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定主意, 黎荞便干脆召集全部黎家人,让他们自己选。
此次入京,一去便是一辈子, 回来的可能性极小,远离故土,对于安土重迁思想浓厚的众人来说,这实在难以抉择。
因此黎荞特意强调一切自愿,哪怕最后没人愿意去也行, 因为现在他和陶竹不缺银子,只靠着平城的家业就可以富足一生。
开鸭货作坊, 更多的是给陶竹找个活儿做, 赚钱是次要的。
这次回京之后,他和陶竹会找人牙子买几个下人,所以也别担心他和陶竹会没人使唤, 一定要慎重考虑, 不要冲动。
在众人考虑时,平城的新知县给黎荞递了拜帖, 要前来拜访黎荞。
去京城时,黎荞只是举子。
如今回来,平城的新知县得给他递拜帖了。
新知县姓方, 是一个五十多岁有点严肃的老头, 黎荞回平城时路过府城, 他和庄文去拜访了明知府。
按照明知府的话说,方知县能力比不上江知县, 也没什么野心, 但不会霍霍百姓, 他交代下来的事儿都能认真完成。
不能拓新, 但能守成。
平城这份刚富裕没几年的热闹,方知县在任时,若无意外,是可以保住的。
黎荞觉得挺好。
平城的百姓都投入到粉条生意中了,一年当中有半年都在为粉条忙活,这种情形下,也没精力去干新事业了。
方知县能守住这份富裕,那就足矣。
方知县对黎荞挺尊敬,黎荞虽年轻,但已经是六品京官,前途无量,而且平城这一份基业,黎荞出了一半的力气呢。
方知县一口一个下官,黎荞也没拿乔,他虽然是京官,但方知县是他故乡的父母官,三柳村的人要想过的舒坦,更多的还是靠方知县这个县官儿。
双方的见面很是愉快,等方知县走后,白教谕沈学正县丞县尉以及几位身上无官职的举子也都前来拜访黎荞。
白教谕知道黎荞想要带黎家人去京城,便找上了白柚,想让白柚随着黎荞入京。
白柚自是不干。
他和黎大忠的小日子和谐美满,他干嘛跑京城去。
况且,黎荞陶竹要的是能上手做鸭货的人,他又不会做鸭货,他去干嘛。
但是,想到沈画今后常住京城,他不由想念。
以后再想见面,可太难了。
郑浅浅和黎大山商议了两日,又抱着黎小睿和黎粮王桂花、郑屠户商议了两日,然后便趁着午饭时间,在饭桌上一脸认真的对黎荞陶竹开口了。
他们小两口愿意带着黎小睿,和黎二山黎夏一起入京。
黎荞不是担心陶竹没事做么?正好,他和陶竹玩的最好了。
而且,为了黎小睿着想,肯定要和他小叔离得近一些呀。
“浅哥儿,你和大山决定啦?”黎荞有些惊讶。
他和陶竹自然是想带黎大山和郑浅浅入京的,但黎小睿年纪太小,不适合长途奔波。
“决定了。”郑浅浅小脸上满是严肃。
黎大山也道:“和我爹娘还有浅浅爹娘都商量过了,他们都同意。”
“这……”
黎荞饭后去问了黎粮王桂花,确认黎粮王桂花没意见,又去问了郑屠户。
郑屠户哈哈一笑:“咱们村其他人都盼着能随你去京城呢,咱们自家人当然要冲在村人前面。”
总不能其他村人都想着入京,自家人却退后吧。
黎荞闻言,也笑了:“说的是。”
于是这事儿就定下了。
黎荞和陶竹已经在盛京城北买了一个三进的宅子,外城城北本就是小官、富商居住的地方,环境还算可以,在授官诏书未下之时两人便瞅好了宅院,当授官诏书下来,两人立马就把银子交了。
三进的院子,足够住得下郑浅浅、黎大山、黎小睿一家三口。
至于其他的黎家人,等将来他和陶竹在京城站稳脚跟,换了大宅子,做了大生意,再接去京城也不迟。
敲定好人选,那就该启程了。
朝廷给了四个月的假,在路上就要花费三个月,余下的一个月,在平城这边耗费半个月,入京之后歇一歇,再添置一些家什,那就该去翰林院上班了。
不过,黎荞还惦记着高志远。
在入京赶考前,他特意叮嘱黎大忠了,让黎大忠暗暗打探高志远的消息。
黎大忠与他是隔着一户的堂兄弟,而且看上去已经入赘到白柚的大院子里了,由黎大忠暗暗打探此事比较合适。
抽了个空,黎荞拉着陶竹去了白柚家。
两人到时是傍晚,白柚和黎大忠正坐在院子里纳凉。
白柚在院子里种了一棵石榴树,石榴树长的枝繁叶茂的,他坐在石榴树下的摇椅上,手里抓着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
黎大忠坐在他旁边,正在给他剥樱桃。
他不爱吃樱桃皮,黎大忠就剥一个喂给他一个。
瞧见黎荞和陶竹出现在门口,他哎呀一声,笑着站起身来:“快进来,刚冰过的樱桃,凉滋滋的,过来尝一尝。”
“好。”陶竹也没客气。
进了院子后,随手拎了把椅子坐到了白柚身旁。
樱桃刚洗过,上面还挂着水珠,陶竹捏一个放入口中,冰凉的触感一下子就占据整个口腔,他不由打了个哆嗦,好凉!
