建设新的店面。”
这一听就知道,周渔是要扩张了,想想看也是,周渔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上了国家台,打出了名气,总不能让大家干看着吧。
她点头:“好!”
张小翠带着三个徒弟出去,王建身旁也补了三个徒弟,一时间,梅树村开始了忙碌——
供货厂多了,需要谈判,需要敲定细节。
南河各市的小门市部也要开始选址,好在周渔当时已经培养出一批人,于芳菲是其中的佼佼者,直接负责此事,接着跟进。
说真的,周渔本没想着这么着急的,她原先想着一号店先稳定一段时间,但名气不等人,既然来了,豁出命去,也得抓住。
这成了梅树村一段时间来,所有人的信念。
去开店的人都知道,时间就是市场,越早开业,越能抓住市场,他们的名声这么大,他们的服务并不是不可以模仿的,一旦其他省市有人先入为主,来个梨花村桃花村,他们想要再进入,就要付出几倍的努力了。
守店的人也知道,国家台的影响力有多大。用王建的话说:“如今但凡来南河的,必然会来咱们这里转一转。原先我们没打出广告,人家不会说什么。但现在我们承诺了,有问题人家就会说,你们名不副实。”
“咱们开业后生意有多好你们的奖金已经展现了,同志们,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候了,咱们加把劲儿,把全国服务第一的牌子守住,那以后,咱们奖金多多的时候在多着呢。要是守不住,可就没有以后了。”
还真有来试一试的。
7月4日播的广告,前几天还没事,几天后就有人拿着一件破了的衣服来了,“我这衣服刮破了,你们不是保修包换吗?”
一号店从来就不缺顾客,这位大哥来的时候,服装专柜人正多着呢,不少人听见都看过来,也有人帮忙说话:“人家那是有质量问题,就是不是自己弄坏的,才保修包换呢。你这个是刮坏的,管人家什么事?”
结果这位大哥说:“那也是它的布料不好,否则根本刮不坏!你们这说话不算数啊。”
哪里想到,他刚想闹,售货员就出来了,笑着说:“这个的确不是质量问题,不过您既然来了,显然也是很喜欢这件衣服,还想继续穿是吗?这样吧,我们这里有很好的机绣师傅,这是件白衬衫,我让师傅在这里给您绣一个红旗怎么样?正好是胸口的位置。”
白衬衫胸口绣红旗,这一听就是很好的搭配,谁不想心中有红旗。对方犹豫了一下才说:“免费的吗?绣不好怎么办?”
售货员笑着说:“当然是免费的,绣完了如果大家都说不好,我赔您一件新的。”
这一说,他才点了头。
很快就有人推了一个缝纫机过来,这是很多人出嫁的陪嫁,谁都没想到,居然用的是这样的机器。更没想到,出来的是位年轻的小媳妇。
立时不少人都觉得,“这怎么绣,这么多年,还没听说缝纫机也能刺绣呢。”
可当这女孩一动起来,大家都忍不住惊叹,那缝纫机仿佛听她的话一样,是想怎么绣就怎么绣,一面红旗居然不多时就绣好了,跟买的新的似得,板板正正漂漂亮亮,还是独一份!
瞧见这手艺,连那位大哥也都没意见了:“这个挺好,你们这服务还真好!谢谢了!”
还不止这个呢,这衬衫一看就有意义,大哥还没走,售货员就被围住了:“我们也想要这么一件,我们买新衬衫,能给同样刺绣吗?”
当天这衬衫就卖出去二十件,而且排队的更多——没存货了。
周渔知道了,还问了问售货员:“你们是事先准备好的吗?”
售货员笑的眼睛都成月牙了:“是,店长说我们要接受考验,我们想了想,三包政策我们服装专柜也没什么,不就是衣服破了扣子掉了。那就得有人能缝补,正好我嫂子在家没事,她手艺可好呢,我就请她来,算是帮忙,我跟她说好了,她干多少我给她发工钱!”
周渔直接拍了板:“这么好的手艺,愿不愿意留在我们一号店?”
谁不知道一号店生意好工资高奖金多,对方立时就点了头:“愿意愿意。”
自此,一号店又小范围出了名——这里能衬衫上绣红旗!
当然,他们忙周渔也忙。
南河省商务厅开了一个1981年全省工商系统表彰大会,除了大会外,还有自由讨论部分。
刘厅长打了电话给周渔,让她参与其中的一个会,用他的话说:“这是大家强烈要求的,你的广告做的太好了,大家想让你教教,怎么打广告!”
当然,他还说了个关键词,“10月的秋交会快到了,南河有不少产品很好,但是同类品太多了,难以卖出。大家都觉得你有法子,想听你支支招。周渔,这是任务,必须完成!”
秋交会三个字,让周渔一下子精神起来,日化厂也是要挣外汇的,她手头的资金已经攒的差不多了,托了莫大海和李晓明帮忙寻找合适的厂子。
她上辈子做日化搞得是内贸,根本没参加过秋交会,但这会儿,外贸也是一条好路,原先摸不着,这次似乎可以探一探路了。
周渔爽快地应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