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可以

“不可以,滚去骑你的马!”

闻人熹脸色一黑,连语气都冷了下来,后者见状忙呲溜一声把脑袋收了回去,暗自嘀咕一句小气,然后恋恋不舍地策马跑远了。

楚陵很少见到闻人熹这么“凶悍”的一面,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似笑非笑问道:“你弟弟?”

闻人熹从鼻子里不悦哼了一声:“缺心眼。”

你心眼瞧着也不怎么多的样子。

楚陵识趣没把这句话说出来,而是身形一倒,在宽大的马车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枕在闻人熹腿上,懒懒闭上双眼,似是感慨的道:

“有打有闹才是兄弟,客客气气反倒像外人了。”

闻人熹虽然只有一个弟弟,但并不代表他就不懂得皇子之间的纷争与勾心斗角了,闻言难免多想了些,毕竟幽王威王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诚王就更是城府深沉,楚陵能在这种虎狼窝里平安长大也是不易。

闻人熹回过神来,漫不经心摩挲着楚陵细腻白皙的脸颊,低沉的嗓音在车厢里响起,带着几分凉意:“什么外人内人的,你我如今成了婚,我们就是最亲近的人,管那些不相干的人做什么,他们就算是死了也不值当你掉一滴眼泪。”

“好,都听你的。”

楚陵眼底悄然闪过一抹惑人心神的笑意,然后握住闻人熹的手递到唇边轻啄了一口,反倒惹得对方有些不好意思,偏头移开了视线。

每年至少两次的围猎不仅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更是帝君和文武百官评定皇子骑射优劣的重要考核,毕竟乱世烽烟四起,胡人就是靠着强悍的铁骑才屡屡入侵边境,西陵更是尚武成风,连胡子花白的文官老头都能抡起剑来耍两下。

楚陵例外,谁都知道他是个拿筷子都费劲的病秧子,今天围猎谁都没把他当做对手,于是就只剩三位皇子明里暗里地较劲,幽王和威王都跃跃欲试,连一向韬光养晦的楚圭都目露精光。

帝君一身戎装,神色威严无限,依稀可见年轻时策马驰骋的英姿,他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猎场,猩红色的旗帜围满了整片大山,那些禁军正成群结队驱赶林中野兽,急促的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烟尘滚滚,让人不禁心生万丈豪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疆场厮杀的时候: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帝君感慨叹道:“朕终究是老了,不过众卿却正当盛年,何不策马引弓,射狼杀虎,重现先祖当年气吞山河的英雄之势!”

北阴王胖胖的身躯骑于马上,笑呵呵恭维道:“皇兄正当壮年,几位皇子也是人中龙凤,我等就算再如何拼力追赶,恐怕也难抵陛下英姿万一!”

帝君心知北阴王是在拍马屁,不过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弟弟总比一个老谋深算的弟弟来得让人放心,他唤来贴身近侍呈上托盘,然后取下自己手上的九龙玉扳指放在上面对众人道:

“既然比赛围猎,自然要有彩头,今日谁猎杀的野物最多,朕就把这枚九龙扳指赐予他,众卿不妨一试,看看谁有这个运气夺走彩头。”

群臣见状瞳孔齐缩,九龙玉,那可是天子御用之物,旁人就算赢了也不敢拿啊,帝君莫不是想以此试探几位皇子的实力,看看谁能胜任储君的位置?!

这些官场上打滚的老狐狸,帝君一个眼神都能在心中反复咂摸许多遍,更何况是九龙玉这么意义重大的东西,他们低头暗中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数。

威王以向来以勇武著称,闻言眼睛顿时亮了不止一个度,摩拳擦掌道:“父皇,您就瞧好吧,儿臣一定给您猎一头熊瞎子回来!”

幽王虽然不擅骑射,但也不想输了气势,阴阳怪气道:“哟,老六,那我们可就等着你猎的熊瞎子了,料想你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的吧?”