白柚看的好笑:“有那么冰么?”
“我不常吃冰的。”陶竹把樱桃含在口中,打算暖一下再吃,虽然这两年他不打算生孩子,但他一直在养身子,太冰的东西他不会入口。
他去看白柚,见白柚嘴角还挂着樱桃的些许汁水,他挑了下眉梢,指了指身后的堂屋:“咱们去屋子里吧?”
白柚笑盈盈的点头:“好。”
于是两人起身进了堂屋。
黎荞看着陶竹的身影,啧了一声,然后搬起自己屁股下的椅子往黎大忠身边挪了挪。
堂屋里,陶竹上下打量了白柚一圈,问:“你小日子过的这般滋润,怎还没怀上孩子?”
白柚闻言,顿时乐了:“可能缘分没到。”
他也没有特意避孕,黎大忠也很努力,常常把他折腾得腰酸背痛,但这么久了,他肚子还是没动静。
“那你找大夫看看,平日里养养身子。还是得有自己的孩子,这样大忠哥才能和你更亲近。”
“应该用不上孩子,他对孩子没啥执念。他虽然疼韩小雁留下的俩娃,但该严格的时候挺严格的,现在那俩娃被他教育的见了我都是乖乖喊阿爹,再不敢跟从前一样折腾我了。”
“而且,他看我就跟饿狼看到肉似的,日日都恨不能把我吃了,对我百依百顺呢。”
“我当初决定和他成亲时,做梦都没想到能有现在的日子。”
白柚说着忍不住笑。
他当时是带着赌的成分的,求的也不过是寻常夫夫的平凡日子,黎大忠是个粗人,但谁知道这么会疼人。
陶竹见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甚至脸还变红了,忍不住啧了一声:“每次见你你都乐不可支的,挺好。”
白柚见状,又笑了一会儿,然后指了指他的肚子:“你和黎荞什么时候能有娃?”
“我也看缘分。”陶竹说着也笑了一下:“什么时候有都成,哪怕真没有,那也成。”
“黎荞是良人。”
白柚忍不住感叹,发达了也没忘当初一同打拼的夫郎。
而且身为男人,竟然不在意孩子!
但是,想到沈画,他有点担忧:“徐瑛待画哥儿真的很好么?”
“嗯。徐瑛应该是早就喜欢上画哥儿但他不知道,这次画哥儿冷了他一下,他立马就变得跟黎荞一样会疼人了。”
“现在画哥儿可厉害了,是皇家布庄的首席设计师。”
陶竹把从黎荞嘴巴里听来的首席设计师告诉给白柚,好让白柚放心。
末了他又道:“你以后可以去京城找我们玩。”
白柚重重嗯了一声:“好。”
他不想离开故土,但也想去大城市转一转,等过两年陶竹和沈画都安定下来了,他也去京城买一个宅院。
黎荞和陶竹在白柚家里吃了晚饭才回去,到家之后,两人直接洗漱睡觉。
一直到上了床,陶竹这才问黎荞:“大忠哥都和你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可能高志远神经病犯了吧,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咱们村旁边的山上晃悠,不只是他去乱逛,他娘也常常去溜达,一副要住在山上的样子,咱们村的人无意中瞧见他们娘俩很多次。”
黎荞一边去扒陶竹刚套上的短袖一边道。
“……啊?”
陶竹任由他动作,但也是真的迷惑:“他在干啥?”
“所以说他神经呀,可能是犯病了吧。”
黎荞几下将人扒干净了,然后抱着人倒在了竹席上,他去亲陶竹的唇:“别管他了,咱们忙正事儿。”
熟悉的吻落下来,陶竹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他是真没在意过高志远,要不是黎荞时不时提起,他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
至于黎荞自己。
他能确定高志远是在找东西。
但高志远一个农家的书生,为何跑到山上找东西?是得到什么山上有宝物的消息了么?
若是外地商贩带来的消息,那为何只有高志远娘俩跑去山上转悠?