楚圭前些日子惹了帝君不喜,故而很是谨慎,低眉恭敬道:“儿臣虽然骑射不如众位兄弟,但也愿勉力一试,不堕先祖威风!”

文武百官也在旁边捧场相贺,吹嘘得天花乱坠,恨不能当场就写出一篇词赋描写今日之景,以求流传后世。

帝君不怒不喜,马鞭一扬指着前方沉声道:“去吧,日落为限,朕命人摆酒布宴,等着你们满载而归!”

他命令一下,瞬间扬起烟尘滚滚,以三位王爷为首率先策马冲入猎场,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想夺彩头一个人自然是不够用的,这个时候就看谁拉拢的世家大族最多、谁的手下最得力了,反正在林子里面帝君也看不见,作弊也没人知道。

闻人熹骑于马上,不动声色看了眼北阴王,见后者老神在在闭目,便猜到猎场里一定埋伏好了人手,他心下微定,若无其事对身旁的楚陵道:

“你身子不好就别进去了,想要什么东西我给你猎来便是。”

楚陵却牵紧缰绳,眼巴巴望着他道:“阿熹,我们一起进去不好么?”

闻人熹心想他是要去杀云复寰灭口的,哪儿能让楚陵跟着,故意吓唬他:“这种深山老林里面到处都是蛇虫鼠蚁,我追猎物时又顾不上你,到时候万一被咬了,蛇毒发作起来顷刻间就会毙命,你去做什么?”

楚陵欲言又止,最后低头叹了口气,黯然神伤道:“也是,我这副身子去了只会拖累你,就算跟去也是累赘。”

闻人熹:“……”

楚陵勉强露出一抹笑意:“没关系,我只是很想看一看你在马上的英姿,所以才想跟着一起去的,你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吧,是我考虑不周了。”

闻人熹:“……”

楚陵善解人意道:“阿熹,你快去吧,本王一个人留在外面也没关系的。”

闻人熹顿时噎得不上不下,他不过是担心楚陵的身子这才不让对方跟着一起进去,怎么听起来倒像是自己嫌弃他似的???

“什么一个人留在外面?王爷,你想进去打猎吗,不如我带你一起吧。”

闻人烁一点也不会看人眼色,他夹紧马腹走上前来,把自己大哥的马挤到一边,双眼亮晶晶地望着楚陵道:“我打猎很厉害的,王爷你想要兔子还是狐狸,我都可以猎给你~”

“我还没死呢,轮得着你给他猎吗?”

闻人熹冷冷挑眉,直接一鞭子抽到闻人烁的坐骑屁股上,马儿受了惊顿时发出一声鸣叫,载着闻人烁风驰电掣般朝着密林深处跑去,徒留闻人烁慌张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你这马儿疯了不成!吁!!吁吁吁!别跑了别跑了!我让你快停下听不见吗!”

马儿怵了闻人熹身上的气势,哪里敢停,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密林里。

楚陵见状不禁面露担忧:“他没事吧?”

闻人熹半点也不见慌:“他从小就是在马背上摔大的,能出什么事,走吧,不是想进去围猎么,我带你去。”

他语罢将楚陵的坐骑缰绳一拽,直接带着对方一起进了密林,心想大不了先陪楚陵在附近溜达一圈,反正日落之前才回营,解决一个云复寰也要不了多少功夫。

楚陵哪里猜不到北阴王他们打算杀云复寰灭口,他缓慢摩挲着袖子里那枚由萧淼偷来的玉佩,目光暗了一瞬,神情似笑非笑。

他虽然没打算插手这件事,但推波助澜一下也无不可。

就在这时,茂密的丛林中忽然嗖地闪过一抹白影,闻人熹耳力敏锐,立刻循声看去,只见灌木丛中窸窣作响,隐隐可见一簇白毛,不知是狐狸还是兔子。

楚陵语气惊讶,指着那里道:“阿熹,你瞧,那里有一只狐狸,你帮我猎来可好?”

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声音惊动了那只动物,又嗖地一声跑远了,赫然是一只毛色白中带灰的野兔。

闻人熹见状条件反射就要张弓搭箭,但不知想起什么,又慢半拍落了下来,他任由那只野兔跑远,目光暗沉的对楚陵道:“不是狐狸,是野兔,狡兔三窟,它在附近一定还有窝,你在外圈溜达一会儿,我跟上去看看。”

楚陵点点头,一副极为信赖他的模样:“好,我就在附近等你。”

闻人熹见外围都是禁军,料想出不了什么危险,这才用力一夹马腹,跟着那只兔子消失的方向追了过去,沿途的树干上细看都标着记号,赫然是云复寰所在的大致方位……

楚陵在原地看了片刻,料想闻人熹一时半会儿应该回不来,便轻扯缰绳,骑着身下那匹白马慢悠悠进了林子。

彼时旁人都在为了替自己背后的主子疯狂围剿猎物,仿佛他们争的不是什么彩头,而是将来的储君之位,一个个都拼红了眼睛,颇有些走火入魔的征兆。

定国公闻人崇算是较为清闲的一个,毕竟他背后效忠的是北阴王,而北阴王是根本不可能争夺九龙玉这个彩头的,也就无所谓打了多少猎物。他在林中绕圈踱步,看见野鸡野兔便随手一射,然后让身旁跟随的小将捡来捆好搭在马背上。

谁知道这么巧,刚好和满林子瞎溜达的楚陵碰了个正着。

“定国公,好巧。”

楚陵最先反应过来,骑在马上对闻人崇拱了拱手,望着对方马背上的猎物笑吟吟夸赞道:“您虽然许久不上战场,但骑射功夫却日益精进了,真是老当益壮。”

定国公尴尬笑了两声:“原来是王爷,怎么不见熹儿陪同在侧?”

楚陵解释道:“世子追野兔去了,估摸着一会儿才能回来。”

定国公当然知道闻人熹做什么去了,不过是故意遮掩才有此一问,他本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此刻与楚陵骤然碰上一时也不知道该聊什么,瞧见对方马背上光秃秃的,料想应该还没猎到什么东西,等会儿归营之时与其余皇子一比脸上怕是不好看。

毕竟和他们定国公府沾着姻亲关系,也要顾及几分面子。

定国公使了个眼色,让身旁小将把自己刚猎到的兔子捆到楚陵马背上,颇为体面的解释道:“熹儿顽劣,也不知能否追到猎物,这几只兔子还算肥美,归营之时王爷可烤来吃。”

楚陵领会到对方举动背后暗藏的好心,倒也没拒绝,浅笑颔首:“长者赐,不敢辞,本王就生受国公的好意了。”

“王爷客气。”

定国公随意拱拱手,继续往林子里头去了,不知是不是怕再次遇上楚陵尴尬,他这次刻意往里面走深了些,但没想到半个时辰后他们又好巧不巧地遇到了。

楚陵骑在马上感慨道:“岳父大人,好巧,我们又遇到了。”

定国公勉强笑笑:“确实巧,我刚猎了一只野鸡,用来炖汤也是味道鲜美,王爷一同拿去吧。”

楚陵有些惊讶:“这怎么好意思?”

定国公倒也不在意这些小东西,示意小将给楚陵拿过去:“王爷身子虚,该多进补才是,不必客气。”

他语罢一勒缰绳,直接往反方向而去,心想这下该不会再遇到楚陵了吧,却没想过他们一个人在外面兜圈子,一个人在附近兜圈子,绕来绕去都是个圈,总会遇到的。

半个时辰后,定国公又在不远处瞧见了楚陵那抹熟悉的白色身影,额头顿时青筋一跳。

楚陵倒是颇为高兴,主动策马上前,开口寒暄道:“爹~”

噗通!

定国公被他的称呼吓得身形一个不稳,直接掉下了马背。