不正常。
不可避免的,黎荞脑子里冒出穿越、重生等字眼。
但穿越应该不可能。
就高志远那自大狂傲又愚蠢至今一事无成的模样,怎么看都不是穿越者。
不是穿越,那就是重生?
如果是重生的话,高志远去陶家提亲,在陶竹表示想嫁给他之后还非得挣扎一下逼得他不得不出手,对陶竹有这么深的执念……
难不成陶竹身上有能让高志远一飞冲天的东西?
可陶竹身上有什么,他最清楚了。
陶竹人虽然善良长的也好看,但说到底只是一个小哥儿,无力离开三柳村。
不是陶竹的能力,那就只能是陶竹的机遇。
若是没有他,除了天降幸运,那陶竹没有任何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高志远应该是盯上了陶竹身上的机缘。
但陶竹嫁给他了,高志远得不到陶竹身上的机缘了,于是这娘俩便打算抢机缘?
……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能解释为何高志远母子俩一直在旁边的山上转悠了。
可惜。
搞清楚这点有些迟了。
等结束之后,黎荞抱着陶竹去淋浴间洗澡,洗过澡再回到床上,陶竹累的昏昏沉沉,眼睛都睁不开了。
见此,他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算了,等明日再和竹哥儿说吧,免得今晚说了让竹哥儿睡不着。
因为,在他高中状元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高志远娘俩就不见了。
这母子俩,跑了。
翌日醒来,黎荞把高志远娘俩不见了的消息告诉给陶竹,陶竹惊的眸子瞬间睁圆,蹭的一下子就坐起了身子。
“怎么会不见了?”
“可能是怕我报复他?”黎荞把昨日对黎大忠说的猜测重复了一遍。
他说着抬手在陶竹纤细的腰肢上摸了一把,夸道:“身材真好。”
“……”
陶竹狠狠无语,翻身趴在他身上,皱眉道:“不至于吧?他只是去陶家提过亲而已,你怎么可能为了他毁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说他神经病呀。”
黎荞一边享受皮肤贴贴的舒服,一边笑道:“管他呢,反正和咱们无关,他们娘俩犯病就犯病去。”
陶竹:“……”
他抿了下唇。
他觉得哪里怪怪的。
但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怪。
“别想他了,你再琢磨我心里可就要酸了,你只能想我。”黎荞干脆抱紧了他,还去亲他。
“……”
陶竹忍不住笑,谁要想高志远啊?
他才不想!
等一个吻结束,他伸出修长的指戳了戳黎荞的脸颊:“咱们起来吧,今天还要下地呢。”
虽然马上要启程,但他们还是想去田地里转转,那可是他和黎荞一点一点攒下来的家底,此次不看,那下次再想看就难了。
“好。”
黎荞想起当初陶竹每日都把田契翻出来无数遍的小模样,忍不住又凑过去狠狠的在他唇上亲了两下,这才拉着他起床。
下地看麦收。
安排诸事。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到了出发这一日。
回来时马车上装得满满的韩家商队,现在依旧装得满满的,只是这一次马车上面装的是行李。
众多亲朋好友又是抹泪相送。
这一次黎荞和陶竹离开,想见面的话,就只能他们去京城找两人了。
哪怕是过年,两人也回不来,因为假期太短,而回乡的路又太长。
黎荞瞧着一帮哭得泣不成声的人,也红了眼眶。
他是把三柳村当做家的。
“大哥,三姐,以后想我们了,可以坐着韩家商队的车子去京城,很方便的。”他只能这般安慰道。
“对,等我们站稳脚跟了,就在京城买田地,到时候接你们过去,你们想种田就种田,不想种田就打理家里的生意。”
陶竹也红着眼眶开口。
“成!”黎粮吸了吸鼻子,狠狠点了点头。
虽然他还没决定自己将来要不要去京城,但田地肯定是要买的,小荞特意叮嘱他了呢,今后只要看到有不错的田地,那就买下来。
田地好哇,当地主老爷那是旱涝保收,再没有比当地主更快乐的事了——当官还得给皇帝分忧呢,而当地主老爷,等着收租子就成了。
以黎粮为首的黎家人,还有以庄丰收为首的庄家人,再加上一些乡亲,一直来到了县城去往府城的土坯砖路上。
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众人的眼泪中,黎荞陶竹和庄家人一起踏上了前往盛京的路。
沈家除了小秋,还多了沈画大哥,沈家人没想到沈画一去京城竟是回不来了,旁边有徐家人虎视眈眈,于是沈画大哥便入京去瞧瞧沈画,好给沈画撑腰。
庄家除了庄文,还有庄文媳妇,庄泉周芸夫妇以及庄园,其实李瓶想让庄文把她儿子庄方带上的,毕竟此前庄方一直住在县城跟着庄文读书。
但此去盛京路太远,她舍不得,因此庄家只带了庄文这一脉的人。
孟家除了孟家大哥,还多了孟家大嫂。
盛京物价高,而且现在孟月不仅欠着债,住的房子也是租的,孟家便没带太多的人。
到了府城,一行人又去拜访了明知府、邢学政。
江知县高升了,去了暨北省与盛京相邻的一个府做了知府。
原本江知县领的是五品官的俸禄,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升为五品官,可谁知道调令下来,竟是正四品的知府,而且任地还紧挨着盛京,这妥妥是高升,前途无量。
不过,再见面就不知是何日了。
告别明知府和邢学政,一行人踏上了前去盛京的路。
郑浅浅第一次离开河西府,他很是兴奋,不过,官道两边的风景和平城那边差不多,甚至离开原河省到了暨北省,道路两边的农田、景致依旧没太大变化。
郑浅浅挺感慨:“感觉跟没离家一样。”
黎大山赶着牛车,闻言忍不住笑:“那不挺好,咱们到了京城肯定住的惯。等将来爹娘来了,也不会不适应。”
“对,挺好。”郑浅浅点头,省得水土不服了。
一行人到达盛京时已经是农历八月了,夏天快过去了。
进城时,瞧见路边有卖西瓜的,黎荞买了几麻袋。
若是还在三柳村,他哪里用得着买西瓜,他自家田地里种的都吃不完。
必须得买田地,鸭货作坊可以不开,但田地必须得买。
黎荞陶竹之前租的院子并没有退掉,由韩家人照看着。
不过,韩家商队那二十马车的行李,都是需要放到新买的宅子里的,因此一行人兵分两路,庄文带着孟家大哥大嫂、沈家大哥先去租住的院子那边,而黎荞则是带着人去了新宅子那边。
新宅子是个三进的院子,八成新,不算宽敞,但里面处处都很精致。
青砖,灰瓦,黑漆大门,门楼比三柳村的大院子要高些。
院子里干干净净,还栽种着花草树木。
把行李都卸在此处宅子里,然后黎荞一帮人去了租住的院子那边。
租住的是一个二进的院子,但挤挤也能住得下。
黎二山和黎夏依旧住后院,黎大山郑浅浅黎小睿一家三口住在前院,牛车也安置到前院。
隔壁沈画已经见着自家大哥了——他和徐瑛虽然也买了宅子,但他还没搬,因为他想第一时间知道陶竹回没回来。
沈画是真的很想念陶竹,他在京城这边不认识什么人,徐瑛也早已经去户部上班,他天天待在院子里画图画的整个人快傻掉了。
陶竹一走就是快四个月,他真的太想念陶竹了。
现在陶竹不仅回来了,还把郑浅浅带来了,他很高兴,终于又多了个熟人了!
一帮人热热闹闹的吃了晚饭,翌日便是搬家。
不仅黎荞搬,沈画和徐瑛也要搬。
沈画徐瑛买的宅子距离黎荞陶竹家不远,都是在城北这一区域,他们夫夫买的也是三进的宅子。
其实,以徐家的财力来说,别说是三进了,五进也买得起。
但徐瑛当初立了字据,成亲之后住在沈家,所以这新宅子是沈画拿银子买的。
沈家在平城称得上是富裕,可到了京城,那只能说是富农,因此两人只买了三进的宅子,而且这宅子比黎荞陶竹买的要狭小。
这可把徐家人气的要死。
自家好不容易养大的科举苗苗竟跑沈家去了,但偏偏他们不敢跟从前一样对沈画指鼻子瞪眼,因为皇家布庄开张了,生意还不错,圣上又给沈画布置了任务,让沈画做冬季的衣服。
沈画现在身上虽无官职,但有正式差事在身,他们不敢把沈画怎么样。
搬家,添置物件,打扫,等黎荞陶竹带着人正式入住到新家,已经是三日后了。
此时黎荞的假期余额只剩下五日。
庄文还在找房子,他在离京前没寻到合适的,离京后也托了韩家人相看,但看的几处都不是很满意。
庄文假期余额也不多,黎荞便劝他先好好歇息,暂时住在租的房子里也行。
房子不要紧,要紧的是精神饱满的去工部上班。
黎荞此话很有道理,庄文便暂时歇了买房子的心思,一路奔波,真的要累坏他这把老骨头了,他的确得好好歇一歇。
黎荞年轻,不觉得疲累,搬了新家之后,他带着陶竹、黎大山郑浅浅黎小睿整日在京城逛街溜达。
他去翰林院上班后,每上七天班才能休息一日,他想趁着这段时间让陶竹、黎大山郑浅浅多熟悉下盛京。
五日时间匆匆而过。
黎荞假期结束,该去翰林院上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